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装,买不了小牛电动?

蓝鲸财经
24 Mar

文| 源媒汇

“你这个券要加个一体座才能核销,499块。”

“在小牛线上官方旗舰店买的时候没说啊!”

“那你找他们,反正不加装我这卖不了。”

因为换了一个离家不远不近的工作,广州市民陈先生今年2月在选购电动自行车。综合品牌、性能、颜值以及价格,陈先生最终在某电商平台的小牛电动旗舰店,下单了一辆MT锂电款电动自行车,线上补贴后售价3484元。

小牛电动车旗舰店的提车攻略

按照指引,陈先生拿着从线上旗舰店获取的核销码,到提前选定的线下小牛电动门店核销,就能完成交易喜提新车。结果在门店里,陈先生遭遇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我其实在小红书上早就刷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下单的时候专门问了客服会不会核销时要加钱,那时客服说了不会。”据陈先生分享,他已经把情况反映给了小牛官方客服,对方也承诺会去核实情况并进行处理,但因为对小牛感到失望,他已经申请退单并购入其它品牌的电动自行车。

对于小牛来说,陈先生不是第一个因为线下门店服务“掉链子”而损失的用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源媒汇让DeepSeek评价小牛电动车的线下门店服务水平,总结出了用户反馈的三个典型问题:

服务态度两极分化——直营店员工素质较高,但部分加盟店存在推销过度或敷衍维修的情况;

保修政策执行严格——人为损坏(如进水、摔车)界定争议多,保修期内免费维修门槛较高;

跨区域服务不联动——A城市购买的车在B城市维修时,部分门店推诿或要求额外费用。

为何线下门店成了“电驴界爱马仕”的软肋?因为卖小牛电动车不好赚钱了。

 加盟商狭缝中求生存

小牛电动车的线下门店分两种,一种是直营店,另一种是加盟店。

小牛电动线下门店

直营店顾名思义,就是直属小牛电动车的线下门店,盈利、亏本都是小牛自己买单;加盟店则是经销商开的店,给小牛交货款进货卖车,需要遵守统一定价或促销政策,赚钱了大家都开心,亏钱了经销商自己承担。

陈先生选择核销线上券码的小牛门店,正是一家加盟店。陈先生之所以必须加装499元一体座才能提车,按店家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以厂家定价卖的“素车”,卖一辆亏一辆。

“小牛这种三千多的车,我们利润就小几百块。”有小牛电动加盟商向源媒汇诉苦,“以前主打的都是四五千甚至更贵的车,卖一辆能抵得上几辆MT;现在开始卷这种三千多的入门车,要是卖得多还能算薄利多销,但关键量也达不到,算上铺租、水电、人力各种成本,卖一辆亏一辆真不是开玩笑的。”

上述加盟商告诉源媒汇,部分小牛门店要求线上购车客户加装配件才能提车实属无奈,“每个月从厂家进的车数量相对稳定,一辆车赚少了很难从别的地方找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加盟商提到的MT,指的是小牛在2024年8月推出的一个新系列产品,以“智能铅酸颠覆者”为卖点。因为使用了相较同容量锂电池成本明显低的铅酸电池,小牛MT系列上市之初售价3999元起,目前优惠后部分区域可低至3199元起,是小牛最亲民的电动自行车之一。

针对线下门店“无利可图”情况,源媒汇日前联系小牛电动方面,未获回应。

不过,从市场走访来看,不愿意配合官方线上渠道原价卖车,不是小牛电动独一家,其它电动自行车品牌也有类似的情况,原因大同小异。但相比其它品牌,尤其是定位相对更大众化的友商,小牛加盟商的处境更加尴尬。

因为品牌定位高,小牛电动一般要求加盟商店面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爱玛、雅迪在非核心区域能接受加盟商店面在50-100平方米。另外,因为小牛的车型均价相对较高,加盟商被占用的货款也非常多。

小牛电动线下门店商品

相对高的运营成本,在小牛电动自行车不愁卖的日子不是问题。但在销量不复当年之勇的今天,小牛加盟商“压力山大”,进而导致销售动作变形,无奈通过“盘外招”来维持经营。

 越卖越便宜的小牛

实惠新车,消费者看到却买不到,转头选择别家车型后,还不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吐槽一下。在这个品牌、加盟商以及消费者“三输”的局面背后,是小牛电动正在转型。

单看2024年的销量,小牛电动每个季度的销量都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四季度增长幅度达到65%,全年实现两轮电动车销量924340台,国内和海外销量分别为759094台和165246台。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近5年,小牛电动2024年成绩单的抢眼,是建立在2023年销量跌入低谷之上的。数据显示,小牛电动2023年累计销量70.98万辆,是2020-2024年间的最低水平,也是小牛电动在2021年销量突破百万、创历史高峰之后,表现持续下滑的第二年。

从积极的角度看,小牛电动2024年销量回暖;从消极的角度看,小牛销量止跌回升,是以大幅让利为代价。

财报数据显示,小牛电动2021-2023年的毛利率都徘徊在20%上下,但进入2024年后“跌跌不休”,截至第三季度毛利率已经跌至13.8%。

作为参考,据国泰君安研报数据,与小牛电动定位相近的九号公司的电动两轮车业务,2024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2.17%,同比增加2.94个百分点。另外,九号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两轮电动车国内销量累计213.47万台,同比增长86.08%。仅仅3年前,2021年小牛销量达到巅峰时,九号的销量还不及其一半。

对于毛利润下降,小牛电动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原因在于产品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市场,价格更实惠的高端系列车型销量占比明显提升;在海外市场,售价相对较低的电动滑板车成为主销产品。

高端系列车型便宜卖,同时大力开拓3000元级甚至更低的大众化市场,这意味着曾经以高定位立足市场、高客单盘活经营的小牛电动,开始转走亲民路线。同时,也代表小牛将要与雅迪、爱玛等大众化电动自行车品牌正面交锋。

在规模远远落后于行业领跑者的背景下,小牛电动难以凭借绝对的性价比与友商竞争。在消费者心中相对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及外形设计、产品功能等以往一直擅长的部分,成为小牛电动转型的关键。

在这方面,小牛电动CEO李彦选择了跨界游戏圈层作为突破口。2024年9月,小牛电动官宣与《和平精英》合作,基于FX、MT两大产品推出联名款新车,在外形设计、产品功能上都加入了不少游戏独有元素。

天眼查显示,《和平精英》是腾讯旗下一款知名手游,上线6年仍有超8000万日活。小牛电动CEO李彦表示,希望通过与《和平精英》的跨界合作,为年轻用户打造更具个性化和趣味性的出行体验。

不过,据源媒汇从各大电商平台了解到,这个“大动作”并未为小牛电动贡献太多。至少从两款联名款车型的销量来看,效果有限。目前MT的和平精英联名款已经全网下架,FX联名款在天猫旗舰店的累计销量也只有70辆。

要加速转型并尽快回到发展正轨,小牛电动和李彦还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相比斥重金跨界联名游戏,也许,先稳住加盟商、确保其利益更加重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