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龙(00777)2024年业绩发布会:AI战略持续深化 游戏、教育双赛道增长可期

智通财经
28 Mar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7日,网龙(00777)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会。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梁念坚博士介绍,在游戏板块,公司持续推进“游戏+AI”战略,不仅优化开发效率与画面表现,还延长《魔域》等经典IP的生命周期。在教育板块,欧美市场短期承压,预计2026年实现全面复苏。

2024年,AI应用正加速渗透各行业,网龙积极布局"AI+游戏"和"AI+教育"双赛道成效显著。据网龙集团代理首席财务官刘克建先生介绍,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65.2%,EBITDA利润率增长4.8个百分点至23.4%,税前利润增长19%至7.6亿元。

另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至11亿元并连续六年保持超10亿现金流。基于强劲的现金流,集团宣布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0港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40港元),同比增长25.0%。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的AI降本措施,网龙今年经营开支将进一步压减。

具体来看,近年来,网龙在AI与游戏的结合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据网龙集团高级副总裁林琛介绍,从2023年开始,AI不仅帮助网龙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如在研发团队精简14%的同时各环节效率提升30%-60%,更在游戏体验上带来了质的飞跃,比如智能防外挂系统和AI陪玩功能的引入。

在IP运营方面,网龙坚持长线发展策略。魔域IP经过生态调整后,用户活跃度明显提升;英魂之刃IP通过深耕内容和赛事,在十周年庆当天所有游戏数据均创下三年新高。同时,网龙持续输出高品质文化内容,从国风到非遗,不断强化游戏的文化内涵和用户粘性。另外,征服IP在海外市场通过双端互通和本地化组件化部署也实现了稳定增长。

面向未来,网龙既有《魔域再起》等长青IP续作,也有《星海特攻》、《代号:NW》以及《代号:龙》(已签代理)等新游戏作为新增长点。相信通过网龙对全新游戏的布局跟整个IP的维系,集团在未来在游戏板块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量。

梁念坚博士提到,作为美国上市公司,Mynd.ai虽面临营收压力,但通过成本优化(材料、运营及人员调整)实现了毛利率提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而且其核心机遇在于全球150万间教室的场景覆盖。近期推出的ActivPanel 10(AP10)互动大屏采用模块化架构,将计算单元与屏幕分离,可灵活配置Android/Chrome/Windows系统。这款设备还能搭载多年研发的CAAS服务系统,未来更将注入AI教育功能。网龙之所以大力发展AP10,正是因其模块化设计,网龙正将AI服务植入教学场景,构建可持续的经常性收入模式,这一策略将在2025年及以后延续。

2025年,网龙与中科闻歌达成战略合作,中科闻歌将向网龙香港子公司创奇思注入价值7500万人民币的现金和AI资产,助力创奇思转型为国际化的AI解决方案服务商。据悉,中科闻歌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其自研的国产原生300亿参数 “雅意”大模型在国内排名第五,已在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规模化部署。

问答环节:

问题1:关于我们跟创奇思和中科文歌的合作,目前进展是如何?可不可以介绍一下为什么我们会选择雅意。

回答:我们之所以看好这个合作,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关注点。顺便说一下,在我们讨论股权合作之前,我们就已经在业务层面合作了,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显然,如果你看看雅意在市场上的排名,它正在上升。所以我们更愿意与一个正在崛起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合作,共同专注于某些特定行业。

目前我们的情况是已经签署了条款清单,正在推进股权收购协议的相关事宜,但这一进程并未影响我们业务层面的合作。我不能透露太多细节,但我认为有几个令人兴奋的项目正在进行中。希望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能够告诉你们这些项目的好消息。谢谢。

问题2:关于派息,请问公司未来会否继续维持高的派息比率,分红和回购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

回答:业绩演示文稿财务摘要部分的最后一页展示了我们过去所做的一些历史回顾。同时我们将会考虑如何为股东创造更多回报。我预计我们会坚持向股东派发股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考虑回购股份。

