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工商银行披露2024年度经营答卷,总资产突破48.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实现净利润3669.46亿元,同比增长0.5%;不良贷款率1.34%,拨备覆盖率214.91%,资本充足率19.39%稳居行业前列。面对利率下行与市场波动的双重考验,这份成绩单印证了“五化”转型战略的系统性成效,更展现出金融科技赋能的深层变革。
锚定“五化”转型,重构金融服务底层逻辑
2024年,立足四十年再出发,工商银行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机构目标,扎实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五化”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全新支点。
推进智能化风控,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工商银行通过“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加快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持续提升风险治理效能。
构建现代化布局,持续加大对“两重一薄”领域的支持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2024年,新增贷款投放、债券投资余额均为可比同业第一。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贷款保持同业第一,普惠贷款增量、增速排名可比同业前列,“专精特新”贷款较年初增长超54%。发布银行业首份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方案,推进自身现代化步伐加快。
培育数字化动能,加快建设“数字工行”,做强三大对外平台,做优三大对内平台,加快打造工行新质生产力。工行手机银行客户数增至5.88亿户,规模和活跃度可比同业第一;开放银行全年交易额突破375万亿元;“智慧办公”日活超过30万人,员工办公效能进一步提升。
完善多元化结构,通过优化结构打造多点支撑、高效协同的发展新格局,主动应对利率下行、净息差收窄等形势变化。加快构建“大中小微个”相协调的客户结构,提升微型客户占比,优化资产布局,“零售+普惠”贷款增量占比持续提升。在稳住利息收入的同时,做大做优手佣、交易等非息收入,同时做强“四大经营板块”。
夯实生态化基础,聚焦客户需求变化,沿着资金链做实客户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纵深推进GBC+基础性工程,搭建各类场景全套解决方案,实现G端拓户4.9万户,B端拓户32.6万户,C端触达客户1.7亿人。进一步增强经营发展韧性。
资产质量持续巩固,韧性经营推动业务结构稳定向好
财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ROA(资产回报率)0.78%、ROE(净资产收益率)9.88%均处于合理区间。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4.91%,较上年末上升0.94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面对低利率与市场波动双重挑战,工商银行通过“加减法”打造财务收支新平衡。
工商银行多元开源强增收,进一步健全利息净收入管理机制,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发力,引导全行通过精细管理和结构调整,努力稳定净息差和利差收入水平。并在主动适应利率变化稳定利息收入的同时,多措并举拓宽非息收入来源。信用卡手佣净收入同比增长1.8%,新开对公结算账户数同比增长6%,人民币对公结算收入同比增长3.2%,保持同业领先;贵金属手佣净收入同比增长33%,第三方存管收入实现正增长,代理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56%;ESG类债券、科创类债券承销额同业领先,银团安排承销与管理、投行顾问咨询相关收入保持同业领先……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94亿元,继续保持总量同业领先。
同时,精准管控稳节支,一方面管好资产质量,提升利润贡献,同时管控财务费用,优化资源投入。2024年,工商银行成本收入比继续保持同业较优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着力完善现代化布局
精准服务“工”和“商”,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贷款规模保持领先,民营、外贸及商户金融持续优化,城乡联动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工商银行“专”的特色持续体现。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2024年,工商银行投融资总量、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统筹落实稳经济各项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2024年末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26.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3万亿元;人民币债券投资12.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2万亿元;全年境内主承销债券规模超1.9万亿元。
信贷资金投放精准直达。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强对“两重”“两新”“三大工程”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制造业、科创、绿色、普惠、涉农、民营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实现良好增长。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其中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普惠贷款余额2.9万亿元,增速近30%;持续优化和提升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科技向新,金融“活水”灌溉新质生产力
工商银行将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倾斜,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平均增速。
2024年以来,工商银行更加注重专业化、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领军强行,助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工商银行围绕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政策保障、资源配套等方面,打造科技金融专业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专属保障“五专”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质效:打造了“总行-分行-支行-网点”四级联动的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体系;深化政银合作,聚焦重大科技项目和“卡脖子”领域,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重点客群,开展重大科技专项金融服务;结合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阶段特点和金融需求,制定《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针对科技企业新特点、新需求,打造与新质生产力企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从考核引导、规模保障、成本优惠、定价授权、尽职免责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服务的资源和政策保障力度。
财报显示,工商银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客群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位列同业首位。
“人工智能+”,打造服务进化“超级变量”
“人工智能+”在工商银行的实践应用也成为打造金融服务进化的“超级变量”。“工银智涌”大模型矩阵体系推动金融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注入了全新动能。
《2024工商银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白皮书》显示,其AI技术已渗透到金融服务的全链条,形成“1+X”应用范式。工商银行聚焦远程银行、对公信贷、运营管理、金融市场等各业务领域,将大模型嵌入银行业务系统的全流程,开启金融行业人机交互新时代,形成全新的数字生活与数字孪生能力。
近期,工商银行在同业率先完成DeepSeek最新开源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工银智涌”的应用,算力、算法、数据等核心要素处于业界领先,已赋能20余个主要业务领域、200余个场景。获得专利授权数量保持同业第一。
AI有望驱动银行机构加速技术迭代。中金公司认为,AI技术平权持续,金融IT行业具备明确赋能场景,有望实现“工具赋能”向“智能重构”跃迁。工商银行“五化转型+生态运营”模式,为国有大行在利率市场化深水区的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曹睿潼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