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宣布呋喹替尼 (fruquintinib) 联合信迪利单抗 (sintilimab) 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美通社
19 Mar

香港、上海和新泽西州2025年3月19日 /美通社/ -- 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和黄医药"或"HUTCHMED")(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和信达生物制药集团(Innovent Biologics, Inc.,简称"信达生物"或"Innovent")今日联合宣布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和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联合疗法用于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到盲态独立中心阅片(BICR)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

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的联合疗法早前已基于FRUSICA-1研究的数据取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CT03903705)。

FRUSICA-2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对比阿昔替尼(axitinib)或依维莫司(everolimus)单药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5522231)。除了主要终点PFS外,该联合疗法在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在内的次要终点上亦取得改善。完整的研究数据将提交于近期的学术会议上发表。

FRUSICA-2研究的联合主要研究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表示:"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其联合疗法方案的快速发展为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格局带来重大变化。在晚期肾细胞癌系统性治疗中,靶向治疗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的患者个体,如何合理地选择靶向治疗或靶免联合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FRUSICA-2 研究的结果凸显了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在解决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患者的迫切医疗需求方面的潜力。"

FRUSICA-2研究的联合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表示:"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的 III 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这是晚期肾细胞癌治疗领域一项重要的突破。我们致力为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我们对此项发现可能为临床实践带来的变革充满信心。"

和黄医药研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石明博士表示:"该研究令人鼓舞的结果提供了明确的证据,支持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为既往接受过其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选择。这不仅再一次体现了我们对改善癌症治疗的承诺,也标志着在解决该患者人群中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我衷心感谢参与了这项研究的患者和研究人员,他们的贡献对研究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期待与监管机构分享详细的研究结果,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密切筹备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周辉博士表示:"我们对FRUSICA-2研究取得积极结果感到十分鼓舞。这些结果不仅突显了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巨大的潜力,也为经治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期待与和黄医药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该创新联合疗法的注册沟通,并尽快造福患者。"

关于肾癌及肾细胞癌2022年全球估计约新增43.5万例肾癌患者。[1] 在中国,2022年估计新增7.4万例肾癌患者。[2] 在所有肾癌病例中,肾细胞癌约占90%。

关于呋喹替尼呋喹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和-3的选择性口服抑制剂。 VEGFR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呋喹替尼被设计为拥有更高的激酶选择性,旨在降低脱靶激酶活性,从而实现更高的药物暴露、对靶点的持续覆盖以及当潜在作为联合疗法时拥有更高的灵活度。[3]

关于呋喹替尼获批在中国,呋喹替尼由和黄医药及礼来制药合作研发和销售,并以商品名爱优特®(ELUNATE®)上市。呋喹替尼已于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于2020年1月获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呋喹替尼在中国上市以来已惠及超过10万名结直肠癌患者。

爱优特®(呋喹替尼)和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已于中国获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武田拥有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以外进一步开发、商业化和生产呋喹替尼的全球独家许可,并以商品名FRUZAQLA®上市销售。呋喹替尼于2023年11月在美国、2024年6月在欧盟、2024年8月在瑞士和阿根廷、2024年9月在加拿大、日本和英国、2024年10月在澳洲和新加坡、以及于2024年12月在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获批用于治疗经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在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申请亦在进行中。

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的注册申请是基于两项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的大型、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即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FRESCO-2研究以及于中国开展的FRESCO研究,在总共734名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展现出了一致的获益。各项研究的安全性特征亦保持一致。FRESCO-2研究的结果已在2023年6月于《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4] FRESCO研究的结果则已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5]

呋喹替尼用于以下研究用途的安全性及疗效尚不明确,不能保证其将在任何国家的研究用途能获得卫生部门批准或商业上市

关于呋喹替尼用于二线治疗肾细胞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五种免疫肿瘤联合疗法作为晚期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然而现时仅有一种免疫肿瘤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基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 (IMDC)标准划分的中风险或高风险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目前单药靶向疗法仍然是中国晚期肾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然而,对于既往单药靶向疗法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的一项Ib/II期概念验证研究结果于2025 年 1 月在《靶向肿瘤学(Targeted Oncology)》期刊发表。该联合疗法在此类疾病中展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至数据截止日2024年10月9日,该研究中所有20例入组的经治患者均可评估疗效,中位随访时间为45.7个月。确认的ORR为60.0%,DCR为85.0%。中位DoR为13.9个月,中位PFS为1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36个月的OS率为58.3%。[6]

