虎牙距离弃子还有多远?

蓝鲸财经
20 Mar

文|略大参考

坐拥更好开局的虎牙,这两年面对斗鱼的竞争时成绩是不理想的。是大环境问题,还是能力不行?

2023年5月,当腾讯副总裁林松涛接手虎牙董事长时,他最大的“靠山”显然是腾讯:

这是一家单季度拥有近百亿的营销费用的甲方,与此同时它还是国内最大的游戏公司,每年推出大量新游戏、新活动,拥有海量的投放、分发需求。而这些需求与虎牙的游戏直播完美融合。游戏之外,腾讯的金融、AI广告,与虎牙的受众也存在重叠。

于是,林松涛接手以后,很快宣布了一个转型计划,简而言之,虎牙要从打赏的模式,向游戏广告、游戏渠道的模式去转型——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好的客户就在身边。

但背靠这座三季度投放90亿的大山,虎牙却只交出了季度广告收入不到4亿元的答卷。3月18日盘后,虎牙发布了四季度财报,其中,游戏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为3.72亿元。这个数字甚至比斗鱼的同一项收入还低——而虎牙的月活是斗鱼的两倍左右。

相比于直播业务的快速下滑,这点广告增长实在不够解渴,最终,虎牙四季度收入出现了小幅度下滑,但在运营成本的削减之下,虎牙的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5亿元。

虎牙虽然是由游戏巨头控股,但绝不代表它可以高枕无忧。外部有短视频平台虎视眈眈,内部有斗鱼、视频号这些腾讯生态内的产品进行竞争,虎牙面临着巨大的双重压力。

同样面临压力的,或许还有带着转型重任的新管理层。2023年5月上任后,以董事长林松涛为代表的新管理层用“三年计划”来命名自己的转型计划,而三年,一般也是股东观望管理层的第一个时间节点。

01 从直播的虎牙,到腾讯的虎牙

2020年4月,腾讯正式成为虎牙的最大股东。

腾讯的投资历来偏向财务投资,即便是全资控股,腾讯一般也会给予子公司充分的自由度。但这一次,腾讯向虎牙董事会增派了三名员工,交易完成后腾讯在虎牙董事会的席位上增加为四位。与此同时,腾讯游戏副总裁黄凌东接任李学凌,成为了新董事长。

不过虎牙创始人、CEO董荣杰仍然任职,他也在全员信中表示:“公司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但3年以后,伴随着董荣杰的离开,独立的概念也在渐渐消解。2023年5月,虎牙迎来了一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人事变动。黄凌东卸任董事长,顶替他的是腾讯资深产品经理林松涛。

新董事长林松涛身上最大的标签之一,是资深。他的履历比许多级别更高的管理层还要老,按照公开报道,他是QQ的第一个产品经理,QQ等级、QQ黄钻、QQ农场等古老业务,都有他的参与。离开QQ以后,林松涛先后任职于应用宝、开放平台、微视、在线视频等部门,相比于游戏和社交,这些业务显然不是腾讯的最核心所在。

他的到来,预示着虎牙内部的剧变,毕竟新董事长上任后,创始人董荣杰也很快离开了,这标志着虎牙正式告别YY时代——如果要作一个类比,大概相当于王小川离开搜狗。与此同时,虎牙董事会当时的六个席位中,腾讯占据五个。也就是说,腾讯和新董事长,将决定虎牙在“腾讯时代”的发展方向。

而QQ时代就出身的新董事长要做的,是把虎牙与腾讯生态进行融合。

过去,虎牙是一个专业内容平台,主要变现模式是观众的打赏,核心资源是内容生产者,也就是主播。而进入腾讯时代之后,虎牙的定位,则成为了腾讯游戏生态的一环。

图:虎牙前王者荣耀直播“一哥”张大仙出走抖音

而作为一个内容平台,虎牙的使命显而易见:打广告。

新管理层上任后,林松涛提出了一个“三年计划”,在这三年里,虎牙将向游戏服务的方向转型。所谓“游戏服务”,更通俗的理解其实就是一种直播带货,只不过带货的主体从实物商品变成了游戏商品,虎牙将成为这些游戏的广告平台和分发渠道。

为此,虎牙推出了一个计划,叫作“虎亿计划”,即:在未来三年内培养千余主播,合作超过5000个优质游戏项目,帮助这些合作伙伴进行游戏的发行,再把赚到的钱分给主播。当然,虎牙的广告其实不限于游戏,元宝APP、微粒贷也都是虎牙的广告客户。但作为一个直播游戏的平台,带货游戏显然是效率最高的。

和小红书、抖音电商类似,虎牙也在APP内添加了一个商城页面,用户可以直接从这里购买游戏,类似于游戏版的“货架电商”。

虎牙还单独做了一个“游戏服务”的页面,其功能和应用商店几乎一致,用户可以在里面下载游戏,承担分发游戏的渠道功能。

这点定位从董事长林松涛的任职中也有体现:林松涛在接任虎牙董事长以后,不再担任在线视频BU总裁,而是重回应用宝部门。而应用宝恰恰是腾讯的游戏、应用分发渠道。显然,腾讯对虎牙的定位有点接近应用宝。

