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悖论——谁在杀死加密新闻?

BitPush
27 Mar

来源: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作者:Lauren Watson

原标题:The Lessons of Crypto Media

编译:比推BitpushNews Yanan


去年11月下旬,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作品《喜剧演员》(Comedian)在拍卖会上以超过600万美元成交。这件作品以其极简且富有争议的表现形式——一根被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而广受关注。买家是加密行业大佬贾斯汀·孙(孙宇晨,Justin Sun),他也是World Liberty Financial唐纳德·特朗普的数字资产公司)的主要投资者。

两年前,孙宇晨及其公司 Tron(专注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娱乐)因涉嫌欺诈等罪名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放松,SEC 近期暂停了对该案的追诉。

回到香港后,孙宇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将《喜剧演员》与加密货币进行类比,称“真正的价值在于概念本身”,随后当众吃掉了那根香蕉。

作为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加密新闻平台CoinDesk的记者,卡伦·奎因(Callan Quinn)现场报道了本次活动。

“至于我的想法,大概就是觉得这一切荒谬至极,”她写道,“但现在正是‘迷因币’(meme coin)盛行的时期,完全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反而大受追捧。”

在报道中,她描述了现场观众的不同反应,并回顾了孙宇晨过往类似的炒作行为。她还提到,CoinDesk副主编尼克·贝克(Nick Baker)对这篇文章表示满意。

文章发布后,她原本预料孙宇晨的团队会有所反应,甚至可能提出抗议,但现实是,CoinDesk一直没有收到任何反馈。然而几天后,她接到了贝克的电话。

“他在道歉,”她回忆道。贝克告诉她,文章已被删除。

Tron 向 CoinDesk 的母公司 Bullish 提出了投诉。Bullish 是一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运营方,同时也正筹备一场由 Tron 赞助的行业大会。收到投诉后,Bullish 下令撤下这篇报道。

CoinDesk的编辑团队对此表示抗议,他们致信管理层,坚持新闻编辑的独立性,并要求恢复文章。但 Bullish 并未妥协。

几周后,公司解雇了几位核心编辑人员,包括副主编尼克·贝克(Nick Baker)、主编凯文·雷诺兹(Kevin Reynolds)以及另一位副主编马克·霍克斯坦(Marc Hochstein)。

(当时,CoinDesk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这是一次计划内的裁员,并非针对卡伦的报道或编辑团队的抗议。然而,无论是 CoinDesk 还是 Bullish,都未回应本文作者的置评请求。)

对加密新闻界的许多人来说,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点。

成立于 2013 年 的CoinDesk 以对加密行业的深度报道闻名,曾率先披露导致FTX破产的丑闻,并毫不避讳地报道过其前东家Digital Currency Group的新闻——其中不乏尖锐甚至不太讨喜的内容。然而如今,这家媒体似乎已难以避免地受到加密大佬们的影响。

面对这一现实,卡伦决定辞职。

鉴于特朗普承诺要开启“加密新时代”,并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安插了支持加密货币的官员,这一风波折射出来的暗流涌动远不限于CoinDesk本身。

就在总统就职典礼前,Tron 宣布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数字主权联盟(Digital Sovereignty Alliance),并赞助了一场名为“总统就职加密舞会”(Inaugural Crypto Ball)的活动,以示对特朗普的支持。在这场舞会举办期间,特朗普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发布了一款名为特朗普(Trump)的迷因币。

最近,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Trump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宣布,Truth Social 将进军金融服务领域,并推出与比特币相关的投资产品。几天后,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建立联邦比特币储备,并暂停执行《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然而,正如加密行业记者雅各布·西尔弗曼(Jacob Silverman)最近所写,Tron 早已成为“全球网络犯罪最青睐的洗钱工具”。

与此同时,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也发布了一项反腐败改革指令,与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如出一辙。

随着强势的媒体资本不断发力,推动主流新闻机构形成与特朗普的“统一战线”,CoinDesk 似乎正成为一种“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一个可以被塑造成服务于“特定目的”的新闻编辑室。

