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这场合作,跟国运有关

市场资讯
21 Mar

  牛弹琴

  很多时候,一件事重要与否,需要站在更高维度来看。

  比如这两天蔚来汽车与宁德时代达成的合作,背后的信息量,可能很多人都低估了。

 

  (一)

  3月17日晚,福建宁德,“电池大王”曾毓群的私人宅邸里,一道菜让蔚来创始人李斌眼眶湿润。这道用芋头、冬瓜、萝卜雕成的“时光机”,见证了电池大王与新势力先锋的握手,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行业一个重要节点的到来。

  就在这天晚上,宁德时代和蔚来达成战略合作,宁德时代将向蔚来能源注资25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未来双方要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推动“换电平权”。

  这被不少人看作“意料之中”,毕竟,简单来看,一个是智能电动车头部品牌,一个是全球动力电池霸主,两家“中国名片”联手,要么是优势互补,要么是强强联合,双方合作,只是两家公司自己的事。

  这么看,就浅了。

  仔细看看双方的合作内容,双方其实是计划在动力电池研发、换电网络标准、电池资产运营三大领域深度捆绑,共同建造统一换电网络,共同统一行业技术标准,共同促进跨品牌、跨车型电池兼容。

  简单翻译成“人话”:

  首先是在公司层面上,蔚来汽车获得了宁德时代更定制化的电池方案,更优秀的电池技术,宁德时代也能借助蔚来在全国3100多座换电站,积累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反向优化技术,算得上双赢。

  但更重要的是产业层面上,双方试图建立一套新能源领域“车-电池-电网”的协同标准,推动全国车企在电池尺寸、接口协议、梯次利用规则这些细节上趋同,形成合力。

  这相当于在新能源战场上,中国将建设起一座能输出统一“子弹规格”的军工厂。

  设想一下,随着电池的“车同轨”,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电动车都可以“无差别”换电。而随着跨品牌换电成为可能,换电、家用充电、超级充电并存的补能闭环将形成,这将彻底终结用户的充电焦虑,让新能源汽车彻底取代油车成为可能。

  这就不是简单的公司级合作了,而算得上一场“产业化”的革命。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极速狂奔,成绩斐然,但回顾这一过程,也能看出野蛮生长的意味。这一点在应用端,也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更为明显。

  为了在行业中占据身位,各大新能源车企往往急于塑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品牌定位上,也包括技术路线、技术标准等层面,这固然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繁荣,也留下了技术路线分裂、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隐患。

  这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内卷”。

  现在的汽车行业有多卷,说个数字你就知道了,据统计,仅这个月的3月1日至3月27日,车企们就安排了35场发布会,平均下来每天1场还多。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卷法显然只会让车企疲于奔命,让整个新能源行业变成“螃蟹筐”——谁也别想爬出去。

  必须要有人推动行业从“草莽竞争”转向“有序合力”,但这不仅要勇气,还要实力,以及产业维度的眼光。

  还好,蔚来和宁德时代站了出来。

  对于这次合作,外界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只有这种“产业层面”的合作,才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也只有此类合作越来越多,才能影响“国运”。

  (二)

  什么是国运,“能源”就关乎国运。

  历史总是重复相似的剧本:每一个能接棒世界霸主的国家,背后都是能源利用的转化。

  19世纪的英国,“每一个煤筐里都装着动力与文明”,煤炭,不仅引爆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而且一次次拯救了英国的命运,推动英国从偏居一隅,走向世界之巅,成就了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

  到1830年,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煤产量的80%,伦敦交易所的煤炭期货价格直接决定各国工业化速度。

  到了20世纪,美国在开发密西西比河平原和西部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一跃成为了“轮子上的国家”,这不仅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让美国用石油和美元绑定,将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海湾战争后的页岩油革命,变成操控全球资本的工具。

  能源,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也是权力分配的密码。

  在美国主导的油气时代,中国只能忍气吞声,没办法,想要发展,就得买石油,几万亿几万亿的花。所以进入21世纪之后,全世界都清楚,这样的能源体系不可持续。

  中国瞄准的,是“绿电”,也就是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能,比如由太阳能、风力发的电。

  2006年,中国掌握了特高压技术,2008年之后,光伏产业和电动车领域成为风口,这实际上打造了一个“发电-输电-用电”的基本闭环。

  但很多人看不懂,当时网上多少人骂“浪费钱”“骗补贴”?结果现在,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全球最低(每度不到0.2元),特高压电网技术独步天下,中国绕开西方的技术封锁,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000万辆的国家。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对世界的增量贡献度是93%,英国、巴西、美国都是2%,俄罗斯1%,所以整个世界新能源车总体的增量贡献基本就是在中国。”业内有人统计。

  “新能源革命”带给中国并不仅是这些,你看,全球动力电池产能,中国独占67%,全球前十强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在光伏供应链的各个制造环节,中国产能独步天下,光伏制造中需要用到的关键矿物,采掘与冶炼集中于中国;“白色石油”碳酸锂期货价格锚定中国,这意味着中国用“电池-人民币”对抗“石油-美元”霸权,重构全球贸易秩序。

  更重要的是,中国第一次在能源革命中同时掌握“技术定义权”和“规则制定权”——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蔚来的换电专利、比亚迪的刀片结构,这些技术突破不再是“追赶式创新”,而是直接划定行业赛道,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利润。

  新能源,就是中国的国运,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但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下一步怎么走?

