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头图|《赌神》剧照
可灵 AI 大放异彩,连带着整个快手都支棱起来了。
3 月 25 日港股盘后,快手向市场递上 2024Q4 及全年财务报告,几个关键指标表现如下: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1.8% 达 1268.98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大增 72.5% 达 177.16 亿元;
2024Q4 营收同比增长 8.7% 达 354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7.8% 达 47 亿元;
2024 年电商 GMV (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近 18% 达 1.39 万亿元;MAU(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5% 首次超 7.36 亿。
概言之,2024 年快手营收、净利润、用户规模、GMV 均创新高,且连续八个季度(2023Q1-2024Q4)保持盈利——这意味着,快手的经营逻辑已经从过去亏损换增长切换为关注利润、提质增效的模式。
当快手与市场逻辑保持“步调一致”,国际投行都变得“和颜悦色”——高盛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如今 AI 投资将从硬件转向应用层,建议超配快手这样具备 AI 创新能力的公司——毕竟,移动互联网正告别“烧钱换未来”的时代,市场转而看重当下的盈利能力,快手则通过业务提效稳住了外界对其持续盈利的预期。
毫不夸张地说,快手演绎了一出三年逆袭的“爽剧”——2022 年,快手还因年亏近 60 亿元受尽资本市场冷眼、被媒体唱衰;2023 年,快手便扛着万亿 GMV、百亿盈利重回聚光灯下,给了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2024 年,各家大厂还在为 AI“烧钱”造势时,可灵 AI 闷声营收破亿。
可灵AI闷声赚1亿,图生视频全球第一
或许,部分读者对快手的感知依旧停留在“下沉四大天王”阶段(拼多多、快手、水滴筹、趣头条),实际上 AI 战略正对快手生长路径完成重塑。
2024 年 6 月,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正式发布文生视频功能,因其惊艳的表现在国内外掀起讨论热潮——随后的几个月,可灵保持着以周为节点的迭代速度,并以小步快跑的姿态在 2024Q3 冲破 500 万用户,累计生成超 5100 万个视频和超 1.5 亿张图片。
可灵的逆袭,无疑为快手创造出“二次发育”的契机——尤其,当其他大厂仍在为 AI 商业化场景抓耳挠腮时,可灵 AI 已经不动声色营收破亿——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程一笑在财报业绩会上表示,可灵 AI 上线大半年累计营收超 1 亿元,除 C 端用户订阅外,还面向 B 端商家提供 API(应用程序接口)接入等服务,并与小米、亚马逊云科技、Freepik、蓝色光标等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们有信心,目前可灵 AI 的图生视频功能的综合效果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程一笑分析,可灵 AI 正保持着全球领先的状态,因为快手在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方面足够聚焦,且坚决的整体策略。
不得不说,还真让程一笑装到了——财报发布两天后,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准测试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 发布最新的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榜单,快手可灵 1.6pro(高品质模式)以 1000 分的 Arena ELO 基准测试评分登陆图生视频(Image to Video)赛道榜首,Google Veo 2、Pika Art 分列榜单二、三名。
具体而言,在确定将视频大模型作为重点方向后,快手迅速将算法团队与视频理解领域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研发效能:
算力方面,通过将算力聚焦在视频大模型研发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算法方面,视频生成模型的选型组合复杂度更高,需要更精准的技术判断、系统化选型以及大量算法创新——这倒逼快手持续投入,推进算法创新。
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表示:公司将在未来 3 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及研发投入,希望通过可灵 AI 改造升级现有业务,同时创造 AI 视频内容生产的新赛道,进一步保持快手(短视频生产和消费社区)的领先地位。
这并非只是程一笑随口立下的 Flag,从快手过去一年在 AI 上的投入也能看出其布局的决心——财报显示,2024 年快手研发开支达 122 亿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 10%。
AI 最先赋能的当然是营收占比最高的线上营销业务。
一方面,受益于营销客户投放消耗增加,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0.1% 达 724.19 亿元,整体营收占比也提升至 57.1%。
其中,2024Q4 快手单季收入同比增长 13.3% 达 206 亿元,甚至超过百度同期的 179 亿元——要知道,百度曾是 BAT 时代的领头羊,如今别说腾讯、阿里,其在核心广告收入上(季度)连快手都追不上了。
单 2024Q4 快手上的 AIGC 短视频营销素材及虚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日均消耗就超过 3000 万元——据快手测算,AI 大模型预计可将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 60%-70%,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外循环广告延续回暖态势,快手通过基建、算法、产品优化提高(线上化成熟行业)转化效率。
