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格芯(GFS.US)正在探索与中国台湾省芯片制造商联电(UMC.US)进行合并,旨在打造一家更具弹性的老一代半导体制造商。华尔街分析师对这笔交易持谨慎态度,认为监管审批和执行方面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予联电台股“中性”评级,目标价为37新台币。摩根大通认为,联电与格芯的拟议合并可能是积极的,但监管审批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摩根大通表示,考虑到成本效率和规模效应,任何成熟代工厂(如联电/格芯)的拟议合并都可能是积极的。联电约23%的产能位于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省以外地区,这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可能被视为有利因素。
但摩根大通继续对独立的成熟晶圆代工业务保持谨慎态度,并认为当前的产能利用率低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需求前景疲软,且中国内地晶圆厂和台积电的产能快速扩张。
摩根大通还表示,一般情况下,晶圆厂的合并相当罕见,因为不同晶圆厂在工艺流程上的差异很大。客户可能还需要在统一的制程节点上重新设计和验证现有工艺,这可能削弱合并的规模效应。
控股权方面,摩根大通认为,即使这可能是一次“对等合并”(鉴于两家公司市值相近),但格芯由Mubadala group控股81%,而联电没有控股股东,因此最终的控制权可能仍掌握在格芯手中。摩根大通不确定联电管理层和董事是否会同意这种组织架构。
摩根大通强调,联电与格芯的交易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监管可能是一个重大障碍,过去类似交易(如英特尔收购Tower Jazz)也因未能获得各种监管机构的批准而流产。
总体而言,摩根大通认为联电股价可能仍然表现不佳,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低迷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合并交易可能有助于稳定环境,但交易的性质将决定股价的反应,因为监管审批和执行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高盛予联电“中性”评级,其中联电台股目标价为39新台币,联电美股目标价为6.0美元。
高盛认为,联电与格芯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有限。这两家公司都专注于传统的晶圆代工业务,以及类似的终端细分市场,如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
高盛表示,鉴于两家公司都没有涉及先进制程业务,这笔合并交易对竞争格局的影响有限。合并后的公司仍将面临激烈竞争和价格压力。
高盛表示,地域多样化的效益存在不确定性。潜在的合并可能会建立一个地域多元化的实体,联电的亚洲业务与格芯的美国和欧洲业务互补。但这种地域多元化未必能带来运营协同效应,特别是如果他们现有的客户群或供应链已经得到充分服务。值得注意到的是,联电管理层在2024年12月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立即投资美国的计划,且在美国运营的高成本可能进一步加重公司负担,这意味着扩大美国生产可能不符合联电目前的战略重点。
最后,考虑到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对中国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联电是该地区第二大晶圆代工厂,高盛预计合并将受到中国台湾省和美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