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狠货的仰望U7,看完我真觉得有些可惜

差评
29 Mar

不是我说,比亚迪最近是不是受啥刺激了。发布会跟不要钱似的连着开,而且每场都非常有料。

就在昨晚 ( 别问为啥昨晚没写,问就是昨天全员出差了 ),比亚迪家目前最强、最贵的旗舰轿车仰望 U7 ,在亮相了一年多以后终于公布了自己的上市价格。

提供纯电和混动两种动力总成,每种动力分别提供四座和五座两款车型,定价分别是 70.8 万和 62.8 万,而且油电同价。

好嘛,桌子又被掀飞了一张。毕竟都不用说跟它定位相似、同样是超豪华新能源轿车的尊界 S800 可能会卖到百万以上了,就跟自家的两个兄弟:109.8 万的仰望 U8 和 168 万仰望 U9 ,都是骨折级别的降价。

这个攻击性极强、甚至还带了点队友伤害的定价,配合上这个上市时间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 U7 就是冲着尊界去的。

而如果你问我对这车的感觉如何,我会告诉你它把仰望这个牌子的特点无限放大了,包括优点和缺点。

在看不见的地方,U7 的领先性和集成度,是毫无疑问的行业天花板;但在工业设计、宣传营销,这些大伙能直接感受到的方面,在我看来它或者说是仰望,做得依旧不太好。

听我介绍完以后,我觉得大伙会同意我的看法。

和仰望的其他车型一样,U7 这次依旧标配了名叫易四方的四电机分布式驱动系统。前后轴各一个双电机总成,总计有 1300 匹的峰值功率,可以推着 U7 在 2.9秒跑完零百加速,然后冲到 270 kph 的最高车速。

而因为四个电机的动力和转速可以单独控制,U7 不仅能和仰望其他车型一样做出坦克掉头这样的动作,还新增了一个类似平行移动的功能,就是可以自己横向的慢慢挪出车位。

就像这样。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功能后续也会更新给现有的仰望车主。

往下,就是 U7 上头各种行业唯一的技术了。首先就是这套名叫云辇 Z 的悬架系统,虽然它的功能和我们最近看到的很多新车,比如蔚来 ET9 和尊界 S800 很像,都是能让车子在经过凹凸路面的时候保持车身的平稳。

但要说底层的技术原理,云辇 Z 和它们可是完全不同,并且能力的上限更高。

核心的配置,是这个用上了直线电机的减振器。

传统的油液减振器就类似一个装满了油的针筒,可以用油液的流动来抵消车身的振动。即使是后期出现了电磁阀和磁流变液减振器,本质上也都是一种被动接收路面冲击的被动悬架。

这两年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能够主动出击、迎合路面起伏的主动悬架系统开始出现。这些悬架在遇到大坑的时候可以主动伸长、遇到凸起的时候可以主动缩短,就跟太极拳的推手似的,提前把冲击的力卸掉,让车子如履平地。

现有的方案,比如保时捷的 Active Ride 和蔚来的天行底盘用的思路都是类似的,也就是通过给减振器增加一个外置 or 内置的油泵,通过往里 泵油/抽油 来让车轮升高和降低。

而 U7 上头的直线电机减振器直接就放弃了传统的油液逻辑,往减振器里塞进了两组相互嵌套的线圈组成了直线电机,通过给线圈通电形成磁场相互作用,来控制减振器的伸缩和阻尼大小。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没事,这玩意本质上,跟电磁轨道炮的原理是一样的。。。四根电磁炮,什么陆地坦克啊喂。

那么可想而知,相比于传统的油液减振器,直线电机减振器的能力上限和玩法就很多了。

因为没有了油液作为力传递的媒介,直线电机减振器可以用更小的损耗做更快的动作。并且只要给它输入的功率够大,它使出的力气也可以远超外置小油泵的现有方案。

比亚迪在发布会上也列出了这套悬架的详细数据:5 毫秒的高度调节执行时间、最小可以调节 1 毫米的车身高度、对车身高度的变化可以感知到最低 10 微米。四个电机加起来,总共有 50kW 的输出功率。

相当于有一台比亚迪海鸥的动力在控制 U7 的车身高度。。。

结果就是,除了抑制俯仰和侧倾这些基操,U7 还可以实现一些非常抽象的能力。比如在车身不起伏的情况下开上马路牙子、飞坡的时候可以做到不抛跳等等。

就算遇到连续的减速带,你也可以站在车顶上打个咏春拳啥的。

甚至当你想开着它上台阶的时候,U7 也能保证车身的平稳。( 谁会开这车上台阶啊喂 )

总之就是在云辇 Z 开启之后,U7 就会跟飘在地面上一样,不仅能把路面上绝大部分振动和起伏就跟车里完全隔绝,还可以控制车子加减速、过弯时候的侧倾和俯仰,让你跟坐高铁似的直接飘到目的地。

