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2024年再创辉煌:业务强劲增长,财务业绩亮眼

美通社
24 Mar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8%,至40.52亿元人民币

- 毛利同比增长121.6%,至12.4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30.6%,较2023年提升4.3个百分点

- 净利润同比激增277.2%,至10.7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达26.4%,较2023年提升13.0个百分点

- 全球客户总数扩大至499家,2024年新增154家客户

- 综合CMC(iCMC)项目总数达194个,新增53个iCMC项目

- 未完成订单总额增至9.91亿美元,同比增长71.3%

- 无锡基地新投产生产线 (BCM2 L2),进一步扩大产能

- 新加坡商业化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预计于2025年底启动运营

- 连续两年荣膺"最佳CDMO冠军"奖项(2023及2024年度)

- 持续投资前沿技术,巩固集团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 Cayman Inc.,股票代码:2268.HK,以下简称"药明合联"或"集团")欣然公布其2024年度业绩(以下简称"报告期")。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博士表示:"2024年仍是药明合联实现非凡增长与卓越成就的一年, 尽管我们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挑战。亮眼的业绩不仅印证了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更体现了客户、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全球业务拓展、自主技术平台升级以及巩固ADC及生物偶联药物领域CRDMO领导者地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不断优化我们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生物偶联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集团的新加坡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并预计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届时我们将凭借卓越的商业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拓展全球版图。展望未来,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我们将继续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一体化平台优势,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客户群,提升我们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财务亮点

- 营业收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收入同比增长90.8%,至人民币40.52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i) 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持续活跃发展,推动了客户数量及项目数量的增加;(ii) 集团作为领先的ADC CRDMO服务提供商的稳固地位,带动其市场份额提升;(iii) 集团项目向后期阶段的稳步推进。

- 毛利及毛利率:本集团毛利同比增长121.6%,至人民币12.40亿元,毛利率达30.6%,较2023年提升4. 3个百分点。这一改善主要源于:(i) 进一步提升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包括新产线BCM2 L1的快速产能爬坡);(ii) 集团运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iii) 持续的成本管控及(iv)持续的采购策略优化。

- 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及其利润率:本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同比增长171.3%,至人民币9.92亿元;2024年该经调整净利润率达24.5%,较2023年提升7.3个百分点。

- 经调整净利润及其利润率:本集团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84.8%,至人民币11.74亿元;2024年该经调整后净利润率达29.0%,较2023年提升9.6个百分点。

- 净利润及净利润率:本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277.2%,至人民币10.70亿元,其增速高于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毛利率提升、运营效率改善、持续严格的成本管控措施以及利息收入增加。2024年集团净利率达26.4%,较2023年提升13.0个百分点。

客户和项目亮点

- 客户合作拓展通过积极赋能合作伙伴,我们持续扩大客户群,累计客户数达499家。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制药公司中有13家与我们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集团的重要客户,并在不同项目阶段与我们积极开展合作。

- 行业地位彰显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且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的ADC对外授权交易中,60%为本集团客户,这进一步印证了集团的生物偶联药物领域的领先地位。截至报告期末,药明合联赋能客户实现对外授权的资产均处于积极开发状态。

- 战略驱动项目增长"赋能、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持续推动项目快速成长。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综合项目(iCMC)总数达194个,其中新签综合项目53个,并已获得8个PPQ(工艺验证)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凭借平台化优势,集团在2024年持续赋能客户,并成为协助客户取得IND获批数量全球最多的ADC CRDMO,以持续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 项目布局多元化本集团项目布局覆盖创新ADC及更广泛的生物偶联药物(XDC)项目。截至报告期末,综合型ADC项目增至177个,综合型XDC项目数量提升至17个,彰显了集团在生物偶联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拓展能力。

引领生物偶联药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024年,集团完成超4,200个生物偶联药分子早期研究,类型涵盖:双抗ADC、双载荷ADC、DAC(降解抗体偶联物)、AOC(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PC(抗体-多肽偶联物)、ACC(抗体-螯合剂偶联物)等新型下一代偶联药分子。

综合的技术平台助力研发

- 本集团致力于通过前沿的偶联技术、载荷-连接子技术及丰富的ADC开发经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研发需求。

- 偶联技术:专有的WuXiDARx™技术可满足客户对高均一性ADC及差异化药物抗体比(DAR)的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已有45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及7个临床项目通过WuXiDARxTM技术平台成功开发。

- 载荷连接子技术:全新推出的自有的X-LinC技术通过替代马来酰亚胺连接体,显著提升血浆稳定性,从而潜在提升ADC稳定性及拓展潜在治疗窗口。集团亦正在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亲水性连接子,旨在提高亲水性和稳定性。同步亦正在开发专有的喜树碱类有效载荷以及其他创新型有效载荷。

- 集团凭借自有技术组合、深厚的专业知识及与第三方的技术合作,为客户在ADC/XDC的早期设计阶段提供优化支持,并确保后续从临床到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和高质量标准。

产能扩张与业务运营

- 集团在无锡基地的"一站式"生产设施中采用了集中化质量保障体系,为生产质量保驾护航。报告期内,集团坚持高标准的执行能力,实现了全球客户订单交付100%的成功率。

- 集团所有生产运营均遵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集团已累积通过全球客户超过137次GMP审计,其中包括16次欧盟质量受权人(QP)审计。

- 新加坡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

- 随着BCM2 L2 生产线的启用,无锡基地进一步提升了抗体中间体和偶联原液的生产能力。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集团宣布计划在无锡基地新增两条制剂生产线。分别是:制剂3号生产线(DP3)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制剂5号生产线(DP5)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 在业务快速增长及产能扩张的推动下,集团员工总数同比增加73.3%,达到2,041人。

- 集团不断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于2024年Wind ESG评级中荣获"A"级,这体现了我们在企业责任、风险管理及商业道德实践方面的卓越表现。

关键财务指标截至12月31日

关键财务指标(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4

2023

YoY%

营业收入

4,052.3

2,123.8

90.8 %

毛利

毛利率(%)

1,239.8

30.6%

559.6

26.3%

121.6 %

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

利润率(%)

992.0

24.5%

365.6

17.2%

171.3 %

经调整净利润

利润率(%)

1,174.0

29.0%

412.3

19.4%

184.8 %

净利润

利润率(%)

1,069.6

26.4%

283.5

13.4%

277.2 %

关于药明合联(WuXi XDC)

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2268.HK,以下简称"药明合联")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专注于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端到端服务。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联系方式

投资者关系: 媒体问询: 业务发展: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有若干前瞻性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集团的信念、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以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做出的预测。尽管本集团相信所做的预测合理,但是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到以下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包括本集团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力、能够符合扩展服务的时程表、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行业竞争、紧急情况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本新闻稿所载的所有信息仅以截至本新闻稿做出当日为准,且仅基于当日的假设,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集团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更新。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

为补充本集团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展示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本集团提供作为额外财务指标的经调整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与支出)、经调整净利润率(不含利息收入与支出)及经调整摊薄后每股收入,惟该等数据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要求,也不是该准则所呈列。

本集团认为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有利于理解及评估本集团的基础业绩表现及经营趋势,并且通过参考该等经调整的财务指标,及借着消除本集团认为对本集团核心业务表现并无指标作用的若干异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或非经营性项目的影响,有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评价本集团财务表现。本集团管理层认为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于本集团经营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然而,该等未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呈列的财务指标,不应被独立地使用或者被视为替代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编制及呈列的财务信息。本集团股东及有意投资者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业绩,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且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报告指标不可与其他集团所呈列类似标题者作比较。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