在这个规则被打破、传统遭颠覆、投机盛行的时代,加密新闻领域的资深记者们或许能给我们最真实的洞见。

与任何一个专业报道领域一样,加密新闻的世界极其复杂。CoinDesk 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加密媒体生态的一部分,这个圈子往往由“信仰加密事业”的人主导。而来自外部的记者,受过传统金融新闻训练的人,可能会忽略行业内部的行话和梗,或者高估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毕竟,币价的操纵极其容易。

然而,仍有一些记者——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卡伦——能够深入加密世界,而不被它吞噬。但这恰恰是那些掌控加密媒体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我曾与 Time 杂志的科技记者安德鲁·R·周(Andrew R. Chow) 交流过。他是 2024 年出版的 《加密狂热》(Cryptomania) 一书的作者,该书探讨了 FTX 崩盘事件。他对加密领域的描述,让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政治新闻:

这个行业里有太多人在兜售各种故事,”他说,“他们极具个人魅力,擅长发表令人信服的演讲——但在加密世界里,很多时候,这些故事的背后什么都没有。通常,只有当时间过去,我们回头再看,才能分清谁是英雄,谁是反派。这使得记者在当下构建叙事时变得极为困难。”

现代区块链诞生于 2009 年,彼时正值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传统金融机构普遍感到失望。同年,纽约时报招聘了一名专门报道该领域的记者。然而,主流媒体直到 2013年才真正开始关注这一话题——当时,比特币的市值突破 10 亿美元,引发广泛讨论。

加密投资者开始邀请记者参加晚宴,向他们推销“区块链的无限潜力”。迈克尔·凯西(Michael Casey) 也是受邀者之一。现年57岁的他,当时是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记者,长期报道阿根廷的金融困境。因此,当他听到去中心化货币体系的概念时,立刻对这一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觉得这简直太迷人了。” 他回忆道。

此后,凯西开始为华尔街日报撰写关于加密货币的报道,并出版了多本相关书籍。

加密货币报道的进展时断时续,往往随着市场的剧烈涨跌周期而起伏不定。记者们通常以批判但好奇的态度切入这一领域,记录着行业的发展动态——从初创公司的崛起,到第一笔比特币购买披萨的交易,再到类似《比特币是邪恶的》(Bitcoin Is Evil)这样的观点争论。

到了 2017 年,加密市场迎来繁荣期,凯西加入了 CoinDesk。彼时,CoinDesk 已经在业内打响了名声,成为一家从行业内部报道加密世界的媒体新势力。

“我们结合了传统新闻编辑室的架构和能力,同时吸纳了一批年轻、有冲劲、懂技术的记者。他们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技能——了解区块链。” 凯西说道。

大约在同一时期,更多专注于加密行业的媒体相继成立,例如The BlockDecrypt,它们主要为投资者报道行业新闻。(Decrypt 还试图吸引对加密感兴趣的“普通人”,推出了 Decrypt U专栏,包含区块链术语介绍等内容。)

这些网站的许多作者本身就是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并且在其作者或编辑简介中坦率披露这一点。这一点与主流新闻机构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禁止记者个人持有相关资产。(在华尔街日报,记者可以使用公用钱包进行研究,但不能个人持有加密资产。)

凯西也是加密投资者之一,但他并不认为这构成利益冲突。

“区块链技术对社会而言是净正收益的。” 他说,“让这项技术在最公平、最开放、最透明、最可及、并受到良好监管的框架下发展,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然而,莫莉·怀特(Molly White)——一位专门研究加密骗局及其在政治竞选中的影响的研究员,同时负责加密评论专栏的撰写——却对这种披露制度提出了质疑。

“单纯披露自己持有的代币,并不能完整展现利益关系的全貌。” 她说,“在加密世界里,利益冲突的展现方式远不止于你持有什么代币。”

