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朱峰
连亏3年后,“果冻大王”亲亲食品终于扭亏为盈。
日前,亲亲食品(01583.HK)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9.97亿元,同比微增1.5%;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113.0万元,相比上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200万元增加净利润2310万元。
事实上,亲亲食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即有5.64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3280.9万元。对比之下,2024年下半年亲亲食品实际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约1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亲亲食品在2024年实现盈利,主要是没有处置不良资产带来的亏损,加上管理效率提升等原因导致。
亲亲食品在公告中提到,2023年公司确认视同出售联营企业亏损860万元,而在报告期间未有录得此类亏损。同时,2023年公司因全部赎回非上市投资基金单位录得净亏损约780万元,而报告期间未有此类亏损。
抛除上述因素外,亲亲食品2024年在经营方面难言乐观。
资料显示,亲亲食品是一家总部位于福建晋江的老牌休闲零食企业,成立于1990年,2016年在香港上市。
公司产品包括果冻、膨化食品、调料、糖果、米酒等。而对不少“90后”来说,“亲亲果冻”“亲亲虾条”都是童年记忆,“亲亲我的果冻”这句广告词在当时也风靡一时。
目前,果冻和膨化食品依然是亲亲食品的主要业务,尤其是果冻销售额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一半。
但从2024年收入结构来看,除了膨化及糖果产品拉动收入,果冻产品销售仍处于下滑态势,比上年少卖了约3600万元。
2024年,果冻产品录得销售额约5.31亿元,同比下降约6.5%;毛利约1.52亿元,同比下降约2.6%;毛利率28.6%,同比上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
对于果冻产品收入下降,亲亲食品称,随着新兴中国零食品牌店的快速成长,公司的果冻产品透过经销商向非连锁杂货店及超市等传统销售渠道的销售减少。虽然公司在报告期内透过新兴中国零食品牌店实现销售额增长,但此增长部分未能完全抵销传统销售渠道果冻产品销售额的下降,导致整体销售额下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果冻产品的销售因竞争对手推出较低价产品造成竞争带来负面影响,销售量及毛利相应下降。
实际上,近年来亲亲食品的果冻品类销售额一直在5亿元上下徘徊。而招股书显示,2013年亲亲食品果冻品类销售额曾超8亿元。
果冻业务外,其他产品表现不一。膨化产品系公司第二大业务,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额约3.12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公司总收入的31.3%。调料产品、糖果及其他产品分别录得销售额约0.74亿元、0.8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和增长31.3%。
报告期间,亲亲食品分销成本及销售费用约为1.28亿元,同比上升约4.0%,占总收入12.9%。费用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膨化产品销售增加,导致该类产品的分销成本增加。
近年来,除了主业外亲亲食品还做了不少投资,涉及低度酒、咖啡、茶饮等多个热门赛道,但效果并不理想。2021年至2023年,公司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净亏损分别为1512万元、937万元、779万元。
二级市场上,亲亲食品上市即巅峰。在上市当天创下9.19港元的历史高点后,亲亲食品股价持续下挫,一度跌至0.6港元。3月21日亲亲食品每股收报1.12港元,市值仅8.46亿港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