期间,快手业务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品牌广告向效果导向做了一些靠拢,这源于快手电商带动广告客群丰富,扩大了效果导向客户。
至于收入占比排名第二的直播业务,2024 年同比下降 5.1% 至 370.61 亿元,Q4 收入同比微降 2%至 98 亿元,且已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 8%、6.7%、3.9%、2%)。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业务高度受政策变化、监管意志影响,且与公司对直播生态的调整强相关,现已不再是快手战略发力的方向,此处便不再赘述。
电商仍在向上触探“天花板”
广告与直播是快手过去叙事的商业支撑,但其他服务(含电商)才是快手泵血的“新引擎”。
2024 年,快手其他服务(含电商)同比增长 23.4% 达 174 亿元,全年 GMV 同比增长近 18% 达 1.39 万亿元;2024Q4 在双十一加持下,电商 GMV 同比增长 14.4% 达 4621 亿元,以场景贡献来看:
2024Q4 快手泛货架 GMV 持续超大盘增长,整体 GMV 占比达 30%;作为对照,抖音泛货架 GMV 整体占比接近 40%。
2024Q4 快手短视频电商 GMV 同比增长超 50%,基本追平抖音短视频场景 GMV 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24Q4 快手海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52.9%,线上营销收入同比大增 83.5%;其中,巴西电商业务订单规模持续上升,补贴效率和运营效率也有所改善,推动 2024 全年快手海外营收翻倍,海外业务经营亏损亦大幅收窄 57.2%。
虽然,近两年“电商存量论”甚嚣尘上,即所谓新旧电商平台已然进入零和博弈的“贴身肉搏”、任何增量都要从别人口中“抢食”——但虎嗅认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短短四年就撕开了一个近五万亿的口子(2024 年抖音 GMV 约 3.43 万亿,快手 GMV 约 1.39 万亿),重塑的是场景心智、消费决策,而非单纯的消费习惯。
尤其,消费者面对传统货架电商过于冗杂的信息,直播带货通过筛选价格、品质、款式逐渐构筑起“渠道品牌”,形成差异化认知,使得直播电商仍有不俗的攀升空间——艾瑞咨询测算预估,2024-2026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 18%。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对虎嗅分析:“抖音是流量场,对用户交付价值局限于内容、缺乏客户持续挖掘,喜欢把‘肉焖在锅里’;快手以人为维度,流量私域属性强,并不打压流量外流——相比抖音,快手特色在于明显的达人风格、与粉丝更强的互动,且快手平台提升达人货币化率的空间更大。”
顺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电商业务在高频、刚需、覆盖面广泛等特性加持下,不排除会超过广告与直播业务,成为快手商业化的核心支柱。
当然, 平台商业化最终都要用户生态托底——一方面,快手提升了组织效能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增加优质内容供给、提高内容匹配效率等手段,快手用户粘性与社区活跃度“稳中有升”:
先看用户基本盘:Q4 快手 DAU(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 4.8% 达 4.01 亿,MAU(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 5% 首次超 7.36 亿——什么概念,国内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两小时,还能冲破 7 亿 MAU 的产品,微信、抖音后面就是快手了。
再看用户粘性:Q4 快手 DAU / MAU 达 54.5%,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5.8% 达 125.6 分钟——试想一下,用户日均停留两小时的商业潜力——不仅能通过短视频、直播对消费形成“俯冲”,还能迅速向本地生活渗透,与其他平台展开一场“全面战争”。
在庞大的流量反哺下,快手用户消费意愿也进一步提升:内容、老铁、生意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商业闭环:内容是承接人格化的载体、老铁带来信任与粘性、生意沉淀商业价值——2024Q4 快手电商月均买家数同比增长 10% 达 1.43 亿,月活跃用户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 19.5%。
很多人读完上述分析可能有点懵:怎么快手各项数据全都支棱起来了?
虎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快手最近两年心态有了明显变化——此前几年,快手疲于追进抖音的凶猛涨势,无论业务节奏还是打法都在不同程度地“效仿”抖音;如今,快手不再盲目追赶抖音,并通过组织瘦身、战略调整、押注AI,逐渐摸准了自身的发展节奏。
外界忽视的一点还在于:快手这几年在短视频、直播电商、短剧等业务上“死死咬住”头部阵营,保证了基本盘的稳固,体现出强大的“产品韧性”及顽强的好胜心,可由于抖音的光芒过于耀眼,反而使得大家低估了快手。
#虎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黄青春频道出品人,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huangqingchun@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4月28日,一起相聚新晋AI之城杭州,围绕零售消费领域,聚焦快消、出海、鞋服三大场景,10+最新一手AI落地应用案例,探讨AI应用趋势与实践,一起聊一聊AI到底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请来了咨询巨头贝恩全球合伙人邓旻,伊利CTO程国强、安克创新CIO龚银、海底捞CGO周浩运、百果园副总裁王筱东等AI应用领先企业嘉宾,闭门分享真实的应用路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