她指出,NFT、Polymarket上的押注等形式,同样可能影响报道的公正性,但却往往难以被察觉。

然而,这些问题似乎并未影响真正的加密圈内人士。对他们来说,最可信的加密新闻来源并不是主流媒体,而是Twitter 和Reddit上的匿名账号。这些平台不仅便于追踪行业动态和迷因文化,也符合去中心化的理念。

但在 2018 年,正当加密新闻行业逐渐壮大时,市场却突然崩盘。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次暴跌的冲击甚至比互联网泡沫破裂更严重。

CoinDesk 侥幸存活,部分原因在于它凭借严谨的报道和对行业的深入理解,赢得了读者的信任。然而,与许多加密媒体一样,CoinDesk 高度依赖少数几家行业巨头的赞助。

“我认为,这最终成了我们的致命伤。” 凯西说道。

2022 年,加密市场再次崩盘,而 CoinDesk 对 FTX 的深度调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这场危机。这场风暴最终迫使 CoinDesk 的母公司Digital Currency Group将其出售。

次年(2023 年),Bullish 以近 75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CoinDesk。当时,Bullish 的 CEO 汤姆·法利(Tom Farley) 承诺,CoinDesk 将继续保持新闻独立性。

随后,凯西离职,开启了自己的新项目,卡伦也在不久后加入。与此同时,FTX 创始人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被送上法庭,加密行业再次成为金融记者关注的焦点。

《纽约时报》 记者大卫·雅菲-贝拉尼(David Yaffe-Bellany) 自 2022 年起开始报道加密货币,他总结道:

人们总是拿加密行业开玩笑,说它就像把一个半世纪的金融历史,浓缩进短短 16 年。

2023 年,西尔弗曼(Silverman) 与 本·麦肯锡(Ben McKenzie)(没错,就是出演过《橘子郡男孩》的明星)联合出版了《轻松赚钱》(Easy Money)一书,深入揭示加密市场中的投机与欺诈骗局。

随着加密货币逐渐进入主流文化,关于加密骗局和欺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麦肯锡认为,加密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为“信徒”和“赌徒”。他说,他的写作是针对于那90% 还未被“洗脑”的人。

但这也意味着,严肃的加密记者往往会面临影响力不足的局限。正如麦肯锡所说:

我不认为,你能用事实来说服一个赌徒停止赌博。

当特朗普发行TRUMP币时,许多记者都在努力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各大新闻机构对该币的估值相差悬殊,从 200 亿美元到 700 亿美元不等。

对此,莫莉·怀特在一篇新闻稿中讽刺道:

“也许应该让这些记者意识到,这些数字根本不真实。”

她进一步批评说:

“完全稀释估值(Fully Diluted Valuation, FDV)是一个极其不可靠的估算指标,甚至可以说,报道它本身就是一种新闻失职。”

不久后,第一夫人代币——MELANIA币,也随之推出。然而,TRUMP币价格随之暴跌。莫莉·怀特为《纽约时报》分析了这场崩盘的影响:

81 万个持有钱包遭受损失,而超过 80% 的 TRUMP 代币,实际上都掌握在特朗普手中。

之后,一些加密投资者开始对特朗普感到失望。

安德鲁指出,虽然许多 MAGA拥护者涌入了加密市场,但加密圈本身并没有大规模转向支持特朗普,且不少持币者对他持怀疑态度。

“许多曾经支持他的加密人士,如今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感到幻灭,尤其是看到他不断从市场攫取利益的做法。” 安德鲁说道,“真正引发崩盘的转折点,就是MELANIA币发行的那一刻。”

要真正理解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不仅需要技术和文化背景,还要具备金融报道的经验。

区块链让加密市场看起来很透明,但可见度并不等于真正透明。交易大多由匿名或化名投资者完成,而区块链上的数据庞杂且分散,想要找到关键线索并不容易。整个市场几乎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甚至连黑客攻击都可能要过上数周才会被察觉。

例如 2022 年,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攻击了区块链游戏 Axie Infinity,但外界直到很久之后才发现。

