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3月31日,特朗普关税即将于本周开始实施,全球金融市场应声下挫。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市场情绪表现尤为低迷。截止午盘,恒生科技指数跌3.06%表现最弱,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73%及1.47%,恒指险守二万三千点关口。
盘面上,作为市风向标的大型科技股持续下跌,小米持续回调续跌4.8%,较最高位跌去17%,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跌超3%,腾讯、美团跌超2%;高铁基建股大幅下跌,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绩后均下挫,尤其是中国中铁更是大跌超11%;半导体芯片股、濠赌股、中资券商股、体育用品股、航空股、餐饮股、汽车股等热门板块齐跌。另一方面,四家国有大行获财政部5000亿元战略投资,内银股逆势上涨,建设银行、中国银河、招商银行涨幅靠前,家电股、石油股部分上涨,去年盈利创历史新高,中国石油一度涨超4%。
板块方面
内银股逆势上涨,建设银行涨超3%,多家国有大行引入财政部战投。消息面上,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从此次四家银行发布的募资公告来看,财政部拟认购的金额上限为50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迎来实质性进展。在资本基础进一步夯实之后,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半导体股全线下跌 上海复旦跌超9% 中芯国际跌5%。消息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即将宣布的对等关税将涵盖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10到15个国家的较小群体。 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日前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现在焦点将转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下一个特定产品关税,尤其是半导体和制药。这可能对新兴亚洲经济体造成显著的经济影响。半导体是该地区更为关键的压力点。
高铁基建股大跌 中国中铁绩后下挫超11%跌幅最大。消息上,近日,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铁建均发布年度报告。中国中铁24年收入合计11603.1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8.2%;股东应占溢利278.87亿元,同比减少16.7%;其中Q4归母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减少22.7%,2024年,集团实现新签合同额27151.8亿元,同比下降12.4%。 另外,中国中车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88亿元,同比增长5.77%。其中4Q24实现归母净利润51.43 亿元,同比-7.51%,Q4业绩增速放缓明显。花旗将中国中车H股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5.40港元。 有分析指,总体来看,中国铁建2024年的财务表现不尽如人意,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现金流状况恶化,应收账款和负债水平较高。
个股方面
中国石油股份盘中涨超4% 股价创5个月新高 去年盈利创历史新高。消息上,中石油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379.81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1,646.84亿元,同比增长2%,创历史新高;基本每股收益0.90元,同比增加0.0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5元,总派息额约457.55亿元。 光大证券点评称,公司全产业链优势抵御油价波动,24年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该行依然看好公司“增储上产”的潜力和天然气业务的长期成长性,公司业绩有望穿越油价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维持公司A+H股的“买入”评级。
卫龙美味4连升,创历史新高,年内累涨112%。公司3月27日公布财报显示,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4%至10.6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46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1元,同时董事会建议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18元,共计特别股息约4.23亿元。 光大证券发布业绩点评称,卫龙美味2022-2023年因定价失误和管理等问题,公司业绩增长乏力。2024年以来各项改革措施逐步落地,公司业绩重回快速增长。2025年公司将延续24年的性价比策略和推广措施(包括大学线下促销、增加“魔芋爽”陈列、投放梯媒广告等),在较高的员工士气下,公司收入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另外,24年公司持续提升分红比例,分红比例(含特别股息)从23年的88%提升至24年的99%。光大证券称,辣味食品天生具备成瘾性,用户粘性强,增长较为稳定,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小米持续回调,较最高位跌去近17%。消息面上,据统计,截至上周五,南下资金已连续3日净卖出小米,共计18.2194亿港元。另外,美的集团的财报显示,美的集团在2024年彻底清仓了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美的集团自2015年起持有小米股票,继2020年出售小米股票后,美的集团2023年再次出售小米股票,2024年再次减持,至今合计套现近20亿元。
华润燃气放量大跌超19%,去年净利同比跌21.7%,末期息大减30%。消息面上,华润燃气上周五收市后公布,截止去年底止纯利40.88亿港元,同比跌21.7%;每股基本盈利1.8港元,派发末期息70仙,同比大减三成。期内收入1026.76亿港元,升1.4%。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