图:虎牙的游戏服务页面,就是一个内置的应用商店

除了游戏本身,虎牙还拓展了一个比较新的赛道:游戏道具的售卖。比如游戏点券、游戏皮肤、游戏周边。由于基数小,这部分业务增速极快,但虎牙还没有公布具体的收入数字,应该还处在积累期。

一些比较新颖的业务,也随着虎牙的转型进入日程。

去年一季度,虎牙举办了《英雄联盟》第三方赛事“传奇杯”,由于参赛选手均为年龄较大的退役选手,粉丝也称其为“老头杯”。该赛事的反响不错,决赛后其话题阅读量在微博上超过2亿,热度一度不输给官方比赛。

而上述所有业务的核心,就是腾讯。

虎牙举办的各种赛事,主要集中在腾讯旗下的《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

作为腾讯控股的公司,虎牙拿到新游戏投放也更加便捷,“略大参考”使用APP实测发现,腾讯系广告在虎牙首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在虎牙的“游戏应用商店”首页,也布满了《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剑灵2》、《元梦之星》等腾讯游戏的推送。

至于游戏道具的售卖,商城首页前两位的游戏分别为《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还是腾讯的游戏。

可以说,在“三年计划”的计划里,虎牙完全在朝着成为腾讯游戏生态下一环去转型。作为一个游戏直播平台,赚游戏厂商,还是自己大股东的钱当然天经地义。但唯一的问题是,腾讯和其他广告主是否青睐这一广告商?

02 腾讯营销费用90亿,虎牙广告收入3.7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腾讯身上赚钱,对虎牙来说再正常不过。

腾讯也足够“养得起”虎牙的游戏服务业务。按照腾讯财报,2024年三季度,腾讯的销售费用为94.1亿元,相当于B站一年的广告收入。作为国内最大的C端互联网公司,腾讯内部有着太多需要“买量”的产品,比如新游戏的宣发,老游戏的新活动。

图源:腾讯2024年Q3财报

尤其是游戏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腾讯营销的大头。以2023年四季度为例,那个季度,由于元梦之星,还有多款“怀旧游戏”的推出,腾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达1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除此之外,元宝等非游戏业务的投放,虎牙也能够接到广告。

而这94亿元的广告投入,足以养得起好几家上市互联网平台,对虎牙来说,仅靠着腾讯的投放吃饭,就已经足够了。

另一方面,新董事长林松涛也擅长利用腾讯的资源。移动互联网之初,他带领的应用宝团队,利用QQ和微信的流量体系,以及腾讯大量的游戏、应用资源,成功完成了对百度等前辈的逆袭。2016年,随着应用宝完成两亿日分发量,林松涛也凭借这个战绩晋升为腾讯公司副总裁。

但在虎牙身上,这套“背靠腾讯”的成果还有待检验。

2024年全年,虎牙来自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45.4%,至13.3亿元。其中,四季度这一收入为3.7亿元。腾讯的四季度报要比虎牙晚发一天,而此前的三季度,腾讯的营销费用超过了90亿元——作为腾讯旗下最大的游戏内容平台(可能没有之一),这个比例的对比显得有些夸张。

图:数据来源于财报,略大参考制图

横向对比,斗鱼在四季度的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47.2%至4.05亿元,比虎牙还要略高了些。

特别是在直播业务的严重下滑之下,这一收入更是显得不够。四季度,虎牙直播收入为11.2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3.43亿元,直播收入的下滑下,虎牙四季度总收入出现了小幅度下滑。

当然从比例来看,虎牙游戏服务和广告业务99.4%增长不慢,但考虑到虎牙是国内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而游戏经常是互联网广告里仅次于电商的第二大广告主,并且虎牙的控股公司,恰恰是最有钱的游戏公司,这三个组合之下,3.7亿元的广告收入实在算不上多么优秀。

在斗鱼虎牙合并案刚刚失败时,外界经常用“弃子”一词来形容斗鱼的处境。

但眼下,虎牙的境遇也越来越接近这个词汇。

毕竟,微信正在成为腾讯乃至整个互联网最大的内容平台,广告收入是腾讯财报里增长最快的一个版块。腾讯自己本身就坐拥了最好的流量平台。

视频号更是有潜力成为虎牙的平替,在今年1月9日的2025微信公开课上,微信视频号游戏直播宣布将在今年推出游戏直播同行计划——微信要亲自下场和虎牙竞争了。

除此之外,微信的游戏中心,也在担当着游戏分发中心的责任。眼下,随着小游戏市场的活跃,微信的游戏分发收入不断增长,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交娱乐业务的下滑。这些在腾讯财报里都有明确的体现。

