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胖东来、战泡泡玛特,叶国富有多少胜算?

蓝鲸财经
27 Mar

文|豹变 高宇哲

近期,名创优品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公司一方面被曝出正在推进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和“24小时超级店”的独立上市;另一方面,作为永辉超市的新大股东,名创优品也卷入了针对永辉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舆论之中。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也交出了创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名创优品3月2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总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年净增1219家门店,海外业务收入达66.8亿元,为集团贡献了4成收入。

然而,规模扩张却难掩同店盈利下滑的事实。2024年,名创优品国内或海外的同店GMV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旗下年轻品牌TOP TOY的同店增长也明显减缓。

在业绩发布后的沟通会上,投资者们反复问到内地同店GMV下滑的相关问题;而更早感受到“水温”的个别加盟商则在社交媒体感慨,单店下滑超过20%简直不可思议。开店越来越多的名创优品,如何在扩张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

高速扩张背后的隐忧‍‍

2024年,尽管名创优品的海外营收、整体营收和净利润都有所增加,但同店GMV下滑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忧。

在开店速度上,名创优品仿如坐上了火箭。2024年,集团总门店数达到7780家,年内共新增1219家门店,相当于每天开出3.3家门店,成为创建以来开店最快的一年。这其中,中国内地门店新增460家达到4386家,海外门店突破3000家,内地新增门店中99%为合伙人门店,直营门店仅增加了1家。

但是数量并不决定质量,抛开多项增长指标,海内外同店GMV明显下滑成为财报中的关键点。面对投资者们在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如何改善同店下滑趋势的提问。集团管理层给出回应,店铺面积越大盈利趋势越好,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GMV接近 5 个点增长,小店则有压力。

或是受到2024年业绩的影响,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在电话会上表示,2025年开店数量与2024年差不多,不再单纯追求数量增长,注重打造优质门店。

同店GMV增长率的下滑,让名创优品不得不直面成熟门店销售不及预期的事实。2024年,在名创优品的平均客单价、平均售价都高于2023年的情况下,国内单店GMV增长出现高个位数下降,反观2023年同期增长率高达30%-35%。

名创优品的海外门店也出现明显降速。去年,海外门店同店GMV增长率为中个位数,前一年的增速为25%-30%。就连名创优品的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也未能挣脱增速放缓的命运,其2024年同店GMV增幅仅为中个位数,而上年同期为45%-50%。

对此,名创优品管理层认为,2024 年门店选址、部分加盟商门店陈列展示、不同渠道精细化配货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在门店数量上,2025年将参考2024年,国内新增门店预计250到300 家。

在同店销售承压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似乎找到了重回双位数增长的发力点——开大店。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名创优品就在全球范围内新增MINISO LAND 壹号店“大店”模式,2024年10月之后,在上海南京东路、成都春熙路、北京朝外BOX相继开出千平以上的MINISO LAND 壹号店。今年公司仍将延续这一策略。

有加盟商在社交平台提到,从2024年4月开始,名创的部分国内门店就已经出现盈利下滑,不少门店业绩低迷延续至今。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名创优品在鼓励更多人加入大店模式,有加盟商在相关讨论区留言称,很多门店面临整改,低于200平以下的门店不让开,小门店可能要撤店。

潮玩能否成为第二曲线?

从增长速度来看,信奉“情绪价值”的叶国富,正在将TOPTOY打造为创造更高盈利的“第二曲线”。

创建5年来,TOPTOY已经拥有11100个SKU,包括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等潮玩品类。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该品牌扩张最快的一年,全年门店数增长128家,接近目前总门店数的一半。

与主线业务相比,TOPTOY的定价明显更高。在购物平台的名创优品旗舰店,销量前三的产品为洗脸巾、一次性浴巾等日用品,均价在10元上下;而主打潮玩的TOPTOY销量前三都是联名IP,均价在54元左右。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4年,名创优品和TOP TOY商品平均售价分别为13.8元和57.8元;二者平均客单价分别为38.1元和109.5元。

高客单价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加上近年潮玩市场火热,2024年以来,名创更是重押TOPTOY。据彭博社报道,前者正考虑分拆TOP TOY在香港上市,预计筹集约3亿美元资金。

名创优品并未对上市传闻做出回应,但TOPTOY的版图不断扩张,目前已成功进驻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

