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3月21日,翰森制药(03692.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展现出公司在创新与全球化战略下的卓越成果与稳健上升发展态势。
创新国际化驱动 总收入、溢利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翰森制药实现总收入约122.6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约21.3%;溢利约43.72亿元,同比增长约33.4%。每股基本盈利约0.74元,同比增长约33.3%,每股派息15.53港仙,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及对股东的丰厚回报。
得益于创新产品持续放量及全球合作稳步推进,2024年,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94.77亿元,同比增长约38.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77.3%。创新药销售增加及授权葛兰素史克(GSK)的ADC产品out-license/对外许可收入成为拉动业绩上扬的新增长因素。
领先的创新实力、加速展现的创新成效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约27.02亿元,同比增长28.8%,占总收入比例约22%。正在推进超6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分属40个候选创新药项目。阿美乐®(三代EGFR-TKI)、昕越®(抗CD19单抗)、HS-20093(B7-H3 ADC)、HS-20094(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HS-10374 (TYK2抑制剂)等多个重点产品取得关键进展。
对外合作方面,2024年翰森制药达成多项许可引入合作,并将自主研发的临床前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授予默沙东(MSD)全球独家许可权,交易首付款达1.1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9亿美元。
根据财报,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8.62亿元,于2024年末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226.22亿元。稳健的财务表现及强大的现金流,为支持公司未来持续创新研发投入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产品加速放量 多领域布局成效显著
在创新药领域,翰森制药成果斐然。截至2024年末,翰森制药所有创新药已获批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分领域看,2024年,翰森制药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收入分别为约81.22亿元、14.64亿元、13.79亿元、12.96亿元,占总收入比分别约为66.2%、11.9%、11.3%、10.6%。
抗肿瘤领域,翰森制药深耕高发病率的实体瘤(如肺癌)和血液肿瘤,已上市阿美乐®与豪森昕福®两款自研创新产品:
阿美乐®(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第三项适应症获批上市,成为目前唯一获批用于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维持治疗的中国原研三代EGFR-TKI;另有2项新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sNDA)获NMPA受理。2024年,阿美乐®联用HS-10241(c-MET 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进入Ⅲ期临床,并有多项研究成果亮相ASCO、ELCC、WCLC、CSCO等国内外顶尖学术会议。通过拓展阿美乐®适应症、联合用药及开发互补产品,翰森制药在肺癌领域做了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探索。
豪森昕福®(中国首个原研慢性髓性白血病新型二代TKI):2024年多项学术成果入选ESHCML、ESMO、ASH等顶级学术会议。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
昕越®(全球首个治疗抗AQP4抗体+NMOSD的人源化CD19单抗):2024年,昕越®20余项学术成果发表于ECTRIMS、AAN等国内外顶尖学术大会;用于治疗IgG4-RD(IgG4相关疾病)新适应症III期临床数据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NMPA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NMPA受理上市许可申请(sBLA)。
抗感染领域:
恒沐®(中国首个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2024年,恒沐®先后获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A级推荐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A2级推荐,临床数据发表于APASL、EASL等顶尖学术会议,并在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以及《中华肝脏病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
圣罗莱®(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EPO模拟肽):2024年至今,圣罗莱®长效作用机制、III期临床研究等分别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Kidney Medicine等顶级期刊发布表,并亮相ISPOR、ASN 、WCN等权威会议。2024年2月,圣罗莱®首次被纳入《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2025年1月,圣罗莱®被纳入《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孚来美®(中国首个原研GLP-1RA周制剂):2024年孚来美®被纳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MedComm。
全球化创新合作 研发效率行业领先
翰森制药始终将研发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约27.02亿元,同比增长28.8%,现有专业研发团队由位于上海、连云港、常州及美国马里兰州的四个研发中心1800余名研究人员组成。
报告期内,公司于中国提交正式专利申请57件,获国内授权专利48件;海外专利正式申请222件,获海外授权42件。正在推进超6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分属40个创新药项目,年内新增8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创新药(含引进许可项目2项),包括四代EGFR-TKI HS-10504(晚期NSCLC)、口服GLP-1小分子药物HS-10501(肥胖和2型糖尿病)、CDH6 ADC HS-20124(晚期实体瘤),以及CDH17 ADC HS-20110(晚期实体瘤)等自研品种。
在重点产品领域,2024年翰森制药HS-20093(B7-H3 ADC)、HS-20094 (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HS-10374 (TYK2抑制剂)等3个创新药项目首次进入Ⅲ期临床。HS-20093骨肉瘤、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已获中、美、欧药品监管注册机构5项突破性疗法/优先药物认定。此外,HS-10370(KRAS G12C抑制剂)、HS-10383(P2X3拮抗剂)、HS-20137(靶向IL-23p19单抗)、HS-10506(OX2R拮抗剂)等多个重点产品取得关键临床进展,并分别亮相AACR、CTOS、EASD、EADV、ECNP、APSR、CDA、AAD等全球顶尖学术大会,充分彰显临床价值。
通过创新全球化合作,翰森制药持续扩大在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加速深化布局代谢、自免、CNS等非肿瘤领域。
License in方面,2024年,翰森制药与普米斯(EGFR/c-MET双抗)扩大合作,进一步开发EGFR/c-MET双抗ADC,并许可引进荃信生物(靶向IL-23单抗)、麓鹏制药(BTKi)两款药物。License out方面,2024年,翰森制药授予默沙东(MSD)临床前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全球独家许可权;2023年授予GSK的HS-20093(B7-H3 ADC)、HS-20089(B7-H4 ADC)两款产品已在报告期内启动海外临床。
截至报告期末,翰森制药正推进9项license in项目开展临床试验,另有2项处于商业化阶段,以及多项平台或技术合作项目。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全球高潜创新管线license out,大幅缩短产品市场价值兑现周期,最大化自有管线产品商业价值,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ESG实践 引领可持续发展
"责任、诚信、拼搏、创新"是翰森制药核心价值观,公司始终将专业、高效、合规经营的准则深度融入科学研究、临床试验、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信息管理、员工发展及客户服务等关键业务领域,建立了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
继2023年10月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后,2024年翰森制药MSCI ESG评级维持AA级,保持全球同行领先水平;CSA得分连续位居中国大陆制药行业首位,并连续入选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年鉴(全球版)2025》。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