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在经过多年低谷后,正在逐步回春。从各大K12教育机构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伴随着政策趋稳的风向标、市场刚需转移释放、AI热潮等因素,多家教培公司业绩明显攀升,重回增长的曲线上,转型成效逐步现显。
近期,华南地区教育服务龙头卓越教育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份业绩公告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作为投资者,我们又应当如何来理解?
业绩全面增长,“三高”彰显强劲发展态势
业绩数据是直观展现公司转型效果和发展态势的核心指标。过去一年,卓越教育集团的业绩亮点可概括为“三高”,即高收入、高盈利、高现金。
财报显示,卓越教育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5.2%,远超市场预期;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14%;每股盈利0.25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3港元。
营收净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一方面在素质化转型取得成效,所推出的各类素质产品精准契合新课标的人才培养方向,产品获得家长和学生认可,招生人次和辅导课时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和管理层面的应用,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及经营效率。
自“双减”政策后,卓越教育集团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素质转型。而本次财报,更是标志着公司已经成功穿越行业低谷,摆脱“双减”阴影,并开始在新征程中突破超越。值得关注的是,卓越教育2024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越了其他年份的同期数据,创历史新高,甚至较过去历史上的净利最高点还高出40%。
从成本控制来看,卓越教育集团持续优化流程和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其它经营性开支占比总收入为4.3%,与2023年的6.3%相对,出现小幅下降,AI提质增效带来的其他经营性开支下降,能更好的用到支持业绩增长的销售费用上,全年销售费用占总收入比率为6.89%(2023年为5.3%),行政开支占比12.7%(2023年为11.86%)。在业绩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整体费用率水平趋于稳定。
得益于成本控制方面的精细化管理,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快速释放,毛利达约5.1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为47.0%(2023年为46.3%)。由于公司教学网点在2024年大幅扩张,教学场地及教师人数上升,而网点经营爬坡期为6-9个月,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8个月,因此毛利率略有下行。
同时,卓越教育集团现金储备充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2亿元,长期定期存款4.83亿元,短期定期存款1亿元,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其在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发展机遇时,拥有更充足的底气。
在教培上市公司的财报里,合约负债是一个关键的未来景气度指标。这一指标代表了企业已经收到但尚未提供服务或交付商品的款项,在教培领域通常被视为学员预收款。合约负债的增长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收入的增长潜力。
截至2024年底,卓越教育集团合约负债达到6.0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84.3%,这一指标增长,随着上课交付,实现营收确认,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卓越教育集团积极实施分红政策。今年1月,公司宣布批准2024-2026年三个财政年度的派息计划,未来三年逐步将派息比率提高至上一个财政年度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50%、60%及70%,并通过末期及中期股息分两次派付。2024年派息约占年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的50.0%,总额约人民币0.96亿元,根据今日收盘价4.03港元,股息率高达3.05%。根据上述对合约负债的判断,下半年还将享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0%的分红,股息率有望进一步增厚。
一方面,积极分红政策体现出卓越教育集团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和卓越的盈利能力,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印证。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与回馈,通过“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彰显公司投资价值。
教培市场回归稳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下龙头品牌成长空间广阔
2024年2月,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规范化、法治化,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得以完善。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了推动教育和培训消费,这在“双减”之后尚属首次。虽然政策指向并非对K9学科培训的松绑,但也是鼓励扩大非学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消费服务。
从供给端来看,在“双减”政策落地已有四年,政策环境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状态的同时,竞争环境也出现大幅改善。
广东省教育厅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后,广东省内线下机构大幅缩减96%,线上机构缩减86%(截止2022.1),其中2021年内广州市1153家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至15家,压减率超过98%。
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在“双减”政策发布后,广东线上线下机构大幅缩减,中小规模企业出清叠加行业准入门槛提升,市场份额预计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区域内存量品牌机构或显著受益于供给出清,竞争格局大幅改善,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进入门槛有所提升。
留存下来的头部教培机构,特别是在区域口碑和资源积累深厚的公司,往往能够在当地保存充足的教学产能,享受行业的结构性改善红利,同时区域内全国化机构对自身的竞争烈度也明显较弱,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从需求端看,华泰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结合全国新生儿和小学入学人数数据预测,2029年之前预计K12群体规模整体稳定在1.5亿以上。结合客单价和课次的假设,在假设参培率不变的条件下,预计全国校外培训市场规模约1万亿。
而广东省出生人数和生育率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广东省出生人口达到 103万人,出生率为8.12‰,连续6年为全国第一。而广东教培需求相对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出生率均超过1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学龄人口绝对值上看,2016-2020年全面二孩政策下广东省迎来一波生育高峰。
根据公司预计,广东K12教培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40亿元。因此,从行业层面上来看,卓越教育集团未来发展向上天花板尤高。