问题3:请问一下我们现在新品计划和推进节奏,包括教育跟游戏的新品计划。

回答:首先,很重要的赛道就是魔域IP。魔域IP首先是《魔域再起》这款产品,今年会上线,这是一个确定性比较强的项目。接下去《魔域PC:新》理论上是新一代面向更多用户的产品,我们会根据产品线的市场节奏,把资源更好地聚焦于今年上线的产品,再持续推进我们下一年度的新品。接下来,大家也会看到小程序游戏会有明显增量,所以说我们在已经布局的《魔域传说》小程序游戏上已经看到了比较好的机会点,如果数据好,我们可以通过AI能力快速上线更多产品。在其他IP的新品上,最重要的就是游戏品质,像《代号-龙》是面向海外已经签了代理的产品,而我们的《星海特攻》是一个基于UE引擎的高品质的Rogue-like俯视角射击手游,它也有很大的独特性跟市场机会。面向未来的新品,最重要就是下一代的MMO也就是基于AI、基于智能体系的下一代产品,也是在我们的布局中的,这是我们的新品计划。

整个AI的生产线是覆盖游戏跟教育,在教育上,我们可以再做一些交互教育游戏。当然,我们所有的服务中都会拥抱AI,无论是游戏,或者是我们Mynd.ai中,在我们新产品AP10中体现出来,但是也不限制在AP10,我们在手机、PC端都可以把AI游戏或者AI教育体现出来。这个是我们的总体计划,不光是游戏,也不光是教育,是总体。

问题3:管理层如何展望魔域接下来的表现?

回答:《魔域》是一款MMO的游戏, MMO游戏的核心是用户活跃粘性跟生态。收入受商业化定价的策略会有短期波动。所以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魔域IP用户的稳定性跟粘度是不断提升的,所以我们认为整个IP是有良好发展的基础,有更加良性的生态。

收入维度的展望,从今年1季度目前的收入数据来看,我们比较有信心在同比上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至少今年上半年能够和去年下半年我们是持平的趋势。今年下半年,我们有机会在整个生态改善,包括一些运营回流活动跟新产品的带动上,能够恢复到一个重新的健康成长的趋势中,这个也是过去我们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刚才我们说长青IP,“魔域”是我们其中一个长青IP,所以可以持续运营很久。

去年下滑的因素再具体介绍一下,前面讲到因为随着市场用户的变化,我们主动做了一些调整,分成几个维度,第一个是我们商业化定价策略上,受到一些经济影响,用户的付费习惯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我们主动对一些定价,包括用户付费的门槛做了适当降低,这样是能够让更多用户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但是在短期收入可能会受到一些的影响。

其次,整个用户构成跟生态中,我们还是为了长线生态健康降低一些传统的数值项,一些会加大更多的中大用户之间和中小用户之间的数值差距上的消费比例,这个短期是受一定影响的,但长线它会做得更好。

而在有一些手游的运营渠道上,不同的运营渠道我们会对它的回款或者对它的对用户运营跟健康生态运营做一些考量。如果一些我们认为不太合格的渠道,也会做一些优化,这些短期都会带来我们收入的下滑。但目前是我们可控的,而且也是为了整个我们魔域IP未来能够长青10年、20年必须要做的事情。

问题4:网龙的年报上有一个所得税是6.42亿元,其中递延税款计提了4.5亿元,这个大概是什么样的背景?

回答:关于递延税的问题,所得税6.42亿元中递延税款计提了4.5亿元的原因是Mynd.ai产生亏损,我们和审计师探讨的时候,要把以前年度可以抵扣未来税务成本所产生的递延资产,所以要把它做减计的准备。所以刚刚提到这是一次性的,不会在25年之后再产生相关税费。

第二点就是说未来Mynd.ai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我们有需计税的盈利后,还是可以抵扣的,所以这个只是会计上的处理,未来如果Mynd.ai盈利改善的话,我们可以进行拨回。

最重要是大家要明白这个调整是一次性的,而且不涉及现金,仅仅是会计处理,这是我觉得比较重要,再补充一下,为什么我们看到我们的现金还是增长,我们的经营性现金流还是连续6年保持在10个亿人民币以上就得出来。我们企业整体态势还是向上走,这次处理也没有现金流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就把它处理掉了。

问题5:为什么游戏核心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6.88亿显著下降到2024年下半年的2.37亿?我们能否期待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明显的反弹?

回答:因为我们聚焦长青IP,导致2024年下半年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调整期。对于今年的预期:1. 上半年同比可能会相对持平,2. 下半年会有所改善,原因是新游戏的推出,以及相比去年下半年的调整期会有所好转。这意味着下半年我们的收入或核心业务表现将会出现反弹。再次强调,由于要与去年下半年进行比较,今年上半年可能还会略显疲软,但到了今年下半年,我们预计会重新恢复健康增长。

问题6:Mynd.ai的业务2024年收入有所下降,未来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可能会实现收入的回升?

