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机器人产业火爆。
其中,不少“广东造”机器人企业凭借硬核实力频频“出圈”:从展会上热情迎客的里工“里掂F1”机器人,到两会期间作为“记者搭档”现身北京街头采访的乐聚“夸父”机器人,再到越疆科技(02432.HK)推出的可以倒牛奶、烤面包的机器人……
4月1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副省长王胜在会上介绍,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连续五年居全国榜首,以平均每年近50%的增速跑出“广东加速度”。
机器人的广东“力量”
凭借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相当于全国每10台工业机器人就有4台“广东造”。在广东机器人产业中,美的库卡、优必选(09880.HK)、华数机器人、汇川技术(300124.SZ)、越疆机器人、拓斯达(300607.SZ)、巨轮智能(002031.SZ)被并称为机器人“七剑客”,且各有特长和专注于不同领域。
例如,美的库卡主要聚焦于工业领域。据了解,美的集团在2017年收购了德国库卡,正式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目前60%以上的产品仍聚焦于工业领域。
此外,美的库卡还布局了协作型机器人,例如七轴协作机器人,其精度和协作能力更强,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同时,美的库卡的中国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工业AMR(自动移动机器人)。3月18日,美的首次曝光了一款人形机器人样机,可以完成“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动作,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在听到指令后完成相应操作。
越疆科技是“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越疆科技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为13.0%。
近日,越疆科技还公布其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预售价格为19.9万元起,较此前行业主流的30万-50万元区间大幅下探。
作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则在今年立下“壮志”,优必选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周健在近日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优必选的目标是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全部进入客户的真实场景采集更多数据。”同时,据透露,优必选正在规划一款情感陪伴人形机器人,进军to C赛道,已经接到不少海外头部厂商的合作意愿。
除了机器人的整机厂,广东还初步建立了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如拓斯达就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最大的底气是“全链条生态”——从深圳的电子制造、东莞的硬件配套到广佛的科研资源,形成“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华为、大疆等龙头牵引创新,叠加大湾区人才虹吸效应,政策更敢砸钱试错,这种“产业+市场+政策”的铁三角,是其他地方很难复制的。
事实上,广东省的智能机器人远不只“七剑客”,这里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隐形冠军”,如深圳的乐聚机器人、逐际动力等。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就曾对媒体说:“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是全国最好的机器人产业。不只是机器人‘七剑客’,未来两三年可能会涌现出‘七十剑客’。”
“真金白银”砸场景,最高5000万元!
广东在政策支持方面也持续发力,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2月,《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发布,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突破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和关键核心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高标准建设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引进和培育3—5家独角兽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
3月初,《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
这份政策文件含金量十足,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包括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对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奖励总额度最高300万元,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总额度最高200万元;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以及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政策中最亮眼的是‘真金白银砸场景’——财政不光直接给钱‘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级创新中心’,还开放公共场景给企业”练手“,用需求倒逼技术迭代。 ”张孝荣告诉时代财经,传统政策总在补贴研发端,但广东直接让技术落地见血,企业能快速验证产品,这会成为产业爆发的催化剂。
不过,张孝荣也提醒,别急着造“完美机器人”,要先解决“手”和“脑”的问题,突破灵巧操控、环境感知等底层技术,比外观仿人更重要。政策该聚焦核心部件(如精密关节、AI芯片),同时用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敢当“小白鼠”,让机器人进工厂、医院试错迭代。
万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提升,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逐渐从B端走向C端,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及具备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
万联证券就指出,广东省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应用场景拓展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