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受邀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AI撬动“产业升级+国际化机会”双重红利

新浪证券
24 Mar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开年首场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领袖。奇富科技创始人兼CEO吴海生受邀参会。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论坛上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吴海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技术为中国企业撬动了“产业升级+国际化机会”双重红利。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具备人工智能发展的场景、市场优势,“AI+”势必推动各个产业生产力大幅提升,释放巨大的商业机会,我们看到在诸多领域,AI技术正逐步转化为好用、高效、可进化的智能体应用,扎实有力地推动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

  AI在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国内新市场的创造,也孕育出国际市场的机会。吴海生说:“目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拥有丰富数据资源和多元应用场景的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获得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广阔空间,AI的应用将使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AI技术提升国际化能力。”

  作为市场经营的重要一环,金融科技平台在产业升级提振消费与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在数字化程度最高的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平台更应凭借高度实用且基于场景的技术能力,在金融服务中赋能金融机构,为金融创新提供中国方案,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在促进消费领域,金融科技平台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拓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兴消费模式正在引领新一轮消费变革。”吴海生说,金融科技平台能够凭借AI技术优势,协同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和引导新兴消费趋势,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触达性与可获得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能全方位助力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据介绍,奇富科技通过自研AI技术,累计服务超2.6亿用户,助力消费场景覆盖民生领域。奇富科技是最早开始自主研发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的公司,已初步实现了金融垂直领域全场景应用,除了服务合作伙伴和自有用户外,还通过AI技术输出赋能金融机构,助其提升数字化水平。2025年,奇富科技计划全面推进AI+战略,将更大的资源投入到AI在金融场景的应用中,打造行业首个智能体平台。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吴海生受邀参加论坛开幕式,中外企业家闭门会议,并出席了上海市政府午宴及北京市政府晚宴,参与探讨如何结合企业优势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其霖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