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横跨香港、伦敦和温哥华的千亿资产追查,正在全球司法体系中上演。现在,故事的主角是 68 岁的丁玉梅 —— 中国恒大创始人许家印的前妻。
从 2024 年 7 月至今,她被香港和伦敦法院冻结了 600 亿港元资产,但法院文件意外曝光:她每月仅 2 万英镑的生活费限制下,实际消费却高达 400 万美元。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随着恒大清盘人全球追索,一个由离岸信托、比特币、非洲锂矿和未成年子女构成的隐秘资产网络,正浮出水面……
一、冻结 600 亿背后:一场 “假离婚” 引发的全球追债
2022 年,许家印在债务爆雷前与丁玉梅完成 “技术性离婚”,试图切割风险。但这一操作被香港法院判定为 “恶意转移资产”。根据恒大清盘人指控,2009 年至 2020 年,许家印夫妇通过虚增收入 5600 亿元、虚增利润 920 亿元,从上市公司套取约 500 亿港元分红,其中大部分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转移至丁玉梅名下。
2024 年 7 月,香港和伦敦法院对丁玉梅发出全球资产冻结令,覆盖英联邦 56 个国家。目前已知被冻结的资产包括:英国巴克莱银行账户中的 3.2 亿美元、伦敦海德公园旁价值 8500 万英镑的顶层公寓,以及香港中环价值 12 亿港元的写字楼。
但清盘人发现,这只是丁玉梅资产的 “九牛一毛”—— 她声称许家印仍欠她 330 亿港元,次子许腾鹤欠她 10 亿港元,而这些债务疑为 “左手倒右手” 的洗钱通道。
更蹊跷的是,丁玉梅带着四名未成年亲属生活:两名亲生子女(疑为代孕)和两名孙辈(次子许腾鹤的孩子)。这些未成年人的信托账户中,可能沉淀着 200 亿至 400 亿港元未被追踪的资产。
二、资产乾坤大挪移:从非洲锂矿到比特币冷钱包
许家印夫妇的资本腾挪术堪称教科书级别:
1.离岸防火墙:通过香港的 Even Honour Holdings Limited 持有中国恒大 6.04% 股份,再嵌套开曼群岛的 Yaohua Limited 控制资金流向。截至 2023 年,这些架构累计接收恒大分红超 500 亿港元。
2.加密货币 “暗网”:2024 年,加拿大反洗钱机构发现,丁玉梅控制的离岸公司在非洲通过矿场采购比特币,并存入冷钱包。这些钱包密钥由两名未成年子女保管,司法机构至今无法破解。
3.非洲锂矿布局:丁玉梅以毛里求斯公司名义,持有津巴布韦 Bikita 锂矿 15% 股权。该矿估值约 20 亿美元,但股权通过多层级代持协议隐匿,最终受益人指向其孙辈。
4.不动产 “漂流” 策略:丁玉梅名下的 2.85 亿美元房产分布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迪拜,但均以空壳公司持有。例如温哥华 Shaughnessy 区的豪宅,登记在名为 “Maple Leaf Investment Ltd” 的公司下,实际控制人信息被层层加密。
三、司法围剿难题:离岸资产的 “三不管” 地带
尽管英联邦国家的冻结令看似雷霆万钧,但丁玉梅仍有三大护身符:
1.信托法律屏障:香港法院发现,丁玉梅为子女设立的信托基金受《海牙信托公约》保护,即便资金来源非法,只要信托设立程序合规,清盘人也无法直接追索。
2.加密货币盲区: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不受传统司法管辖,丁玉梅的冷钱包地址未在任何交易所注册,追踪难度堪比 “大海捞针”。
3.代孕子女身份:两名未成年子女法律上属于 “独立自然人”,其名下资产需所在国启动独立调查,而加拿大尚未与香港签署相关司法互助协议。
四、在岸 VS 离岸:许家印夫妇的生死分界线
这场全球追债风暴揭示了离岸和在案资产对许家印家族的特殊意味:
在岸资产归零。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在境内的股权、房产和存款被悉数冻结。深圳湾一号的豪宅以 4 折抛售,广州珠江新城写字楼流拍三次,最终沦为抵债资产。
离岸资产续命。丁玉梅凭借境外身份,仍在享受转移出的财富。即便被限制消费,她仍能通过离岸公司支付律师费 ——2024 年 8 月单月律师费支出达 35 万英镑,相当于 180 个中国家庭年收入。
这种割裂的根源,在于中国内地与普通法系司法制度的差异。根据香港《公司条例》,清盘人可追溯至股东离婚前的资产,但内地法律尚无类似 “穿透式追偿” 机制。这也解释了为何丁玉梅宁可背负 “老赖” 骂名,也要死守加拿大 —— 那里既无死刑,又是离岸天堂。
五、终极悬念:千亿资产能否追回?
2025 年 3 月,恒大清盘人祭出杀手锏:向国际刑警申请对丁玉梅发布 “红色通报”,并游说加拿大修改《破产法》扩大追偿范围。
但法律界普遍悲观:比特币和锂矿股权需突破国际司法协作壁垒,可能耗时十年以上;未成年子女信托受加拿大《家庭法》保护,清盘人需证明资金源头非法,而恒大财务造假证据尚未被加拿大法院采信;即便追回部分资产,扣除律师费和各国税收后,债权人最终到手恐不足三成。
这场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许家印的布局中 —— 他用 30 年时间,从90年代末的香港发迹屋,到遍布欧美的豪宅,从不可撤销的家族信托,到黑科技冷钱包,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将恒大帝国的财富转化为一个 “抗司法系统” 的离岸资产王国。
当香港法官在法庭上质问 “钱在哪里” 时,答案可能藏在温哥华某栋豪宅地下室,某个贴着 “儿童玩具” 标签的比特币冷钱包里。
而对于 2 万亿债务背后的数百万普通人来说,这场资本游戏的唯一启示是:法律的天平,从来不会自动倾向弱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