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猎云精选 邵延港
在钉钉创立的第十年,出走四年多的创始人陈航(无招)又被阿里请回来了。
3月31日晚,钉钉方面向猎云网证实,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原钉钉CEO叶军(不穷)将回归阿里集团,另有任用。
陈航从0开始创造了钉钉,是钉钉的灵魂人物。2020年,因发展理念不同,陈航离开钉钉,离开阿里,带着几位钉钉核心高管在杭州创立两氢一氧。但作为阿里1999年的实习生,无论是对阿里,还是钉钉,陈航与二者之间都有着很深的羁绊。
此前因分歧而离开,这次也将因共识而重聚。陈航回归,背后也有着阿里集团层面的战略调整。在AI浪潮中,作为阿里AI TOB战略的核心平台,钉钉正在进行智能化转型,而能够接手阿里这一关键任务,可见吴泳铭及阿里对陈航的信任。
陈航和钉钉,在阿里变革中起伏
陈航,算得上阿里创业的元老级人物。1999年,陈航成为刚成立的阿里的第一位实习生,上司就是吴泳铭。不过毕业后,陈航便前往日本工作生活了11年,因此,陈航错过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初的峥嵘岁月,但陈航并没有与阿里断联。
2010年,陈航受“老领导”吴泳铭之邀,加入阿里巴巴,先是负责淘宝的搜索业务,然后又被派去负责一淘的运营,但这两个产品算不上很成功。不过,阿里并没有对陈航失去信心。
2013年10月的一个晚上,陈航接到通知,要他到来往团队报到,负责来往产品。这个命令来自马云。彼时,微信已经有近6亿用户了,而胸怀“社交梦”的马云却刚刚推出“来往”。对于“来往”,马云十分重视。当陈航接手时,“来往”项目团队只有20多人,但阿里倾注大量资源, 陈航甚至可以在阿里内部选人,马云也为项目团队支援了十亿资金。
不过,动用阿里所有资源宣传和推广后,“来往”的数据表上成绩不错,但是用户留不下来。“来往”做得很努力,但因为失掉先机,微信当时压得来往抬不起头。2014年,阿里决定放弃本被寄予厚望的“来往”。
陈航又失败了,但阿里并没有放弃陈航,甚至给机会让陈航重新开始。陈航提议组建一个小团队继续深入地做调研,希望能做一个区别于微信朋友圈的工作圈。2014年5月,陈航向马云借阿里的圣地湖畔花园,说是要沾沾风水吧!
当时陈航团队只剩下六个人。2014年下半年,钉钉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产品模型,只是在功能和用途方面还没有明朗,包括陈航在内都还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经过很多很多次迭代升级,半年后,钉钉1.0版本上线。因为“板上钉钉,言之凿凿”,所以钉钉叫“钉钉”。
进入尚未被建立护城河的工作社交,钉钉如入无人之境。钉钉率先获得了国际上最严格的ISO27001:2013 安全认证,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该认证的企业级社交平台产品,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通讯应用。
只不过对于钉钉的发展方向,陈航这位创始人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2019年,马云宣布退休后,时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主导了一次组织升级,宣布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陈航从钉钉调任到集团,向张建锋汇报。
第二年,阿里宣布“云钉一体”战略,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并与阿里云全面融合,由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直接管理。作为调整的一部分,陈航被调离钉钉CEO职位,转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助理。
在阿里“云钉一体”战略下,阿里云通过钉钉获取企业客户资源,提升云计算收入。但陈航更希望钉钉保持独立性并发展壮大。分歧之下,陈航向集团战略不得不妥协。
2021年,陈航正式出走创业,成立两氢一氧。一同创业的还有此前钉钉的核心骨干,包括原钉钉副总裁任卿、原钉钉市场部负责人甘聪、以及原钉钉首席架构师、CTO朱鸿。
打造过钉钉这样超级应用的陈航团队,在资本市场自然不会被忽视。但即便是独立创业,陈航依然没有离开阿里的“势力”范围。
天眼查信息显示,两氢一氧在2021年6月和7月已经分别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天使轮的估值定在30亿。投资方包括吴泳铭的元璟资本、阿里云战投出身的张婷的深涧资本,阿里巴巴合伙人蔡崇信的家族办公室Blue Pool Capital,以及IDG。
另一方面,钉钉的第二任CEO叶军在2020年上任。在叶军的带领下,钉钉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如今已成为全国用户数最大的企业应用,其用户数超过7亿;生态伙伴总数超过5600家,覆盖了20个国民经济行业,遍布135个城市。
