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转债:全场景锂电池平台企业

谭谈债市
24 Mar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摘  要

1、转债基本情况分析

亿纬转债发行规模50.0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51.39元,截至2025年3月19日转股价值99.86元;发行期限为6年,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1.08元,到期补偿利率12%,属于新发行转债较高水平。按2025年3月19日6年期AA+级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2.45%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100.95元,纯债价值较高。其他博弈条款均为市场化条款,若全部转股对总股本的摊薄压力为4.76%,对流通股本的摊薄压力为5.23%,存在一定的摊薄压力

2、中签率分析

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前三大股东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骆锦红、刘金成分别持有占总股本32.02%、4.04%、3.79%的股份,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49.59%,根据现阶段市场打新收益与环境来预测,首日配售规模预计在60%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为20.00亿元,因单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数量介于750-850万户,预计中签率在0.0235%-0.0267%左右。

3、申购价值分析

公司所处行业为锂电池(申万三级),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5年3月20日收盘,公司PE(TTM)为28倍,在收入相近的10家同业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市值1057.64亿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今年以来正股上涨9.80%,同期行业(申万一级)指数上涨5.45%,同花顺全A上涨6.54%,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为54.11%,股价弹性中等。公司目前股权质押比例为19.74%,具有一定股权质押风险。

亿纬转债规模较大,债底保护充足,平价低于面值。参考同行业内福22转债(规模为30.30亿元,评级为AA,转股溢价率为25.14%)和隆22转债(规模为70.00亿元,评级为AAA,转股溢价率为22.88%),综合审慎考虑,我们给予亿纬转债上市首日24%的溢价,预计上市价格为124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4、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7.38%,同比上升0.60pct,实现销售净利率9.62%,同比下降1.31pct;实现归母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6.88%。

5、竞争优势分析

企业定位:全场景锂电池平台企业。

1)核心技术优势。公司已拥有“电极调控技术”“宽温密封技术”“超高倍率技术”等核心技术。2)生产规模优势。公司产能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各个产品线均形成了与国内外一流公司的合作平台。3)供应链管理优势。公司持续推进与上游公司的深度战略合作,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水平。4)客户资源优势。公司以“打造全球锂电池领军企业”为发展目标,已形成技术、产品、应用场景、供应链、客户的多维协同。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1)发行可转债到期不能转股的风险;2)摊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风险;3)信用评级变化的风险;4)正股波动风险。

报告目录

1

亿纬转债基本条款与申购价值分析

1、转债基本条款

亿纬转债发行规模50.0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51.39元,截至2025年3月19日转股价值99.86元;发行期限为6年,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1.08元,到期补偿利率12%,属于新发行转债较高水平。按2025年3月19日6年期AA+级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2.45%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100.95元,纯债价值较高。其他博弈条款均为市场化条款,若全部转股对总股本的摊薄压力为4.76%,对流通股本的摊薄压力为5.23%,存在一定的摊薄压力。

2、中签率分析

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前三大股东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骆锦红、刘金成分别持有占总股本32.02%、4.04%、3.79%的股份,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49.59%,根据现阶段市场打新收益与环境来预测,首日配售规模预计在60%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为20.00亿元,因单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数量介于750-850万户,预计中签率在0.0235%-0.0267%左右。

3、申购价值分析

公司所处行业为锂电池(申万三级),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5年3月20日收盘,公司PE(TTM)为28倍,在收入相近的10家同业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市值1057.64亿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今年以来正股上涨9.80%,同期行业(申万一级)指数上涨5.45%,同花顺全A上涨6.54%,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为54.11%,股价弹性中等。公司目前股权质押比例为19.74%,具有一定股权质押风险。

亿纬转债规模较大,债底保护充足,平价低于面值。参考同行业内福22转债(规模为30.30亿元,评级为AA,转股溢价率为25.14%)和隆22转债(规模为70.00亿元,评级为AAA,转股溢价率为22.88%),综合审慎考虑,我们给予亿纬转债上市首日24%的溢价,预计上市价格为124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2

亿纬锂能(维权)基本面分析

1、所处行业及产业链分析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历经23年快速发展,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锂原电池为起点,逐渐形成了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全面产品谱系,现已成为全球锂电池产品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为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锂电池产品和服务。

从产品角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亿纬锂能公司近年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等核心产品的销售构成。动力电池主要有方形铁锂电池、方形三元电池、软包三元电池、软包铁锂电池、大圆柱电池、模组、BMS、电池系统等产品,消费电池主要有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等产品。

从地区角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境内为主。2022年以来公司境内收入占比较高,主要系公司锂电池产品向境内一线汽车厂商及储能客户的销售收入增长较快所致。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境外地区。

亿纬锂能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锂电池产品制造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地位。上游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行业,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电子数码产品等行业。

全产业链布局,确保资源安全与供应韧性。公司上游主要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行业。电池的原材料价格是影响电池成本变动的重要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会压缩电池产品的利润空间。通过与上游公司包括德方纳米贝特瑞华友钴业恩捷股份中科电气新宙邦等设立合资公司,积极布局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主要材料以及镍、钴、锂等上游资源,有利于保障公司供应链稳定性,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我国锂电池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锂电池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锂原电池方面,国家产业政策给予大力支持,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新型锂原电池”再次被列为鼓励类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针对储能行业,我国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强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储能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将有效带动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持续上升。

锂离子电池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相较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传统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循环性能好、寿命长等优点。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其应用将更加广泛,对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形成更广泛的替代,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在二次电池中的规模比例将超过70%。

