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商业化兑现期来临,美图、赤子城等港股“AI 五朵金花”业绩盘点

蓝鲸财经
31 Mar

文|港股研究社

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再度点燃市场热情。当前,AI技术已在内容创作、金融、医疗等核心领域展现显著价值。随着2025年AI应用端爆发预期升温,美图、赤子城、金山云等港股市场一批深耕垂直赛道的AI企业正加速崭露头角,部分进入商业化兑现期。

最近港股年报相继发布,我们结合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与股价表现,盘点了几家“AI+”浪潮下业绩与市值皆可圈可点的企业,看看在过去的一年,哪些方向的 AI 应用率先跑出了成绩?

美图公司(01357.HK):AI审美赛道的范式重构者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和AI+应用潮流,炸出了一大波在垂直领域具备优势的企业,以美图公司为代表的AI应用股暴涨重回资本市场C位。2022年10月至今,美图涨幅一度超过1300%,市值一度超过290亿港元。

3月18日,美图公布全年业绩,2024年营业额3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经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59.2%。交出亮眼成绩,主要得益于AI技术融入影像和设计产品,带来高毛利的付费订阅,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美图科技底色不算厚,但很早明确了商业化逻辑——做垂类AI工具,通过订阅或者单购来变现。2023年起,美图发新品明显加快:23年在影像节上发布七款AI新产品,“奇想大模型”面世;次年再推六款新品。至今,三大C端拳头产品(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下载量过亿,WHEE、WINK、蛋啵、Chic等受到年轻人喜爱,美图设计室和开拍则在B端占据一席之地……综合产品矩阵共同叙述了从“修图神器”到“生产力革命” 的AI增长剧本。

这波AIGC浪潮中,美图的场景天然具有商业化优势。相较于还在付费买量的新AI软件,让美图用户花钱购买其AI服务,难度格外小。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图付费订阅用户数约1261万,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38.4%,订阅渗透率约为4.7%。

美图创始人曾对媒体表示,押注AI应用的方向是对的,但AI发展速度快于预期。公司加码生产力场景的步伐还会提速,爆发期可能发生在2026年。而从产业格局来看,未来中国的AI应用公司百花齐放,美图将锚定打造世界级AI应用的新目标。

赤子城科技(09911.HK):AI社交娱乐的隐形冠军

OpenAI原全球市场应用负责人、人工智能与商业战略专家Zack Kass在今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效率、多模态与AI Agent将是2025年AI的三大关键词。过去一年中,赤子城科技可能是用AI实现业务提效、并达成市值和业绩双丰收的典范之一。

3月4日,赤子城科技在2024年盈利预告中首次披露AI技术驱动业绩增长的信息,提及自研多模态算法模型Boomiix为核心社交业务带来的商业化提效。此后,赤子城科技股价持续上涨,市值一度突破90亿,涨超15%,成为开年以来表现最为亮眼的AI社交公司之一。

在当前社交赛道普遍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赤子城的一路狂飙,几乎是个奇迹:收入连续5年保持高增速,2024年同比增长高达53.9%;持续复制爆品,SUGO和TopTop两款后发产品今年营收增速分别达200%+和100%+;核心市场不断突破,中东市场收入增速达60%+。

赤子城科技对AI的应用堪称务实,典型的“技术用在刀刃上”——Boomiix模型有效支撑赤子城自研AI引擎的能力提升,使其在用户行为刻画、用户偏好识别、用户价值度量等方面显著提升。算法模型的升级,有效优化平台社交匹配及内容推荐效果,带来用户体验和商业化效率的提升。

赤子城科技在社交娱乐领域是多市场、多产品的“灌木丛”式矩阵打法,这种打法对“效率”要求极高,因此自创业起,赤子城科技就非常重视技术中台和AI能力建设。如今,随着AI应用逐渐深入,对业务的提效也愈加显著。SUGO上线三年多,月流水即突破千万美金。可以看到,在AI的加持下,赤子城复制爆款产品的速度正在加快。

金山云(03896.HK):AI算力基建的生态赢家

“AI时代到来,云的天花板不是提升,而是掀掉了,金山云会从中受益。”19日的电话会上,金山云CEO激动地说。截至3月21日收盘,其市值超过320亿港元,相较去年9月的低点,涨幅近6.5倍,6个月狂飙约270亿港元。

在AI大爆发的时代,金山云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第四季度迎来了显著提升,不仅实现全面盈利,并且一系列财务指标创下历史新高:营收实现22.3亿元,同比增速达30%,超行业平均增速;调整后经营利润更是首次扭亏为盈。公告显示,Q4 AI账单收入达4.74亿元,同比增长近500%。