“当时根本没人注意到。” 安德鲁说道。

除此之外,许多关键交易和事件都发生在“链下”——这也是 FTX案件中许多问题的根源。

如果你谈论的是政治影响力、交易之类的事情,其实加密行业的大部分运作并不真的发生在链上。” ——卡伦·奎因

在社交媒体上,匿名账号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

“你必须关注那些用卡通头像的匿名账户,它们可能有几十万粉丝,因此能左右舆论、发表极具影响力的言论。” ——雅菲-贝兰尼

莫莉发现,许多记者在报道时毫无批判性地引用这些加密账号,然而,正如她所说,很多时候,这些账号只是“在开玩笑”。

“他们要么就是在讲很冷的冷笑话,要么就是在说一些只有圈内人才懂的梗,结果却被当成严肃的信息来引用。” 她说道。

在加密世界里,玩笑和迷因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如果想报道这个领域,就必须懂得如何解读它们。

即便进入了区块链时代,传统的新闻报道技巧依然适用——面对面的交流仍然是最有效的。

卡伦·奎因在香港的报道经历让她深有体会。

“我理解匿名消息源的必要性,” 她说,“但如果你掌管着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人们理应知道你的名字。

此外,记者在报道加密行业时必须警惕炒作。就像对待来自 MAGA 阵营的仇恨言论或虚假信息一样,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曝光本身就带有风险,即便是批判性的讨论,也可能被人加以利用。

“有时候我会担心,报道某些内容反而是在替它们造势。” 卡伦·奎因说道,“比如那些‘迷因代币’,报道越多,可能就会吸引更多人投资,进而推高它们的价格。”

她指出,加密公司发布的信息往往充斥着各种误导,目的是吸引投资者入场,而其中大部分内容根本就是胡扯。

随着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 SEC开始削弱其加密调查部门,并停止对CoinbaseBinanceKraken等交易所的法律行动,行业监管将进一步放松,使得加密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加密行业现在在有恃无恐地在推进各种项目,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被起诉。” ——安德鲁

然而,缺乏监管的后果,最终将波及更多传统金融(TradFi,加密圈对传统金融的简称)。当下一次市场崩盘来临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加密投资者。

类似的情况最近就在阿根廷上演。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 曾在社交平台 X 上推广了一款名为 $LIBRA 的加密货币,结果该币的价格在短时间内暴涨,随后迅速崩盘,成为典型的 “拉地毯”骗局(rug pull)——即项目方在筹集大量资金后突然抛弃项目,导致投资者手中的代币变得毫无价值。这场事件震动了阿根廷,米莱本人也因此被指控涉嫌欺诈。

由于阿根廷通货膨胀严重,许多民众认为加密货币比本国的官方法币更安全。因此,这场危机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特朗普公开支持比特币之后,许多人开始拿阿根廷的情况与美国做对比。

这则新闻由 CoinDesk 报道,并汇总了加密高管们的反应,但其中一些高管似乎并不买账。

“如果没有实际的比特币购入计划,特朗普的“亲加密”策略不过是‘给猪抹口红’。” ——某加密对冲基金创始人在 X 上写道。

卡伦和她的前CoinDesk同事们看到,这篇报道很快被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就像过去许多关于加密货币的新闻一样。而他们的集体离职风波似乎并未在行业内激起太大涟漪。

这个圈子的人,记性只有五秒。” 她说道,“那些曾经搞过各种骗局的骗子们,一年后就能‘洗白’,重新受到业界的认可。人们似乎很快就会原谅——或者说,遗忘。

如今,她的前编辑同事们正在寻找新工作,而她则继续追踪行业动态,在自己的 Substack 订阅专栏 Scamurai 上撰写报道,专注于揭示加密骗局。

莫莉对自己的领域又迎来一位独立记者表示欢迎,但她也坦言:

“做一个加密行业的质疑者,不是一件赚钱的事。”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说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BullishCoindeskFTXLibraMEMESEC唐纳德·特朗普孙宇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