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困境:业绩下滑、巨额担保、管理动荡、市值蒸发超千亿元

理财周刊-财事汇
26 Mar

  2025年3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SH)发布了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下滑0.8%;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

  2024年复星医药增利不增收,乍看之下净利润增速还可以,但是,仔细分析可知,公司当前的净利润水平甚至不及2016年的28.06亿元;营收增速更是连续两年录得负增长,这种情况也是公司近20年来首次出现。

  不仅如此,复星医药还深陷巨额担保泥潭,公司当前的担保总额更是高达237亿元,约占公司2023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51.87%。

来源:复星医药2025年3月20日公告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是跌跌不休。从2021年8月5日的高点一路狂跌至2025年3月24日的24.75元/股,暴跌超70%,总市值更是蒸发超千亿元。曾经的医药白马股正一步步陷入深渊。

  投资收益暴跌近40% 制药主业下滑近5%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复星医药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攀升,并在2021年达到47.35亿元的历史巅峰,但是,随着新冠相关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复星医药在2023年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净利润更是跌回10年前水平。到了2024年,尽管利润有所增长,但依旧低于2016年的28.06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当前净利润的增长更多是因为2023年低基数的原因。

  从业务表现来看,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复星医药制药业务录得营收289.24亿元,同比下滑4.29%;医疗器械业务营收43.23亿元,同比下滑1.53%。唯一好转的是医疗健康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61%。

来源: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

  分地区来看,复星医药国内业务营收297.70亿元,同比下滑4.06%。随着国内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复星医药的多款产品面临集采挑战,若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将持续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的国际业务拓展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营收增近9%,但是,毛利率却同比降低了2.33个百分点。

来源: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

  从业绩归因来看,投资收益一直以来都贡献了主要的经营利润。2021年复星医药的投资净收益一度高达46.24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98%,但是好景不长,自2022年开始,复星医药投资收益持续减少,且降幅呈放大趋势,到2024年底投资收益仅有21.05亿元,同比暴跌39.90%。

  短债187.11亿元创历史新高 6名高管接连出走

  长期以来,复星医药通过并购驱动规模增长,这一过程中,公司不仅商誉越来越高,同时债务问题也日益凸显。

  2024年年报显示,复星医药商誉达109.0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为135.2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5.96亿元。同期短期借款187.11亿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4.61亿元,长期借款102.04亿元,短期负债远超可动用现金流,偿债压力巨大。

  为此,公司也不得不开始变卖资产。2025年3月13日,复星医药发布出售资产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已与华平投资旗下的Calcite Gem达成协议,拟以1.24亿美元(约9亿元)的价格转让其所持标的公司(其主要资产系其通过控股子公司NFH持有及运营的“和睦家”医院和诊所)6.6%的股权。在经历16年的长跑之后,复星医药与和睦家正式“分手”。

  饶是如此,复星医药却依旧在持续不断地为旗下子公司提供大额担保。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以来复星医药所发布担保相关公告近百条,主要集中在公司进入并购式增长期后。而且,在2024年公司的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更是一度超过70%。进入2025年,虽然担保金额有所下降,但是,所担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从公司最新披露的担保名单来看,公司的8家担保子公司,仅有复星医药产业以及复星北铃在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盈利。其余几家均处于亏损状态。

来源:复星医药2024年8月30日公告

来源:复星医药2025年3月13日公告

  不仅如此,在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复星医药管理层也动荡不安。2024年以来,已有6名高管相继出走,包括前执行总裁李胜利、前副总裁许爱华、前副总裁张跃建等。要知道,高管团队是公司战略决策和执行的核心力量,如此密集的高管变动,是否会对公司接下来战略执行的连续性造成影响?通常而言,新的管理团队需要时间磨合,在这期间,公司战略能否有效落地,业务能否顺利推进,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也让市场对复星医药的未来发展充满担忧。

来源:复星医药2024年9月13日公告

  研发投入不足复星健康IPO计划陷亏损泥潭

  目前,公司也在积极求变。

  近年来,复星医药一直强调加码创新药,在2024年中报,公司创新药的营收超过了37亿元,包括双通道止吐药物奥康泽(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倍稳(盐酸凯普拉生片)等。

  不过,《202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创新药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性,从I期临床到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仅为7.9%,意味着药企需要至少布局12款药物中才有1款可能成功,因此研发投入较大。据统计,2021年全球创新药的研发平均成本为20.06亿美元,平均研发的时间周期为6.9年。

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营收比例为8.6%,而化学制剂行业加权平均值为13.3%,公司研发占比远低于行业均值。对比下来,公司的研发投入似乎也略显不足。而且,公司投资的众多早期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许多项目仍处于临床前期或I/II期阶段,而真正能进入市场的创新药成功率依然较低。一旦这些公司的业绩持续下滑,公司又要持续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此外,复星健康的IPO计划也备受市场关注。根据复星健康与佛山禅西城投签下的对赌协议,复星健康需在5年内完成上市,若不能完成业绩指标或上市,公司会被要求回购股权,而这又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财务负担。另外,公开数据显示,复星健康尚未实现盈利。截至2024年9月30日,复星健康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987万元。

来源:复星医药2024年5月14日公告

来源:复星医药2025年3月13日公告

  从曾经的高速扩张到如今的艰难转型,复星医药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如何化解债务风险,提升业绩表现?如何稳定管理层,确保战略有效执行?又如何提高创新药研发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盈利?这些或许都是复星医药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仍需时间来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