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跌 市场面临“解放日”及3月非农考验

智通财经
31 Mar

盘前市场动向

1. 3月31日(周一)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6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1.11%,纳指期货跌1.50%。明星科技股及芯片股盘前普跌。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跌1.8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0%,法国CAC40指数跌1.87%,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90%。

3.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0.33%,报69.5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0.33%,报73.00美元/桶。

市场消息

“解放日”和非农数据同时来袭,美股本周面临大考!随着4月2日"解放日"临近,特朗普关税政策将成为市场焦点。特朗普预计将于当日宣布对等关税措施,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具体税率水平。高盛首席政治经济学家Alec Phillips透露,该行最新市场调查显示投资者普遍预期对等关税税率为9个百分点,但该团队认为初始提案税率可能更高,或接近市场预期的两倍。随后,市场注意力将转向劳动力市场,3月非农就业报告将于周五公布。市场目前预计,3月非农就业将新增13.5万人,低于2月的15.1万人;失业率预计维持在4.1%不变。此外,私营部门就业数据、职位空缺数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活动指标亦将受到重点关注。

BTIG首席技术分析师警示:标普500跌破关键支撑,或预示反弹终结。BTIG首席市场技术员乔纳森·克林斯基最新报告直指,标普500指数跌破5670点关键技术位,显示持续近两个月的逆势反弹动能可能耗尽。克林斯基指出,标普500指数未能守住5670点关键缺口支撑,这一曾被视作多头防线的重要水平位失守,意味着市场情绪发生根本转变。"我们原本预期指数将向5900点发起冲击,但跌破5640点后,短期内这种乐观情景已难以实现。"他强调,月底常见的资金再平衡流入被4月2日关税公告前的避险情绪完全压制,显示出投资者正提前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尽管重大利空落地后常出现"卖出谣言,买入新闻"的反转行情,但克林斯基从技术角度分析认为,标普500已呈现向5500点近期低点回落的脆弱态势。

担忧美国经济增长风险,高盛本月第二次下调标普500目标点位。高盛策略师大卫·科斯坦因本月第二次下调了标普500指数的目标点位。该策略师现在预计,标普500指数到年底将在5700点左右,而他此前的预期为6200点。他指出,这一调整主要是鉴于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以及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这一新目标意味着相较于上周五的收盘价仅上涨2%,在华尔街众多预测中处于较低水平。科斯坦因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经济增长前景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恶化,股市估值的下降幅度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我们继续建议投资者在试图抄底之前,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市场定价的更多不对称性,或者持仓水平的低迷情况。”据悉,科斯坦因在3月11日首次将对标普500指数的目标点位从6500点下调,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今年科技巨头股的股价下跌。

黄金突破3100美元!空头发出“腰斩预警“:5年恐暴跌38%。在政策混乱中寻求避险的投资者推动黄金成为特朗普贸易战的意外赢家,但一些长期趋势可能将这种贵金属重新拉回地面。晨星分析师米尔斯(Jon Mills)对金价持尤为悲观的态度。当华尔街纷纷上调黄金预测时,他认为本周刚创历史新高的黄金,未来五年可能最终跌至每盎司1820美元。这意味着较其超过3000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38%,并将抹去过去12个月的全部涨幅。米尔斯认为,未来几年更具长期性的压力将压制黄金。他表示,长期看跌金价主要有三大原因:市场供应将增加;黄金需求将会下降;有迹象表明高峰即将来临。

麦格理:预计油价将跌至60美元,炼油业面临危机。麦格理预测,由于市场仍然供过于求,油价可能会跌至每桶60美元的低位,这是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麦格理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经济学家Vikas Dwived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仍然看空,但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不像80美元时那么看空。我们的价格目标是关于什么价格水平可以持续,对我们来说是60美元左右。”Dwivedi表示,原油价格不太可能进一步跌破60美元的低点,因为如果油价跌得远远低于60美元,美国和欧佩克及其盟友的供应增加可能会放缓。他还表示,该行“看空”炼油利润率和柴油,并补充说,柴油在贸易战中“受害最大”。不过,他也强调了,如果石油加工能力最终下降的速度快于石油需求,那么成品油的长期前景可能更为乐观。