关于信迪利单抗信迪利单抗,中国商品名为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信达生物制药和礼来制药共同合作研发的创新PD-1抑制剂药物。信迪利单抗是一种人类免疫球蛋白G4(IgG4)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通路,重新启动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7]

信迪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并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七项适应症,协议期内医保目录描述的限定支付范围包括:

  • 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治疗失败的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 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
  •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一线治疗。

此外,信迪利单抗的第八项适应症,即与呋喹替尼的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12月取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信迪利单抗的第九项适应症,即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结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在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中。

另外,信迪利单抗三项临床试验达到研究终点,包括:

  • 单药用于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二线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
  • 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 信迪利单抗和呋喹替尼联合疗法对比阿昔替尼或依维莫司单药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

声明:信达不推荐任何未获批的药品/适应症使用。

关于和黄医药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自成立以来,和黄医药致力于将自主发现的候选药物带向全球患者,首三个药物现已在中国上市,其中首个药物亦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各地获批。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或关注我们的领英专页。

关于信达生物"始于信,达于行",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是信达生物的使命和目标。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让我们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信达生物已有15个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它们分别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达攸同®),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苏立信®),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达伯华®),佩米替尼片(达伯坦®),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塞普替尼胶囊(睿妥®),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福可苏®),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 氟泽雷塞片(达伯特®),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达伯乐®),利厄替尼片(奥壹新®)和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信必敏®)。目前,同时还有3个品种在国家药监局审评中,3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6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信达生物已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在不断自研创新药物、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秉承经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始终心怀科学善念,坚守以"患者为中心",心系患者并关注患者家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信达生物陆续发起、参与了多项药品公益援助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益于生命科学的进步,买得到、用得起高质量的生物药。截至目前,信达生物患者援助项目已惠及20余万普通患者,药物捐赠总价值36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满足百姓用药可及性和人民对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详情请访问信达生物网站: 或信达生物领英账号。

声明:1.信达生物不推荐未获批的药品/适应症的使用。           2.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希冉择®)、塞普替尼胶囊(睿妥®)和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由礼来制药研发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1995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中定义的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反映了和黄医药目前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对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用于治疗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潜力的预期,以及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针对此适应症及其他适应症的进一步临床研究计划。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下列假设:支持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或其他地区获批用于治疗肾细胞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的数据充足性、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和黄医药为呋喹替尼进一步临床开发计划及商业化提供资金并实现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此类事件发生的时间。此外,由于部分研究赖于把其他药物产品(如信迪利单抗)与呋喹替尼联合使用,因此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有关这些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供应和监管批准的假设。当前和潜在投资者请勿过度依赖这些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仅在截至本新闻稿发布当日有效。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进一步讨论,请查阅和黄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无论是否出现新讯息、未来事件或情况或其他因素,和黄医药均不承担更新或修订本新闻稿所含讯息的义务。

医疗信息

本新闻稿所提到的产品可能并未在所有国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标进行销售,或用于不同的病症,或采用不同的剂量,或拥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应被看作是任何处方药的申请、推广或广告,包括那些正在研发的药物。


[1]    The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kidney cancer fact sheet. . Accessed February 19, 2025.

[2]    The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China fact sheet. . Accessed February 19, 2025.

[3]    Sun Q, et al. Discovery of fruquintinib, a potent and highly selective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VEGFR 1, 2, 3 tyrosine kinases for cancer therapy. Cancer Biol Ther. 2014;15(12):1635-45. doi: 10.4161/15384047.2014.964087.

[4]    Dasari NA, et al. Fruquintinib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FRESCO‑2):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Lancet. 2023;402(10395):41‑53. doi:10.1016/S0140‑6736(23)00772‑9.

[5]    Li J, et al. Effect of Fruquintinib vs Placebo on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 FRESC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319(24):2486-2496. DOI:10.1001/jama.2018.7855.

[6]    Xu H, et al. Fruquintinib Plus Sintilimab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ïve and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Results from a Phase Ib/II Clinical Trial. Targeted Oncology. 2025; 20:113–125. doi.org/10.1007/s11523-024-01120-6.

[7]    Wang J, et al. Durable blockade of PD-1 signaling links preclinical efficacy of sintilimab to its clinical benefit. mAbs 2019;11(8): 1443-1451. doi: 10.1080/19420862.2019.165430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