重启大湾区扩张,中长期兼具成长确定性和持续性
各项业绩数据呈现积极向好态势的背后,卓越教育集团充分展现了一家龙头企业应有的周期穿越能力。企业唯有主动拥抱转型,将外部环境的变化转化为内生发展的动能,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破局突围。比关注各项财务指标更具价值的是,卓越教育集团中长期成长确定性和持续性正在显现,这也是这份最新财报隐藏的重点。
1)素质教育产品成为主要增长动力,盈利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卓越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合规化转型之路,率先推出包括“i01编程”、“奇趣小记者”、“思考星球”、“嘀嗒文学”、“文学美育”、“躬行实践”、“双语文化”、“多元思维”、“社会科学素养”等九大素质产品,并已通过广东省首批非学科认定,展现出公司强大的本地化研发能力和优秀的战略执行力。
“i01编程”是公司全新的青少年编程教育子品牌,在多项白名单赛事中喜获佳绩。在2024信息学奥赛CSP-J/S复赛中获奖率达92.5%,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ENJOY AI赛项中获奖率达100%,获得较广泛认可。此外,卓越教育集团在2024开始打造鲲鹏少年生长营,依托卓越产品以及鲲鹏教练团,打造全链路服务体系,增强与各学段优质生源的长期链接。
2024年,卓越教育的素质教育产品持续得到市场验证,全年报读科数同比增长396%,课程单价提升3.2%,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同时续读率提升了3pct。今年寒假和春季的续读率更是达到90%,用户粘性较大,课时费、续读率或超过双减前水平,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素质教育产品盈利模型主要由机构的SKU数量及价格、续费率、单用户获客成本构成。卓越教育课程范围通常涵盖全学科,较中小机构单学科更具SKU数量优势,同时受益于品牌效益保持单价增长,并在续费率有所提升。因此,卓越教育集团具备“留存率+SKU数量+转换率”三方优势,盈利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2)加速营利性牌照获取,战略重点发展深圳、佛山市场
早在2022年,卓越教育集团便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多个产品实现素质转型,是广东省首批通过非学科鉴定的素质类产品,2024 年全部通过复核,并完成广州各区营利性非学科办学许可证获取,为后续合规扩张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做大深圳市场,卓越教育集团持续增大投入,一方面调派集团副总裁和骨干教师,充实深圳人才团队;另一方面,在2024年12月31号完成1元收购深圳市卓越教育培训中心及深圳万蝶教育培训中心的100%股权,也将增厚2025年的营收利润。
2023年以来由于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开始加快补充师资力量。截止2024年底,员工数量有明显提升,老师留存率提升5pct,达到81%,四星级以上老师同比增加12%。据业绩发布会唐总介绍,今年预计净新增老师数量7-800人。
3)强化科技赋能,筑高壁垒打造护城河
教育是较为容易实现AI赋能且有望产生长远变革的重要场景。教育行业高度依赖“经验教学”,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名师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个性化学习方案等等都是稀缺资源,也制约着整个行业向更为纵深的方向实现创新突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化教学辅助、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以及精准学习效果评估等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模式。
卓越教育不断探索 AI+教育的落地场景,提升教育质量和运营效率。公司成立AI技术部,对鲸准教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该系统已在全日制事业部迭代使用了5年,依托丰富的教学案例与学习轨迹,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学习行为关系模型,运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学生学习成效并给出个性化学习路径,从而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精准学习。
2025年2月14号,卓越教育鲸准教青椒助教应用接入Deepseek R1,升级后青椒助教在逻辑性、内容精准度等方面表现出色。目前,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已在初中阶段稳定应用,青椒AI助教亦有效提升老师们的备课效率与教学内容质量。
此外,AI 也将赋能运营管理方面,在人事行政、财务、排课、考勤等系统上,提高集团运营效率。公司的AI人才培养与时俱进,通过营造All in AI的文化氛围,举办首届AI节、AIGC全员学习节、AI 应用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员工快速掌握AI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AI先锋人才;同时,为员工提供 AI 智能应用创作平台,鼓励他们进行智能体创新实验,加速AI技术的落地应用。
4)升学竞争压力严峻,高中辅导与全日制备考长期稳健增长
“双减”政策未对高中学科培训提出明确限制,对高中阶段培训受影响有限。国盛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根据在校生人数测算,2023年全国高中教培市场规模约为1178亿元,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从需求端来看,广东省各学段在校生仍维持正增长,初中在校生2018-2022年维持5%左右的高增长,以高中增长率延迟三年计算,预计在未来至少两年内,公司仍将受益于高中在校生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的业务量增,同时高考竞争加剧下培训渗透率也有望提高。
此外,公司全日制备考业务主要包含中高考复读学校、艺术体育生文化课辅导、以及面向初三毕业生的三年制职高部。全日制备考校区主要分布在广深地区。卓越全日制备考业务在超过二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还加入AI科技赋能,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化教学体系,以“鲸准教系统”和“生命成长体系”为核心,实现科技赋能中高考学生。在规模逐渐萎缩的市场中,卓越教育市占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增长飞轮加速转动,何时走出估值洼地?
显而易见,卓越教育集团早已实现车轮效应的良性循环。在政策稳定以及市场刚需的环境下,卓越教育集团未来将有机会受益于规模效应和产业供需结构变革,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增长飞轮亦将加速转动。
从专业的投资视角来看,近半年以来,包括方正证券、国泰君安、华泰、华西证券等多家券商及机构先后给出卓越教育集团积极预期。iFIND显示,这些券商一致目标价为5.80港元,距当前4.03港元的股价有上涨空间达53.47%,展现出对其后市发展的看好。华泰证券在卓越教育集团发布业绩公告当晚,更新了公司研报,持续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49(前值6.48)。
按上述券商对该公司2025-2026的业绩预测,参考港股主要教育行业上市公司估值PE平均值18.76X,若按PE=18X计算,则卓越教育集团2025年预期市值将会达到63.97亿港币,折合股价达7.55港元;较截至3月21日收盘价,还将有87%的涨幅。而从中长期来看,卓越教育集团2026年预期市值将达到79亿港币,较当前股价还有132%的空间。
综上,当下随着港股回暖和教培行业景气度上升,卓越教育集团凭借在资本市场的高辨识度以及优质的基本面支撑,将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风向标,有望在资本市场上实现更高的价值,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No relevant data is available
If the download button clicks without skipping, click on the top right menu and select "Open in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