  各自为战显然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只指望国家层面的指导与规划,那需要时间。这时候就需要头部企业——比如蔚来,比如宁德时代站出来,做一些更高维度的事,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当然,时代之所以选择它们,也因为它们坚定地选择了时代。

  (三)

  如果只看表面,蔚来和宁德时代的合作有互补性:毕竟一个缺稳定的电池供应,一个缺高端的应用场景,想要让现有业务模式实现突破,唯有强强联合。

  但这场合作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类似的企业性格。

  比如说,愿“赌”,且会“赌”。

  “赌”这个词不好听,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不安于现状的进取心,代表了孤注一掷的勇气,代表了洞察时代趋势的智慧。

  蔚来的“赌”藏在换电站里。

  2019年,蔚来汽车一度陷入生死边缘,股价跌至1.32美元,市值蒸发80%以上。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外界不看好蔚来的换电模式,“连特斯拉都失败了,你凭什么可以?”有投资人这样问蔚来创始人李斌。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反而坚持不砍换电项目,甚至抵押个人资产续命。

  今年1月3日,蔚来换电站数量突破了3000座,覆盖我国32个省级行政区。对于蔚来用户而言,东至黑龙江佳木斯、南至海南三亚、西至新疆克拉玛依、北至黑龙江齐齐哈尔,都能找到换电站。在日常生活中,超过80%的蔚来用户,可以在住宅或办公场所3公里范围内找到至少一座蔚来换电站,快速、舒适地完成补能。

  这套重资产、高投入的体系,不仅成了蔚来对抗价格战的护城河,更成了与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达成合作的关键筹码,成功帮企业赢得市场空间。

  而宁德时代的“赌”干脆就长时间写在了其创始人曾毓群的办公室里。

  早年一位投资人到曾毓群办公室,看到写着“赌性更坚强”的条幅时,大为震惊,他问曾毓群,你们福建人不都是挂爱拼才会赢吗?曾毓群说,办企业不能光靠拼,拼只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从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中,总有冒险的影子。2012年宁德时代押注三元锂电池,放弃更成熟的磷酸铁锂路线;2017年冒险接下宝马800页全德文技术标准订单,逼出全球顶尖的品控能力;如今,又全力押注换电业务。

  这些冒险,回报丰厚,而且打破了一些傲慢与偏见:

  宁德时代从ATL(苹果手机电池供应商)分拆时,没人相信中国能做出动力电池,但如今,宁德时代已经是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蔚来更是如此,2019年股价跌至1.32美元时,没人相信它会在短短几年后会就带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冲击旗舰赛道,推出价格堪比BBA,体验更甚的高端电动车产品——但就在昨天,蔚来汇聚了17项全球首发技术的行政旗舰车型ET9正式开启全国试驾,这不仅开启了行政旗舰的“中国时刻”,同时也为国内相关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ET9为例,用黑科技拔高长板,撼动市场,颠覆认知,这是国外汽车行业不曾走过的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赌,但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这背后一方面是对市场的信心,相信“中国市场足够大,中国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决心,足够强”,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对自身的信心,正因为本身已经攻坚了关键的技术高地,抵达了厚积薄发的历史时刻,才能做到“技术溢出,体验普惠”的行业红利。

  你理解了这个逻辑,也就明白了当下这个节点的重要性:

  宁德时代的最新技术,蔚来ET9带来的极致体验,甚或双方此次在换电领域的深度合作,都能够既覆盖高端市场,拔高行业上限,也能引领行业底层逻辑升级,普惠大众,这是一种推动产业整体向上的力量,不仅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一次次飞跃,也是再一次打破了欧美在相关方面的壁垒和傲慢。

  这岂是一个“赌”字能说明的?

  其实,曾毓群办公室里还有另一幅字——“溥博渊泉”,它出自《中庸》,意为智慧如深渊涌泉。这或许解释了宁德时代与蔚来“赌性”背后的真相:真正的强者下注前,早已算透技术路线、市场趋势和国运周期,并一往无前地去不平而鸣,去躬身入局,去把自己看见的,变成现实。

  (四)

  有些时候,不赌不足以逆天改命,但赌从来不是比拼运气,而是看见未来,塑造未来。

  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押注新能源革命,同样是一场精密计算的“赌局”:

  赌技术迭代速度:用光伏、电池、氢能的“饱和式研发”对冲传统能源卡脖子风险;

  赌市场规模优势:14亿人口的能源需求,足以摊平任何创新成本;

  赌地缘政治变局:当石油霸权动摇时,用新能源标准重建贸易秩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我们曾经遭遇围追堵截,想要改变现状,只能惊险一跃,当然,因为胸有成竹,才显得淡定从容。

  回望历史,英国赌对煤炭,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美国赌对石油,奠定了美元霸权。今天,中国看到了新能源的巨大潜力,蔚来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或许会被未来史书记载为一场标志性事件——它不是企业生存的偶然选择,而是大国崛起的必然脚本。

  其实,哪有什么运气使然,“所有被称作‘赌局’的历史转折,都是强者用实力写就的命中注定。”

  这句话送给中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凌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