不过,尽管钉钉大客户数量增长,但转化为云收入的效率其实并不高。阿里的“云钉一体”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023年,阿里再次进行组织变革,随着“1+6+N”的启动,集团拆分为多个独立业务集团,钉钉从阿里云剥离,成为“N”中的独立业务单元,不再由阿里云直接管理,“云钉一体”也随之终止。
在管理层上,张勇卸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吴泳铭一人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CEO、淘天董事长兼CEO、智能云集团董事长兼CEO,本地生活业务也由他直接管理。
吴泳铭掌舵阿里,加上钉钉独立运营的路线跟陈航一开始的计划契合,这或许成为陈航能够回归的重要契机。在该战略之后不久的钉钉2023年生态大会上,陈航作为神秘嘉宾出场。
有人说,陈航的回归,更加证实了当年“云钉一体”就是瞎折腾。但陈航的回归,也代表钉钉在新的战场上,需要更有影响力的掌舵人。
AI竞争,阿里将钉钉的挑战交给陈航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吴泳铭明确主张在阿里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并告知所有部门,2025年的绩效将依据如何利用AI促进增长来评估。此举,为阿里的AI加速转型敲响战鼓。
今年2月24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至少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这一数字远超过去十年投资总和。阿里是目标不仅在现有业务中融入AI,还积极布局一系列AI原生应用。
在阿里内部,对于基于成熟AI技术打造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充满信心。在ToC端,夸克成为其AI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今年3月13日,阿里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此外,阿里将To C硬件业务“天猫精灵”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通义也从阿里云分拆归入夸克所在事业群,夸克将成为阿里AI战略的第一个重拳。
在ToB端,吴泳铭直言钉钉对阿里的重要性。
在叶军管理时,钉钉已经是阿里ToB业务最大的窗口,也是阿里集团四大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之一。据公开数据,目前,钉钉用户数已超过7亿,生态伙伴总数超过5600家,钉钉AI每天调用量超1000万次。2025财年,钉钉订阅收入超过30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创立十年,钉钉就迈过商业化门槛,在企业软件市场这种案例并不多见,但如今的市场环境,钉钉不能只是完成扭亏这么简单了。
两年前的钉钉生态大会上,陈航说钉钉应该做得“酷”一点。阿里管理层在2025财年三季度财报中提到过:在AI时代,钉钉是阿里To B端最重要的资产。
有媒体援引阿里集团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陈航回归,是为配合阿里集团的智能化战略,作为企业软件的钉钉被认为更加重要,与叶军掌舵时期的相对“独立发展”方向定位不同,钉钉的定位将发生改变——被拔高到阿里AI To B(面向企业级)的入口级产品。
能接下这个任务的人选中,钉钉的创始人陈航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这四年,陈航并没有走得太远。叶军在一次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无招(陈航)离开后,他们很少交流,但不时通过别人向他转达钉钉改进的建议。
陈航和阿里集团高层之间就钉钉未来的AI转型已经达成了共识。在AI时代,钉钉如何在AI战场上角逐?无招有哪些招?
陈航是最在意钉钉的人。人工智能浪潮中,钉钉势必要进行AI转型。过去两年,叶军也做了很多工作。2023年4月,钉钉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宣布将用大模型把钉钉重做一遍。之后,钉钉将旗下产品线和场景陆续进行智能化升级,甚至尝试孵化了一些 AI 结合 SaaS 的应用。
2024年,钉钉的AI战略加速。钉钉发布多款AI工具,还对AI交互进行统一升级,还开放了更多的模型基座能力。
今年,DeepSeek搅动人工智能市场,智能办公场景增添了更多想象力。作为一个拥有7亿多用户的企业服务平台,钉钉的AI转型,影响着未来能否抢占更多市场先机,也是钉钉作为阿里AI TOB战略核心平台,要迎接的新的挑战。
从陈航的履历来看,阿里对其有极高的信任。在阿里的十几年,陈航承担关键任务的时期占据了大半时间,或许这次也和“来往”一样,阿里相信陈航一定能成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