消费电子领域增长迅速,拉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需求。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消费电池终端需求主要受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影响。2023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由低谷恢复向好,出口降幅收窄,效益逐步恢复。消费电池业务受电子信息制造业景气度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的推动,VR/AR设备等新兴产品再次拉动市场对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随着全世界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能源体系低碳转型,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各国推出多项新能源政策,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发展的必需产品,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锂离子行业领先企业优势逐步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家,经过数年发展,锂离子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随着行业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市场对产品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型企业生存空间将逐步压缩,而行业领先企业将凭借技术、质量、规模和环保治理等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锂离子动力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使用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存在污染重、重量大、比能量低、寿命短等问题,锂离子电池因其清洁、高效的特点正逐步取代铅酸电池的市场地位。根据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料,2030年我国锂电电动自行车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可提升至50%。

动力电池市场正在高速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市场之一,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引发对上游动力电池的大量需求,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估计,2030年产量有望达到3000GWh,2025-2030年间,动力电池产量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达到年平均增速14.12%。

2、股权结构分析

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前三大股东,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骆锦红、刘金成合计持有公司81514.46万股股份,合计持股比例达39.85%。公司的控股股东为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金成、骆锦红夫妇。上市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过变化。

3、公司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0.49亿元,同比下降4.16%,营业成本281.31亿元,同比下降4.86%。营业收入的同比下降主要系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联动调整及内销客户比例上升导致票据结算比例等增加所致,同时采购付现略有下降、支付税费上升以及员工薪酬变动亦一定程度影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有所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6.88%。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7.38%,同比上升0.60pct,实现销售净利率9.62%,同比下降1.31pct,主要系研发费用上升、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下降导致。

期间费用率同比保持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01%。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55%,同比下降1.18pct。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总体保持稳定。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

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现金回收能力情况有所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0.51%。收现比为0.73,付现比为0.69。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联动调整及内销客户比例上升导致票据结算比例等增加所致,同时采购付现略有下降、支付税费上升以及员工薪酬变动亦一定程度影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4、同业比较与竞争优势

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0.49亿元,同比下降4.16%,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7.38%。公司营收增长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销售毛利率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企业定位:全场景锂电池平台企业。

核心技术优势。公司核心团队从事锂电池行业超过20年,在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已积累了比较全面的技术成果,是全面掌握软包三元电池、方形三元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大圆柱电池等研发和生产技术,兼具规模优势和全面解决方案的少数公司之一。在电池和系统方面完成了大圆柱电池核心知识产权布局,产品覆盖BEV和PHEV等车用市场要求,已获得国内外一流车企的认可。

生产规模优势。锂原电池方面,公司产销规模位于全球位前列。消费锂离子电池方面,公司小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通过技术和生产方式优化升级,产能水平和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三元圆柱电池陆续进入产能全面释放期,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增长潜力较大的下游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动力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布局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圆柱磷酸铁锂电池、软包三元电池、方形三元电池、三元大圆柱电池等产线,产能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各个产品线均形成了与国内外一流公司的合作平台。

供应链管理优势。公司持续推进与上游公司的深度战略合作,通过与上游公司包括德方纳米、贝特瑞、华友钴业、恩捷股份、中科电气、新宙邦等设立合资公司,积极布局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主要材料以及镍、钴、锂等上游资源,有利于保障公司供应链稳定性,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产品性能优异,多项指标业内领先,依托技术优势,在多个下游细分市场形成龙头优势。在锂原电池领域,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表计、ETC、大型电气设备制造商已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司与国际电动工具知名企业、国内第一梯队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在动力储能电池领域,公司拥有软包三元电池、方形三元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大圆柱电池多条技术路线,已成为下游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物流车、储能市场领域众多知名客户供应商。

截至2025年3月19日,公司PE(TTM)为28倍,估值处于同行业(申万三级)中等水平。

3

募投项目分析

公司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投入以下项目:

把握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历史机遇,满足下游增长需求。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动力电池正式迈入“TWh”时代。根据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2030年有望达到3,000GWh。面对行业总量确定性扩大、客户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环境,公司亟需把握新能源车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建设,缓解产能压力,阶段性满足较为紧迫的交付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顺应全球能源变革趋势,提升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品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当前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全球能源应用向清洁能源发展。储能产品作为调节能源电力系统使用峰谷、提升能源电力利用效率的重要工具,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发展大潮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继续顺应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适时扩大优质储能电池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下游客户需求,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实力,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公司能够满足储能客户的订单交付需求,扩大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制程效率,进一步分摊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规模化的原材料采购,能够降低或稳定原材料采购成本,缓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强化规模生产优势亦有利于公司不断巩固原有优质客户、开发新的优质客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

本次可测算经济效益项目具有较好预期收益。根据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达产后,预计项目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2.14%,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02年,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达产后,预计项目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0.1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51年,项目经济效益较好。

风险提示

1)发行可转债到期不能转股的风险。如因外部因素导致可转债未能在转股期内转股,公司则需对未转股的可转债偿付本息,从而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和生产经营压力。

2)摊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风险。本次发行完成后,若投资者在转股期内转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公司在转股期内将可能面临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的风险。

3)信用评级变化的风险。在债券存续期内,评级机构将对本期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评级,并出具跟踪评级报告。定期跟踪评级在债券存续期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4)正股波动风险。可转债上市后价格受到正股价格影响,正股股价波动会增加可转债投资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