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行业“春寒料峭”时 吴以芳谈复星医药的“瘦身”与“聚焦”

新华财经
02 Apr

  新华财经上海4月2日电(记者杜康)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对外许可方面交易活跃,很多国际知名大药企和基金都来中国寻找创新药研发资产。同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一些企业也成功融资或上市。

  尽管如此,中国的医药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用“春寒料峭”来形容当前行业所处阶段,“聚焦”和“瘦身”也成为他反复提及的两个关键词。“当行业才刚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的时候,风险和不确定性仍在存在。企业依然面临收入端增长和盈利端下行的压力。愈是此时,我们愈要保持战略上的冷静和理智,保持财务健康。”

  可以看到,2024年,复星医药迎来了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在经历了连续两年下跌之后,公司净利润也再次迎来正增长。

  瘦身后“轻装上阵” 复星医药更“聚焦”创新

  年报显示,2024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加16.08%。复星医药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净利润下滑后,重回正增长。

  净利润重回正增长的背后,可以看到复星医药的战略调整,正在通过“瘦身”以更加聚焦主业。此前很长一段时期内,复星医药依靠投资和并购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债务的上升、过高的商誉、不断增长的对外担保总额等。近几年,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也出现了下滑。

  随着业务板块的聚焦,吴以芳介绍,2024年,复星医药的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都大幅改善。

  2024年,复星医药经营现金流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高于当期经营性利润的增速。“财务稳健的第一要点就是现金流健康。经营现金流的改善得益于复星医药在质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周期管理、创新研发等环节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推动运营效率和盈利空间的提升。”

  吴以芳还提到,2023年下半年开始,复星医药陆续关掉了几个国外高成本研发中心,把相关研发转移到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国内。“其实我们高价值项目的研发进度没有落下,但研发费用下来了,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扩张中的一种理性。我们强调低成本的扩张,最好是盈利性的扩张。此前四年,我们自由现金流承压,资本性支出、全球布局等各个方面的投入,造成公司负债持续不断上升。2024年,我们自由现金流大幅度改善。”吴以芳说。

  记者获悉,复星医药2024年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通过减持、出售持有的资产等回笼资金约30亿元。年报显示,复星医药在2024年还通过股权转让或者股权重组的方式处置了包括重庆国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融乐养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六家子公司。进入2025年,今年3月份,复星医药继续“瘦身”,清仓所持有的“和睦家”医院和诊所股权。

  可以看到,“卖”的同时,复星医药的“买”并未停止。2024年9月,复星医药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现金出资2700万美元受让Kite Pharma持有的复星凯特50%的股权。复星凯特是复星医药旗下细胞治疗技术的核心平台,拥有奕凯达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相关商业化权利,奕凯达是国内首款获批的CAR-T产品。

  复星医药还曾主导私有化复宏汉霖复宏汉霖主要从事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公司自研创新PD-1单抗药物汉斯状已在国内上市,不过,由于吸收合并方案在复星医药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未获通过,私有化一事以失败告终。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吴以芳表示,未来,复星医药会继续处置一些过重的资产,从而“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进一步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2025年,复星医药将继续加大回笼资金力度,退出和整合非核心、非战略、低效率的资产,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

  创新药海外收入有望于2027年迎来高增长

  谈及未来3到5年的战略,吴以芳表示,复星医药未来要想真正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型药企(Pharma),必须以创新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力,“未来,我们将更聚焦高价值创新药、高价值医疗器械。即便是成熟产品事业部,仿制药单元也将进行更多改良式创新,不断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分业务板块看,2024年,复星医药的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9.24亿元、43.23亿元、76.47亿元。可以看到,制药板块仍然是复星医药营收的大头。记者了解到,复星医药约289亿元的制药收入中,创新药收入约为76亿元。

  “仿制药业务目前仍是我们的现金流业务,营收占比更高。但由于已经有了200多亿元的大体量,除非有特别高价值的大品种,否则未来增速有限,估计在5%以下。创新药板块虽然当下面临比较大的行业压力,但我们自己每年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有望支撑板块20%到30%的复合增长率。”吴以芳说。

  吴以芳介绍,预计从2027年起,公司在海外注册上市的创新药将会贡献明显的收入增长。届时海内外共同驱动,将带来创新药收入占比的迅速提升。

  出海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对于复星医药亦是如此。2024年,复星医药海外收入112.97亿元,占营收比重27.51%。可以看到,复星医药正在一方面推动相关药物在海外的临床获批,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海外商业化团队力量。

  据悉,复星医药的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在美国,复星医药集团的仿制药自营团队日趋成熟,与各大分销商及集团采购组织(GPO)均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制剂产品销售。与此同时,复星医药已组建美国创新药团队,并开展创新药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的商业化筹备工作。

  吴以芳介绍,当前美国地区的收入,占到复星医药海外收入的40%以上。下一步,复星医药的海外扩张计划将优先考虑中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此外,复星医药还将通过对外授权(License-in)等方式,与国内其他药企携手,在短期内实现海外收入的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