那这就能引出 U7 上另一个很逆天的玩意:自主品牌第一台量产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了。

因为悬架用上了直线电机外加空悬的组合,就导致了总成的体积非常之大。而这也就意味着混动版本的 U7 前机舱里,需要塞进去两个这么大的避震系统、前面提到的双电机总成、以及一个混动专用的发动机。

如果是 U8 那样的全尺寸 SUV ,这个问题倒还没那么复杂,毕竟机舱的尺寸大嘛。但 U7 是个车头相对扁塌的轿车,想把上头那些配置全放进去,难度不亚于把大象放冰箱里,学问可就大了去了。

U7 上的这台 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也就是这么来的,根据比亚迪的计算,在把各种零件都放进去以后,留给发动机的纵向空间就只剩 869 mm 了。而常规直列四缸 2.0T 发动机( 指的应该是比亚迪自己的 )总成得去到 964 毫米,

压根塞不进去。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说,他们从保时捷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上找到了灵感.

因为这种发动机的特点就是把气缸从斜着放变成了横着放,不仅发动机的高度可以降低,让整车的重心更贴近地面操控更好,气缸横向的运动还不会像斜向运动带来规则的振动和噪音,对 U7 来说简直完美。

但是想造这种发动机难啊,因为气缸分散在两边,像是控制气门的凸轮轴、负责进气的配气机构相比直列发动机都得多准备一组。

而且因为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燃烧是在两边,就很容易让发动机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

如果不做好热管理,就很容易出现因为缸体膨胀不均而形变、爆缸的情况。

从现在一直的信息来看,比亚迪大概率是把上头这些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结构上看,U7 的发动机与其说是和保时捷类似,甭管是看气缸内的镀膜、活塞的设计,其实更接近于斯巴鲁的小排量水平对置发动机 CB18 。

只不过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

上比亚迪,中下斯巴鲁CB18

散热方面,这台机器用上了比亚迪独创的五连机油泵以及非常复杂的 10 路的油路循环,最终扛住了 8000 小时的负荷试验、12000 刺的冷热冲击试验以及超过 200 万公里的验证里程。

最后,愣是把 U7 的发动机总成高度压到了只有 733 毫米,发动机本身的纵向高度仅有 402 毫米,比保时捷的方案还要薄。

也才成功的把这个发动机塞进了 U7 的机舱里。

所以同样的价格,要是有富哥粉丝想买 U7 的话我还是建议冲混动版的,相当于白送个水平对置发动机么!(不是)

上头这些,再加上它们对应的非常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带 3 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智驾、135.5 度 or 52.4 度容量的高性能刀片电池、23 扬声器的丹拿音响等等.

几乎可以这么说,仰望 U7 这台车已经把新能源轿车可技术上,所有能配到的最强硬件都给配齐了。

就这玩意只卖个六十万出头,说实话真的不过分。

但就像我开头说的,在 U7 超强的底层实力和大伙愿意买单之间,还隔着设计和营销,这两个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是仰望从发布以来到现在都不太有人愿意买单最重要的原因:明明很厉害,但大伙感受不到。

就说设计吧,在昨天 U7 发布以后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张图,同样是定价在 70 万上下的新车,蔚来 ET9 的内饰相比 U7 明显更加成熟和干练,而后者过多的线条拼接,其实并不太能赋予它太多的高级感。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外观设计上,U7 本身的比例接近行政级轿车,却偏偏用上了运动感很强的、U9 同款的头灯。

再加前翼子板上这个似乎只有装饰作用的结构,U7 的内外饰设计,都呈现出了一种行政和运动混杂的割裂感,很难让人在说出 “ 卧槽这车好帅 ” 之后,再进一步的了解它。

说实话,真不如把 U8 宽厚的气场直接继承到轿车上。。。

@SugarDesign 仰望轿车概念设计

另一点就是营销,虽说国产车型的高端化很难做,但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涌现出了很多破圈级别的营销案例。一是在全国各个赛道刷圈的小米 SU7 Ultra,二是尊界 S800 。

前者因为拿下了诸多第一直接证明了自己确实强,后者虽然现在口碑比较有争议,但也确实让很多不了解车的人知道了途灵龙行底盘的名字,知道了白沙不扬的能力。

这都是一些很好理解、很好出圈的营销方式。

反观 U7 昨天的发布会,深度的技术讲了很多,实现的难度和原理也解释的非常清楚,但在没有汽车知识的观众眼里,这些玩意就跟天书没有太大区别。

“ 让我看看这些具体有啥用。。。嗯??开着上楼梯?”

而作为仰望家族里最便宜的一台车,我想 U7 身上大概率是有不想的走量任务的。怎么让这么好的底子传播出去,让大伙认识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天花板到底在哪,应该要成为科研以外,比亚迪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了。

估计应该还是有挺多人跟我的想法类似,因为比亚迪的 A 股股价今天已经跌了一天了。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