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3月23日讯(记者 赵凯)近期,网络上出现多个以短剧版权购买/租赁为名的项目宣传。以几百上千元价格购买/租赁版权后,可以获得每日分红,推广拉新还有分销奖励,总收益率远高于正常投资。其中,元点短剧目前无法正常登陆,而天天短剧等项目还在假借上市公司名义大力招商。
律师分析,某些资金盘以短剧为名,实际干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勾当。吊诡的是,在崩盘发生以前,相当一部人觉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元点短剧有群聊被禁言,App目前无法正常登陆
号称“206元开启财富之路”的元点短剧版权投资项目此前一度推广火热。据红星新闻报道,该项目是一款月费6元的短剧App,成为会员后可以观看海量短剧并投资短剧版权。花费200元购买一部短剧版权后,每部剧每天可获得0.5%-2%的收益。
此外,元点短剧设有多层奖励机制。宣传资料介绍,投资者推广购买版权的用户后可以赚取直推用户收益的10%和间推用户收益的5%。成为最高等级的团队用户后,月入十万不是梦。
红星新闻报道称,记者已将有关举报材料递交给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目前正在核查中。涉事“元点短剧版权投资”是否属于传销、是否存在违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地深入调查。
元点短剧相关宣传推广资料
多位元点短剧的用户向蓝鲸记者透露,该App在3月15日左右已无法正常登陆使用,其中多人还有数千、上万元投资尚未回本。
社交平台上,有关元点短剧的宣传仍在继续。有推广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整改因此暂时无法登陆系统。后续会员会平移到新的海外版App上,届时会员还可以享受短剧出海的版权分红。
推广人员告诉蓝鲸记者,目前公司暂停拉新,正在清退“看不懂公司文化、进来薅羊毛”的人。
受访用户老杨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半年前经亲戚推广加入元点,目前还有几百块没回本。老杨称其日前被踢出某用户群聊,群里已是禁言状态。“(新闻曝光后)谁也发不了言,不然早炸了。”
蓝鲸记者了解到,类似元点这样以短剧版权购买/租赁/推广为由的投资项目并不少。其中,“天天短剧”、“剪创坞”、“中视汇影”等是近期讨论热度较高的项目,以关键词搜索还能看到部分质疑和投诉贴。
短剧版权投资收益率高达1095%?多项目冒用上市公司名义敛财
元点短剧无法登陆后,相关评论区内出现了不少其他短剧投资项目的招商。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前者的宣传海报来做新项目的推广,投资门槛及收益却更高了。
这些项目的内核和投资收益模式大多相似。以“天天短剧”为例,其主要有三种收益模式,即会员每日登陆看剧收益、购买版权的分红、推广用户的分销奖励。购买189元和589元的会员分别可享受每日收益3元和12元,除此之外还有每日登陆的1元奖励。招商人员表示,会员是永久性的,每天都会发放收益,差不多一个半月就能回本。
应用内可供购买的短剧版权大多是300、500元一份,日收益率3%,投资周期为一年。以一天15元版权分红计算,一年可累计获利5475元,年化收益率高达1095%。
“天天短剧”应用界面 / 受访者供图
部分项目如“剪创坞”采用的是版权租赁模式,单部短剧租赁费用从500元到数万不等。用户可在租赁期间对短剧进行剪辑二创推广。用户momo称,应用的确设有创作板块,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真的做二创剪辑,租了每天就有几十、几百块的分红。
以上平台是否真的拥有所涉短剧的版权呢?蓝鲸记者发现,这些短剧的真正关联方涉及番茄、点众、九州等头部短剧公司,蓝鲸记者向前述部分公司确认后得知并无相关授权,此类平台售卖租赁版权的行为系侵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通常会设置一些门槛较低的新手活动供用户浅尝甜头。其他项目则相对投资门槛更高、周期更久一些。用户小满透露,平台经常会放出奖励额度很大的活动,他有朋友玩了一年多已经赚了十来万。投资金额还可以累积成积分,积分则能兑换手机、平板甚至金条等,近期他想换个冰箱。
版权商城界面和相关合同 / 受访者供图
对于如此丰厚的收益,投资者们不是没有怀疑。有受访用户透露,天天短剧最早的时候会员每日收益有24块,跌了几次后变成现在的13块。“感觉这个收益撑不住一年,除非上市。”
部分项目方的确正在假冒上市公司。以天天短剧为例,应用内介绍其背景为上市公司“映宇宙”,招商人员推广时也多次出示名称为“映宇宙集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该App在应用商店无法搜索到,只能通过推荐人的链接下载,因此无法显示应用的真正提供者。
蓝鲸记者就此向映宇宙方面了解核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并无名为“天天短剧”的App,短剧相关业务的公司主体也非所谓的“映宇宙集团有限公司”。
3月23日,映宇宙集团发布相关声明。声明提到,近期我司发现各大社交平台存在多个假冒映宇宙集团旗下短剧业务的非法账号(如“天天短剧招商中心”“TT短剧招商”等),以伪造营业执照、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等资质文件为手段,涉嫌从事违法集资活动。映宇宙集团声明,其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开展短剧业务招商或集资活动。
旧酒装新瓶:律师称涉嫌集资诈骗,“钱总涌向最热的行当”
广东君凡律师事务所花俊贤律师表示,前文提到高达1095%的年化收益远超正常的市场投资回报,这种利润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项目真实性存疑。
涉事平台并不实际拥有短剧版权,意味着它大概率没有将资金用于短剧投流推广等经营活动。花俊贤律师认为,项目操盘者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涉嫌集资诈骗罪。此外,其经营过程中还涉嫌组织传销活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等。
律师分析称,伴随短剧市场爆发,以此为名的诈骗也逐渐兴起。但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新骗术,就是以短剧投资作为包装的庞氏骗局。集资诈骗永远是追逐热点的,有热度的生意才能吸引人进来把盘子拉得尽可能大。
蓝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用户并不清楚项目的收益来源,其中很多人对短剧没有兴趣甚至从没看过短剧。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受访投资者同时参与了数个类似项目,不少人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入局。有招商人员向记者坦言:“隔壁元点都成立快一年了,天天短剧到现在才三个多月,现在上车稳吃肉。”
花俊贤律师提醒称,资金盘周期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有的甚至只有几天或几周。其存活时间通常与许诺收益和新人进场的活跃度有关。如果进人速度放缓,操盘者可能就要跑路了。实践中,投资者若明知资金盘非法性仍积极参与、拉新推广,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严重的话还会构成刑事犯罪。投资者切勿因小失大,如遇相关骗局建议及早报警求助。
发稿前,有受访元点用户给记者发来消息。某位团队负责人在群里通知大家更换聊天应用加入新群,“现在这个群迟早要解散”。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