这样的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股价一路飙升,获多家大行上调目标价。外界忍不住赞叹:这朵云,飘起来了!的确,这家公司不仅拥抱着DeepSeek催化的AI时代新机遇,还有小米All in AI战略不断落地带来的想象空间。2024年第四季度,金山云来自小米及金山软件集团的生态收入同比猛增76%。2024年11月,金山云公告大幅提升了小米金山关联交易25-27年上限,合计113亿元额度。

合作金额的提升正是源于AI拉动云需求。有媒体计算,单是小米手机 x AIoT 分部,2025 年与金山云的交易金额同比就将增加 50%。这还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小米如今AI全面赋能人、车、家全生态,金山WPS AI业务推进,云需求增长越来越猛,这些都离不开金山云的算力支持。

在AI浪潮持续演进的当下,金山云在小米生态中的角色已从“服务提供商”升级为“智能时代核心基建商”。在2月27日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宣布2025 年小米的研发预算将超过 300 亿元,其中AI及相关业务占比四分之一,也就是大概75亿元。提供算法底座的金山云势必将在其中发挥更关键作用,也由此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第四范式(06682.HK):AI智能体赛道的造浪者

作为生成式AI进入企业级垂直领域的代表,第四范式上市以来就备受追捧。

定位为人工智能软件公司,第四范式于2023年9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24年初披露消息,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6682)共获纳入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恒生港股通指数在内的15项指数;2024年3月获得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双纳入”;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在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在2025年初AI概念爆火之下,第四范式一度飙涨逾36%,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3月,还没等来第四范式的业绩发布会,先等来的是“搞大、扩张”的新闻。3月18日,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宣布成立范式集团,发力布局AI Agent(智能体)。此前主要聚焦在各个行业做企业软件改造的第四范式,意识到要通向AGI(通用人工智能),光聚焦企业软件还不够,要以AI Agent,切入端侧AI市场。

最直接的动作就是范式集团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消费电子业务板块——Phancy,业务的定位是为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基于AI Agent的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从B端切入C端的第四范式,终于还是想“开”了。

这不禁让人想到卖爆了的Meta和雷朋的联名款眼镜,堪称AI硬件领域的首个现象及爆款。那么,端侧AI产品有多火?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端侧AI市场规模正以58%的复合增长率狂飙,2028年将达1.9万亿。“只要有一个产品外壳,加上范式的解决方案,就能快速推出有市场竞争力产品。”戴文渊表示,范式所做的不是一个自有的C端品牌,而是面向消费电子市场,提供范式AI Agent能力以及端侧智能体模组等软硬件能力及服务。

此外,聚焦核心B端业务,第四范式也于近日推出了大模型推理一体机解决方案SageOneLite,售价8.8万元,可运行满血版DeepSeek。该方案搭载大模型开发平台及开箱即用AI应用套件,帮助企业及开发者体验满血版DeepSeek强大智能的同时,快速创建生成式AI应用。

第四范式能否成为双端市场的并蒂之花,获得资本投票,看到过往霸气经历,不禁令人期待。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药商业化的破冰船

当AI医疗板块公司受益于DeepSeek的催化,加速应用落地之时,已有AI制药公司率先交出了商业化成果。2月17日,中国“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预期去年收入将达到已商业化公司的收入门槛,即2.5亿港元。受此消息影响,晶泰控一度报7.25港元/股,总市值突破250亿港元。

从出道起,这家公司就带着学术光环——创立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核心团队由来自学术、IT互联网及医药产业界的精英人才组成,技术平台也突破性地集成了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去年6月,晶泰控股在港交所敲锣,成为港股18C(未能满足联交所主板上市要求但符合特定条件的特专科技公司)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申购阶段,晶泰控股就便备受追捧,首日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9.85%,最终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高调出场的晶泰控股,为AI制药领域提供了新的破局点。凭借独有的ID4智慧药物研发平台,晶泰控股为药物发现、化学合成、固态研发等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其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2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996.7万元增长了28.3%。

众所周知,AI药物从研发到上市,是一段漫长且耗费巨大的征程。仅药物发现这一环节,往往就需要约7年的时间,以及6-8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而AI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有巨大的提效空间。以药物发现阶段为例,有研究人员指出,借助AI模型,短短几天内便能够完成对数十亿种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如此惊人的速度,是传统筛选手段无法企及的。

作为国内AI制药行业先行者,晶泰控股目前已取得初步成绩,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每年创收项目数量持续提升,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长期来看,晶泰科技能否在资本加持下跑通“技术-商业-盈利”闭环,将决定其成为下一个药明康德,还是昙花一现的赛道陪跑者。

2025年是AI应用广泛落地的关键年份。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在效率提升、应用场景拓展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方面将不断突破,AI应用端企业也会陆续迎来业绩兑现期。哪些公司能在垂直领域开出“吸睛又吸金”的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no data

No relevant data is available

If the download button clicks without skipping, click on the top right menu and select "Open in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