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赶考”科创板 科创属性被打问号

蓝鲸财经
18 Mar

文|《投资者网》张伟

近期,集成电路(IC)材料生产商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坤新材”或“公司”)到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状态变更为“已问询”。目前正等待上会。

招股书显示,2021年恒坤新材引进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72%,2024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也有近40%,公司的科创属性似乎还要打一个“问号”。

另一方面,恒坤新材2023年“增收不增利”,公司业务基本来自于前五大客户。而在全球芯片能过剩的情况下,逆势扩张的恒坤新材又将如何消化新增产能,也备受关注。

从引进销售到自研自产

资料显示,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公司最初扎根光电显示行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终端、车载机载、指纹识别系统、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触摸屏及平板制造商提供光学膜、导热散热材料、缓冲绝缘材料等产品。

随着光电显示行业的竞争加剧,恒坤新材开始业务转型。2020年转让三家全资子公司后,恒坤新材将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光刻胶、前驱体等半导体材料的销售及生产。恒坤新材称,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目前能量产供货的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同时开发的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光刻材料及硅基、金属基前驱体材料均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不过,从光电显示到半导体的行业跨度较大。恒坤新材的业务也曾以引进产品为主。2021年引进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恒坤新材主营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2%,同期自产产品的营收占比不足30%。2023年以后,自产产品开始扛起恒坤新材的收入“大旗”,其营收占比首次超过50%,2024年上半年达62%。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以引进境外产品为切入点,引进并销售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后,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

但前几年业务以引进销售为主的情况,也可能让恒坤新材的科创属性不足。在这之前,卓海科技的IPO被否,就是因为监管认为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符合创业板的定位。如今恒坤新材是否会面临类似考验,还有待观察。

恒坤新材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3年,恒坤新材的研发投入从3000万元增至5366万元,2024年上半年为3516万元,各期研发费用率约15%。截至2024年6月末,恒坤新材的未分配利2.66亿元。恒坤新材表示,IPO前未进行股利分配,未分配利润继续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和研发投入。

业绩下滑与大客户依赖

除了科创属性存疑,恒坤新材还面临业绩不稳定和大客户依赖等问题。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恒坤新材的营收分别为1.41亿元、3.22亿元、3.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3万元、1亿元、8985万元。可以看到,在经历了2022年营收、净利润猛增之后,恒坤新材2023年的业绩增速放缓,特别是营收增加的情况下,净利润比起2022年还减少了1000多万元。

2024年上半年,恒坤新材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分别为2.4亿元、4410万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可能还会出现低于2023年的情况,继续“增收不增利”。

恒坤新材的盈利能力下降,或许与行业大环境有关。

IDC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芯片制造投资,导致产能大幅扩张,目前全球芯片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过剩,尤其是消费类芯片领域的需求下降,引发芯片积压和价格下跌。这种情况,反传导至恒坤新材所在的半导体上游支撑体系,压缩相关企业盈利空间。

另一方面,恒坤新材对大客户的依赖明显。2021年、2022年,前五大客户对恒坤新材的销售贡献率合计超过99%,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略有下降,也有97%。招股书中,恒坤新材把相关客户标注为ABCDEFG。

简单来说,恒坤新材近几年的销售收入主要仰仗于这7个客户,几乎没有拓展新客户。是不想拓展新客户,还是很难拓展新客户?外界不得而知。

不过,从销售费用明细大概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恒坤新材的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是“大头”,占比一直在40%左右,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非常低,每年不足百万元。可见恒坤新材不属于销售驱动型企业。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系下游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主要客户中,客户A、客户B、客户C 均系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厂商,客户D、客户E均系知名逻辑芯片生产厂商。

恒坤新材还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表示,客户A、客户B、客户C、客户D、客户E 均为2023年国内前十大晶圆厂。也就是说,恒坤新材的客户基本上是行业巨头,这可能导致其议价能力不足。在行业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恒坤新材的盈利能力也可能进一步被压缩。

募资用途显示,恒坤新材本次IPO拟募资12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目前只有7个主要客户的情况下,恒坤新材如何消化新增产能,也引人关注。恒坤新材把希望寄托于国产替代。

恒坤新材表示,国家战略推动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有助于公司把握细分市场进入机会,抢占市场先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