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人副业忙着做IP

蓝鲸财经
21 Mar

文|长三角momo

可炫性,是核心。要不然怎么会有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的“坑爹”行为?这种由内向外的自豪感和自负感,甚至会传染家里人,我儿子在字节,我爹在腾讯,我孙子在阿里,种种如此。

上周,华为在成都,查出了职场舞弊案件后,内推这个生意严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研究还好,一研究之后发现,现在大厂人在外面靠内推赚钱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内推也只是冰山一角。

大厂牛马但凡有点传播意识的,都开始打造个人IP了,主战场在小红书,大家搞钱的姿势千千万,其实内推只是千千万中最普通的一种。

可炫性,是核心。要不然怎么会有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的“坑爹”行为?这种由内向外的自豪感和自负感,甚至会传染家里人,我儿子在字节,我爹在腾讯,我孙子在阿里,种种如此。

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能是因为大厂是我这辈子可望不可及的存在,算法总是给我疯狂推大厂人的内容,我很好奇,字节、阿里、腾讯这些公司是如何忍受这些在职员工,一边工作一边开设账号搞副业的,不过想要知道这些人具体是谁,难度很大,因为他们会用微信小号跟你交流,套出真实身份很难。

对此,某大厂员工私下跟我说的,雷军、周鸿祎、俞敏洪、张朝阳这些老板可以搞IP赚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他们难道不是在职员工吗?IP面前,人人平等。

这里面如果按照在职状态来分,有离职、现任、实习三种。

离职派系中,一个赞就从xx离职的标题已经成为流量密码,在这些人里似乎阿里巴巴的前员工最多,阿里P8简直审美疲劳,甚至有些前核心高管,都也在做个人IP,去抖音、视频号搜索一下阿里前高管,会出来一大批账号,这一批人都是真人出镜,并不躲躲闪闪,个个包装的履历都很光鲜,主要赛道就是给自己现在的项目带流量,或者就直接转型做了自媒体。

这些人很有意思,从大厂离开后,整个人就很松弛,我刷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账号,她从阿里离职后回村生活,每天发小红书记录自己银行账户里300w+流水的变动,精细到小数点后两位。我还以为她会彻底裸辞躺平,没想到起号后她还是靠大厂光环赚了3w+外快,包括但不限于面试辅导、业务咨询、小红书商单等等。

这里面最开始的吸引流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炫富,贴出被裁之后的赔偿金,证明自己职位很高,还有甚者直接贴出自己的存款,总之花样千奇百怪。

我之前看到在蒙牛和滴滴做过高管的袁翔抽皮带的视频,直呼辣眼睛,但是人家是自由身,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现任派系中,基本都是偷偷摸摸的匿名干了,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内部报备过的,因为可以服务相关业务,属于给公司搞流量,比如百度的众多美女账号,但事实上,最不鼓励这种行为的字节跳动,在小红书匿名开账号的人最多,尤其是涉及到内推和职场指导这一类型。他们在小红书的账号人设也很清晰——大厂牛马,轻微露出工作场景或者工牌,就会吸引一堆拥簇,大厂标签也让他们收获了不少的商单转化。

除此之外,就是不断炫富,每天全球各地飞、五星级酒店随便住,各种航司、酒店的白金卡,有些人甚至敢把工资条露出来,这些人有些就是想要一个别人羡慕,有些人则会随后告诉你如何理财,然后变成一个理财号。

还有一些最近才出来的套路,声称自己赚麻了,现在准备摸鱼了,只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无偿收徒,主要是码农这个圈子,其实玩到最后,就是卖课,用自己在大厂做过牛马的光环,吸引很多想要进大厂的年轻人。

最后就是内推。

我听说,现在大厂内推这件事,在各个公司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盈利模式,首先HR是需要内推这个东西的,并不违规,哪个公司不希望得到优秀人才?于是每年的招聘季,各个公司会推出花式内推福利,真金白银鼓励员工内推。我听到的一个版本,某手机公司HR发现某员工靠内推政策做求职账号,由于触达面积相当广泛,仅靠内推其收入超过百万,成为明星内推员工,然后公司开始想办法“挽回损失”,但是对方问HR,这种事情,有没有违规?结果不欢而散。

还有一种是实习生派系,我真的没想过,大厂实习生竟然也有意识做个人IP了,打开各平台,00后大厂实习vlog、宝宝你只是一个大厂实习生等等已经形成一种风格,前几天杭州某大厂的中层跟我吐槽说,现在的实习生很可怕,一边上班一边在小红书直播上班,会把自己的领导说的每一句话,干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然后就引来一群人共鸣。

现在实习生圈内有句玩笑话,大厂不留我,人走号已成,也就是说,明知道留不下来,就一定要在结束实习之前,把自己的账号养成,他们已经在求职心得、日常穿搭、生活分享等各个赛道抢占一席之地,后面找工作时,自媒体成功案例可以作为简历的有效背书,再不济,找不到工作,靠这个号,也可以养活自己。

但是在互联网频频露出公司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会被默许呢?很多大厂其实对内都有要求,未经报备不允许发布与公司相关的信息,但似乎无济于事,今年字节新年礼盒里的手机云台,还被员工调侃“难道公司要鼓励大家都去做自媒体吗?”我之前还听说过某电商大厂,因为实习生将内部GMV数据透传到小红书,热度很高,公司定位到了,要求mentor沟通该员工处理删除,还费了不少功夫。

总而言之,在如今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自带大厂光环的职场人们,更容易在小红书这些平台获取别人的羡慕,一开始可能就是一种情绪价值需求,然后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生意,这与前几年很多投资人闲来无事做号是一个逻辑,我就特别喜欢看经纬资本的张颖。

做个人IP(其实就是干自媒体),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所有人的潜在副业,所以说,这是史上传媒业最大的黄金期。

至于这种行为是否违法或者违规,每个公司的规定都不一样,但是只要不泄露公司机密,给公司造成损失,违法基本不可能。

好吧,大厂的确也很难,基本已经剥成了透明色。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