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财网
天津银行盈利增速一路下滑。
文/每日财报 张恒
近日,天津银行打响了城商行2024年报“第一枪”,作为第一家率先披露业绩的银行,却未能开一个好头。
纵览整份“考卷”,资产规模方面,天津银行去年总资产增速超两位数增长,距离万亿规模还有一段距离。截至2024年末,天津银行总资产规模达9259.9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1%。
核心经营业绩指标上,去年全年该行营业收入167.09亿元,仅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仅增长了1.1%。
可以发现,天津银行创收能力在经历过2022年重创后(当年营收同比下滑近11%),目前依旧处在恢复期,比2021年营收还要少了9.85亿元。而盈利能力则是持续羸弱,这一点可以从其归母净利增速持续下行得到印证,先是从2022年的11.54%降至2023年末的5.47%,再降至如今的1.1%。
事实上,近些年,天津银行业绩波动较大且在原地徘徊。与其他直辖市培养的城商行相比,天津银行与这三家同级别的城商行差距越拉越远,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总体量早已迈入“万亿俱乐部”,天津银行目前还难以匹及。
虽然资产规模暂时要优于重庆银行(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8566.42亿元),但盈利能力却远不如后者。根据重庆银行最新披露的2024年报数据,去年重庆银行实现净利润55.21亿元,同比增长5.59%,不仅比天津银行高出超17个亿的利润,而且净利增速也高出不少。
下半年营收净利大缩水,
盈利能力待提升
《每日财报》对比天津银行2024年中报和全年年报时发现,该行在去年上半年之时业绩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但到了下半年业绩“拖了后腿”。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天津银行实现营收87.57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归母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暴涨135.8%。
由此计算得知,2024年下半年天津银行取得的营收为79.5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3.24亿元下降了4.47%;归母净利为18.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26亿元大幅减少了37.25%。也就是说,去年下半年的六个月里,该行营收净利双双出现“缩水”,尤其是净利润暴跌,拖累了全年业绩增长。
拆分营收结构来看:
首先是在以传统信贷业务利差为代表的净利息收入上,去年天津银行表现差强人意,仅录得113.14亿元的收益,相较于2023年114.2亿规模微降了0.9%,同时所占总营收的比重由69.4%降至67.71%。主要是受到净息差持续收缩的影响,2024年末仅为1.47%,同比下滑18bp,但仍高于监管公布的城商行去年末1.38%净息差平均水平。
银行中收业务承压的背景下,天津银行却表现得还不错。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9亿元,相较于2023年对应的15.7亿元水平同比增长了6.9%,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为10.05%,同比小幅提升了0.51个百分点。
再来看投资收益方面,去年该行录得投资收益总额为26.01亿元,同比下降11.1%,占比总营收的15.57%,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7.78%压降了2.2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天津银行主动优化投资结构,压降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非标准化债权投资,相应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不难发现,天津银行去年取得的成绩有喜有忧,而之所以最后该行营收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得益于交易净损益、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收益所提供的助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银行实现交易净损益10.12亿元,同比增长180.6%;实现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收益2.46亿元,同比暴涨700.6%。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收入、利得或损失对天津银行总营收的影响度很低,但在2024年却出现了较大滑坡,该数值直接由去年盈利转为亏损,为-1.4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48亿元大跌198%。主要原因在于天津银行在2023年其他收入部分有一笔2.04亿元政府补助,而到了2024年则降为仅有的360.6万元,成为其他收入、利得或损失的主要下降推手。
最后来看利润减项,其中,2024年天津银行营业支出为49.4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53亿元,主要是职工薪酬费用增加1.57亿元所致。薪酬的上升也造成该行去年成本收入比率(扣除税金及附加),由上年的27.68%上升为2024年的28.23%,上涨了0.55个百分点。
同期天津银行计提了75.83亿元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1.87亿元,同比降幅2.4%,主要是由于该行聚焦“强清收”和“精管理”,提速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而与此形成反向对比的是该行去年的拨备覆盖率并未减少,为169.21%,相较于2023年年末的167.86%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受营业支出、减值损失“一增一减”影响下,2024年天津银行最终税前利润同比增长了7.2%至42.03亿元。而由于税前利润增加,2024年该行所得税费用大涨,为3.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1亿元,同比增幅144.1%,以致最后归母净利仅增长了1.1%。
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天津银行在2024年虽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效,但有些财务指标与2023年对比,仍还有不少优化进步的空间。
资产规模连续两年两位增速,
个贷质量风险敞口暴露
正如我们开篇所提到的,去年天津银行资产规模取得了两位数增长,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其中,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09.57亿元、4407.7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2%、11.3%。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天津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第一;单位存款总量排名天津市第一。
拉长周期来看,2019年-2023年,天津银行资产增速逐年增长,期间增幅分别为1.53%、2.74%、4.67%、5.72%及10.5%。
也就是说,2023年和2024年是该行近些年来资产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连续两年增速直接突破了两位数。这在整个银行资产增长压力越来越逼仄的环境下,天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还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可谓尤为不易。
不过,在资产质量方面,去年天津银行改善并不明显,截至2024年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68%,较上年末增加了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7.9亿元。
横向对比来看,天津银行近三年资产质量好转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不良率持续得到很好的压降。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之时,其不良率还高达2.41%,随后在2022年下降至1.81%,而2023年则又降至1.67%,但到了2024年则并没有进一步优化,反而还有所小幅度上升。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全国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6%。可见,虽然去年天津银行不良贷款率无多大改善,但与行业均值水平来做对比,则还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低于同业平均水平0.08个百分点。
拆分贷款结构来看,去年天津银行不良率之所以压降幅度不大,是与个人贷款质量风险加剧有关。
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银行公司贷款不良余额达48.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7.54亿元,占总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由60.1%增长至63.7%,但即便如此,该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却有明显的压降,为1.45%,较年初压降了0.04个百分点,反应出天津银行在对公贷款上风险把控较强。
与之相反的是,去年该行个人贷款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却是双增,分别达27.59亿元、2.84%,较年初分别增长了0.4亿元、0.38个百分点。其中,个人经营类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不良贷款率全都上升,仅有个人消费贷款是下降的,分别为1.83%、4.88%、1.55%,同比变动情况分别为-0.48pct、+1.22pct、+0.62pct。
除了显性的不良贷款问题,天津银行的潜在风险也在增长。截至2024年末,其关注贷款余额为151.6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23.08亿元大幅增长了23.2%,同时关注贷款率由同期的3.02%上涨了0.32个百分点至3.34%,意味着天津银行的资产质量下行风险犹存。
总体来说,天津银行所交2024年“考卷”,看似不少规模性指标实现了较为显著性增长,背后实则凸显了两大挑战:业绩增长较为乏力,资产质量所面临的真实风险隐患也有所加剧,这对天津银行来说挑战不可谓不大。
责任编辑:张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