回答:Mynd.ai这块业务我们最强的市场是美国跟欧洲,两个都是有一些挑战。在美国主要是预算资金的不确定性,他们在疫情期间拨了很多资金给学校做科技升级,所以有一个影响效应在里面。我们预计2026年的市场会恢复,今年还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一年。

第二个就是看与去年的对比时,因为我们在2024年四季度出售了新加坡早教业务,所以要做对比,就要把我们这块业务剔除掉才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一点。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新的业务,因为我们觉得要往持续性收入的一个方向去发展,会比较健康,因为我们有100万间教室的场景覆盖,另外我们还有很多服务也是可以再做一次增值。另外AI也是另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关键就是AP10互动大屏,因为我们把OPS设备从AP10大屏中独立出来,所以对我们部署服务这个方面会比较方便,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以后的一个增长因素。

问题7:请教一下我们教育AI现在经济上面有很大的推动,接下来对教育可不可以再详细解释一下规划方向或者产品?

回答:因为我们老本行是游戏,所以我们AI游戏加AI教育,我们会在这方面花很多精力,其实我们也把一些在游戏里边的技术放到教育里面给学生做互动,然后一起学习的游戏,这个是一方面。另外,我们很多设备都是在教室里边,所以我们可以放很多AI服务在里面,譬如可以帮助老师备课,或者批改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和老师互动,因为AI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帮助。我觉得在教育上,这可能是一个革命,这就是我们那个方向。

问题8:关于刚才提到的“AI+教育”,想请问一下林琛总,在“AI+游戏”上面可不可以再多说一些,除了传统的降本增效,在产品推出上面有没有什么想法。

回答:我觉得分成两个方面,主要就是说AI如何去创新以及改善用户体验。

首先,在已有的产品线上其实AI还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去增强运营效果和游戏体验。从运营效果上来讲,其实AI能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在创造更多动态的内容上,包括生产上,它其实已经很明显达到成效。在未来,这个部分我会逐步的增强。

接下去,关于新游戏的部分,第一是智能PC,因为我们最擅长的是MMO赛道,而MMO赛道最重要的就是整个游戏的代入感和用户的社交。过去受限于我们整个的内容生产模式,内容都是有限的,它其实更多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而在AI的赋能下,它对我们整个世界构建的真实性、交互体验的内容量以及真实性都做一个显著的提升。 AI游戏的这个方面,我们觉得在MMO赛道一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其次,过去的社交可能是跟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这时候如果是竞争性的,有人赢就有人输,这就很难做到给所有的用户一个良好的体验。而在AI的帮助下,用户在智能PC构建的社会生态里,他个人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定位,这时候用户体验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所以说在MMO赛道里,我们觉得AI能够创新地给用户提供全新的、很好的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同时,AI也会显著减少我们的试错成本。在我们的新品上任何公司都有一个项目成功率的压力,而AI的快速生产和试错,能够不断的帮我们去打磨更好的用户的体验,以及降低我们的试错成本,这就会让我们在新赛道跟新品类上有机会去做更多的尝试,这些很多都是AI可以帮助我们做到的。

另外,在AI教育里面,得益于AI生产线,我们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老师或者国家的要求生产不同的内容,以帮助老师跟学生。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教育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这个以后在未来教育非常重要,这个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问题9:现在公司的净现金已经提升到21亿元了,管理层在现金使用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

回答:我们会妥善管理现金,并积极回报投资者。我们的净现金还是上升的,包括过去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都是超过10个亿人民币。从IPO到现在,我们发的股息已经超过18块钱港币。所以投资者就不要太担心。我们当时IPO发行价大约13块钱左右,但我们现在派的股息已经超过当时IPO的发行价,而且老板从上市以来从未减持,是长期的投资者,公司也会继续执行可持续的股东回报。

问题10:想看一下2025年还有哪些降本增效的策略?有没有实际的目标?

回答:首先,我们其实一直在做成本降低,去年我们已经在减少人员的数量或者考虑用AI来优化很多事情。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无论在游戏还是教育,用AI来帮我们写程序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个事情,做美术也是。在全世界经济比较有挑战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每天都在看如何能做成本优化,无论是游戏或者是教育,一定会融合AI,我们继续会做成本调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