虽然TOPTOY马力全开,但从财报可见,其在名创优品的业务和营收规模占比较小,2024年的收入规模不足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年轻品牌,2024年TOPTOY的同店GMV增速有放缓的趋势。

当下的潮玩市场,聚集了泡泡玛特,酷乐潮玩、52 TOYS等玩家。1月初,据IFR引述消息人士称,52 TOYS可能集资1亿至2亿美元,或于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一众对手中,泡泡玛特是毋庸置疑的头部标杆。泡泡玛特2024年全年财报显示,公司年收入超130亿,同比增长106.9%,港澳台及海外业务同比增速达375.2%,占整体收入近四成。此外,MOLLY、SKULLPANDA、THE MONSTERS、CRYBABY等形成强势IP阵营,这四大IP营收均破10亿,有13个IP收入过亿。

与泡泡玛特打造自有IP不同,TOPTOY更像是品牌IP集合店。创始人孙元文曾明确表示:"我们采用70%外采IP+30%原创孵化的组合策略",这不仅表明TOPTOY无法复制泡泡玛特的路径,还要额外支付逐年增加的IP授权费用。2024年财报显示,整个集团授权费用增加了29.2%达4.2亿元。

进入2025年,TOP TOY的扩张策略变得更为激进。3月22日,名创优品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在全球100个国家,开设超1000家门店。孙元文在回答《蓝鲸新闻》时提到,潮玩的核心可能不是IP,而是对IP的设计,知名大IP是TOP TOY门店的优势。

诚然,名创优品相继拿下迪士尼草莓熊、三丽鸥联名IP等爆款,然而其定位似乎更倾向售卖品牌IP的渠道而非原创品牌。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TOPTOY的发展,毕竟很多潮玩爱好者,更在意的是原创IP本身,泡泡玛特的爆火也说明了IP的强大号召力。看来,TOPTOY想要走出一条区别于泡泡玛特的路径,还需要更多时间。

如何帮永辉翻盘?

去年9月,名创优品豪掷62.7亿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当时这一“接盘”行为令外界不解,今年叶国富在业务层面做出调整,在2025年的股东大会上,永辉原CEO李松峰出局,由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组长。同时,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这表明叶国福将亲自挂帅“爆改”永辉。

在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叶国富明确了2025年永辉的核心是“减亏”,到2026年年底,要把永辉现有的店该关的关,留下好店。

至于如何做到,叶国富给到的方案是“三提两降”,“三提”即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两降则是降成本和降业绩。在这个方案中,永辉即将进入快速调改期,3月17日的永辉股东大会上,计划2025年调改门店达200家,并关店250-350家。这意味着,永辉776家门店中,有三分之二的门店将面临整改。

但是整改能否顺利却是未知数,毕竟永辉在被收购之前,受到社区团购、即时零售、仓储会员制模式的冲击,自2021年陷入连续亏损。在超级物种、永辉超市mini店等多元业态探索均以失败告终之后,永辉将目光聚焦到胖东来。

全面学习胖东来,的确为永辉带来了阶段性的关注与改变。叶国富在电话会上透露,经过胖东来模式调改的门店,业绩是过去老店的2-3倍,开业前期能够短时间达到7-8倍。

短期来看,永辉的“胖改”门店业绩增长明显。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曾向《大象财富》表示,长期来看,门店热度在下降,一些门店甚至回归了调改前的水平。

可见,即便是胖东来,也未必能把自身模式成功复制给永辉。表面上看,胖东来针对永辉的调整,细化到产品陈列、服务体验、选品把控、提高员工待遇等。实际上,胖东来作为河南省内的成功案例,与永辉这样的全国性连锁超市,在受众群体、市场定位上截然不同。

另外,胖东来的特点在于自营产品占比高,这也带来更高的毛利率。而永辉的自营产品占比较低,对此叶国富表示,会协助永辉减少第三方品牌,发展自有品牌提升毛利。

无论永辉“爆改”能否成功,正如名创优品CFO张靖京所说,前者的业绩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对企业财务报表产生影响。为了让永辉不成为名创优品的“累赘”,一场决定名创优品未来走向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在左手扛起亏损严重的永辉超市,右手拓展竞争激烈的潮玩市场之际,名创优品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公司能否在保持利润增长的同时,推动旗下品牌良性发展,将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