另一方面,随着腾讯游戏版权的开放,抖音、快手的游戏直播生态。更不用说早就在游戏行业深耕多年的B站。更何况腾讯在快手、B站也均有大量股份,它们也是腾讯投资生态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平台,腾讯也能实现游戏的宣发。

内部竞争也是竞争,或者说在腾讯内部,内部竞争是更激烈的竞争。

据公开报道,2018年,现任虎牙董事长林松涛曾带队做了一个精品短视频产品:yoo,它的价值显然是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抖音和快手。但此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yoo的表现并不理想,腾讯就把重心放回了微视上。而此后,微视的表现也非常糟糕,现在他们都成为了视频号之下的弃子。

图:虎牙董事长林松涛带队的短视频产品yoo

彼时腾讯还做过一个对标今日头条的图文产品:天天快报,它也由现任虎牙董事长林松涛主管,但眼下,它早已在腾讯新闻、订阅号背后不知所踪。

而如果虎牙的表现不够理想,它的命运也会和腾讯生态内这些老产品一样。

03 大环境问题,还是能力不行?

在新董事长林松涛上任前,虎牙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有19.49亿元。而来到2024年一季度,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5亿元,下滑超过25%。

新管理层的业绩已经写在财报里。

这其中有外部因素。直播行业正在面临剧变。挚文集团最新财报里,全年收入再降12%,净利润大幅度下滑59%。腾讯集团内部,TME的直播收入也在连年下滑,最新财报下滑了23.9%。被称为“美国虎牙”的Twitch也面临着寒冬,去年1月,他们裁掉了35%的员工,观看时长也出现明显下滑。

但大环境之外虎牙也暴露出一些自身的问题。

比如,B站在三季度的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财报明确提到,这归功于直播收入的增长。B站游戏业务对虎牙的蚕食还在继续,仍然有部分虎牙主播流向B站。电竞赛事方面,B站的版权也日渐丰富,已经拥有了ESL、IEM等知名赛事的转播权。

短视频平台那边,三季度,快手的直播收入虽然下滑了,但只下滑了3.9%,而虎牙的直播收入在三季度下滑了超过20%。

还有抖音。2023年8月,在新任管理层上任仅3个月后,有《王者荣耀》一哥之称的主播张大仙在与虎牙合同到期,并未续约。3个月后,伴随着腾讯游戏版权向抖音开放,张大仙宣布在抖音开播。即便短视频对游戏直播侵蚀多年,但这一级别的主播流入抖音快手的事件还是十分罕见。

当然,在老对手斗鱼面前,虎牙的业绩表现还算优秀。斗鱼2024年的收入同比下滑22.78%,净亏损2.97亿元。

但如果纵向比较,2021年收购刚刚失败之时,斗鱼股价连连下跌,已经濒临生死线。但在虎牙几年的“强势”竞争之下,斗鱼的情况却逐渐好转。眼下,相比2023年5月的低点,斗鱼的股价已经翻了五倍。更重要的是,斗鱼的MAU下滑速度已经基本维持了稳定,四季度甚至还出现了环比增长。此外前文还提到,四季度斗鱼的游戏服务、广告和其他收入略微高于虎牙。

图:数据来源于财报,略大参考制图

从这个角度来看,坐拥更好开局的虎牙,这两年面对斗鱼的竞争时成绩也是不理想的。

哪怕与董事长林松涛管理过的其他部门相比,虎牙的业绩也算不上出彩。自林松涛2023年5月离任在线视频BU总裁后,腾讯视频连出爆款,在各种剧集热度排行榜上已经明显压过爱奇艺和优酷,用户数据也是不断增长。而虎牙这边却面临着MAU的下滑。

当然,长期来看,虎牙的发展并非没有机会。

毕竟游戏市场的大盘正在回暖。2023-2024年,游戏版号的发放量逐步恢复常态,特别是2024年,游戏版号的数量同比增长31.72%与此同时,2024年全球手游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再创新高。国内的增速还要再高1个百分点。一切环境都有利于游戏市场。

虎牙自身的质地也足够优秀,这里仍然聚集着最多的头部游戏主播和8000万资深游戏爱好者,几乎拥有着全部顶级赛事的转播权。在2023年四季度业绩会上,虎牙管理层曾提到:“公司在参与部分游戏发行时,平台营销效果、预定量和下载量均处在行业领先水平。”换句话说,在部分游戏的发行上,有着相对其他平台的优越性。

此外,虎牙围绕游戏还有着更多想象空间,比如虎牙是否可以模仿B站,制作一些自己的游戏产品,特别是小游戏风靡的当下,制作游戏的门槛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高,而眼下虎牙已经推出了在线小游戏功能,这些都有机会成为虎牙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在资本最热的2016年前后,游戏直播被认为是一种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业务。虽然此后行业泡沫快速破裂,但眼下来看,游戏直播的潜力仍然不小。

而唯一的问题是,虎牙和它的团管理队,是否有能力抓住这些机会。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