个股消息

明星科技股、芯片股盘前普跌。周一美股盘前,截至发稿,特斯拉(TSLA.US)跌近6%,英伟达(NVDA.US)跌超4%,AMD(AMD.US)、美光科技(MU.US)跌超3%,博通(AVGO.US)、阿斯麦(ASML.US)、台积电(TSM.US)跌近3%,阿里巴巴(BABA.US)、英特尔(INTC.US)、Meta(META.US)、亚马逊(AMZN.US)、甲骨文(ORCL.US)跌超2%,微软(MSFT.US)、高通(QCOM.US)、赛富时(CRM.US)、Alphabet(GOOGL.US)跌超1%。

FDA生物制剂主管马克斯辞职后,疫苗股暴跌。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高级监管者、长期负责疫苗和其他生物药品审批的彼得·马克斯(Peter Marks)辞职后, Moderna(MRNA.US)股价暴跌10%,SPDR S&P Biotech ETF 下跌2.3%。其他疫苗和基因疗法制造商的股价也出现下跌,其中包括Novavax Inc.、BioNTech SESarepta Therapeutics Inc。马克斯在辞职信中表示,他与长期批评疫苗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 (Robert F. Kennedy Jr.)的观点不合。

特斯拉(TSLA.US)Q1交付量预计跌8.5%,Model Y改款与低价车成翻盘底牌。特斯拉即将公布的新季度数据引发市场关注。据分析师预测,公司一季度全球交付量预计达37.7万辆,同比降幅约8.5%,较去年四季度更是锐减20%以上。除了交付量之外,该公司第一季度收入预计为226亿美元,这将是一年来的最低水平;毛利率预计为17.6%;每股收益预计将下降至0.46美元,这将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交付量萎缩与促销让利形成双重夹击,侵蚀利润空间。不过,展望全年,华尔街并未丧失信心。分析师预计后续三个季度交付量将逐级攀升:二季度45.6万辆(同比增3%)、三季度49.7万辆(增7.4%)、四季度54.4万辆(增9.7%)。乐观的预测是基于对新款Model Y大受欢迎以及最终推出低于3万美元的车型的希望。

股价腰斩后,马斯克“自吹”:特斯拉(TSLA.US)是一个买入机会。在特朗普当选后的一个月里,特斯拉的股价升至历史新高,但该股当前股价自去年12月17日的峰值以来已经下跌了45%。不过,马斯克仍乐观地认为:“从长期来看,我认为特斯拉的股票会表现良好,所以这可能是一个买入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此前曾在一场全体员工会议上呼吁,尽管该公司遇到了“艰难时刻”,但大家仍应“继续持有”特斯拉股票。

苹果(AAPL.US)拟推AI健康助手Health+,大举进军医疗健康领域。据报道,苹果正计划通过推出人工智能(AI)医生服务和升级版应用程序,开启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医疗健康领域布局。报道指出,苹果CEO库克曾表示,公司对社会最大的影响将体现在医疗保健领域。据悉,苹果历时15年研发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可应用于Apple Watch,并能预警用户的糖尿病前期症状。不过这项服务仍需数年时间才能面市。目前,苹果已启动项目Project Mulberry,旨在通过AI健康教练功能对Health应用进行全面革新,使其具备部分医生职能。据透露,这项开发进展顺利,最早可能随2026年春夏发布的iOS 19.4系统更新亮相。

礼来(LLY.US)降脂药物Lepodisiran二期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可将心脏病遗传风险因素降低94%。礼来周日公布了其小干扰RNA (siRNA)候选药物lepodisiran的2期积极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服用最高剂量的候选药物后,该药物将心脏病遗传风险因素的水平降低94%。二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最高测试剂量(400毫克)治疗后60至180天内,lepodisiran使脂蛋白(a)水平平均显著降低93.9%,达到主要终点。接受16毫克和96毫克lepodisiran剂量组的受试者,同期脂蛋白(a)水平分别降低40.8%和75.2%。

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预告

北京时间21:45 美国3月芝加哥PMI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