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的AI叙事正迎来历史性重构——中国科技资产经历着从"海外映射"到"本土辐射"的逻辑更迭。当资产荒遭遇技术奇点,技术突破与资本共振驱动了价值重估。
而在年报季的镁光灯下,市场正经历着价值发现的"奥德赛时刻"。
在检验“创新”成色的关键时刻中,第四范式(06682.HK,下称范式)向市场递出一份答卷:这家过去没有在大众面前过多“显山露水”的公司,竟是企业级AI赛道的隐形冠军——其以超过50亿元营收规模,悄然登顶港股与A股已披露财报的纯AI赛道企业榜首。
一、明牌——稳:业绩潜力释放确定性阿尔法
范式以极具说服力的财务数据完成战略验证。
根据业绩报告,范式2024年的营收达52.61亿元,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1%。若将时间轴拉长至五年维度(2019-2024),其营收从4.6亿元增长到52.61亿元,实现1043%的裂变增长,增速十分可观。
其中,作为核心增长极的"先知AI平台"展现出强劲动能,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7%,贡献了69.9%的集团总收入。上半年,公司发布先知AI平台5.0版本。该版本能有效实现标准化模型生产并进行高效复用,实现构建周期降至天级别,促进AI应用规模化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能源电力、金融、运营商、交通运输等行业,并在智能制造、医疗、零售、水利等新战略领域获得新的业务拓展。公司服务的标杆用户数为161个,2024年标杆用户的NDER(净收入增长率)为110%,标杆客户平均收入近2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范式的收入规模首次进入半百俱乐部,并已经超过老牌AI小龙商汤、云从科技,以及诸多AI新秀,成为目前已披露业绩的纯AI商业模式的公司中营收体量最大的公司。根据IDC的数据,范式连续六年稳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在"研发投入-客户沉淀-场景渗透"的正向循环驱动下,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亏损同比缩窄70.4%,系自2021年以来连续4个会计年度环比减亏,朝着盈利的目标又走了一大部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相信盈利指日可待。
在2024年全球AI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范式推出企业级AI Agent开发平台,该平台可以按需、灵活、高效的搭建具备认知、决策、执行能力的业务AI Agent应用,开发周期普遍可以缩短95%以上。范式"世界模型+Agent"双核架构形成。
“在企业服务端,我们对Agent应用的理解是生成式AI改造企业软件,这是我们2023年提出并实践的理念。”范式创始人戴文渊表示。
2025年正被业界公认为AI Agent元年。全球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正将AI Agent视为战略制高点。Salesforce 2025财年Q4业绩显示,其AI Agent平台AgentForce推动营收突破百亿美元里程碑,订单同比增长达7.6%。Third Bridge分析师Charlie Miner指出:"AI Agent的规模化应用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转折点"。
尽管这已成为产业共识,但AI Agent的商业化仍面临不少核心挑战。例如,大模型输出错误可能引发决策链的系统性偏差。在B端场景中,即使单个环节的误差率仅为2%-3%,整体失误率也可能呈指数级攀升。此外,实验室中表现优异的系统在面对真实环境变量时,性能往往会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物理世界动态数据的采集成本高昂,且仿真数据与真实场景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
在这场AI Agent的比拼中,兼具行业Know-How沉淀与混合架构创新能力的玩家,或许将率先冲破技术成熟度的“奇点”过去10年,范式通过世界模型为20多个行业的上千家企业提供了AI服务,构建了海量模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知如何针对不同问题调用合适的模型。
目前,范式已经在金融信贷风控、水电设备运维、水文数据监测、慢性病管理、智能课程学习、汽车制造MES系统管理、空气动力设计等诸多领域落地了数百个Agent应用,大幅提升了企业业务人员与底层决策系统之间的交互与协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AI Agent并非孤立的业务单元。它能够与公司先知平台等板块互联互通,实现赋能与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已经在Salesforce身上得到了验证。Salesforce打造了Customer 360 apps、Data Cloud和AgentForce的“三位一体”架构。AgentForce一边连接着公司的基础大模型,与Data Cloud形成协同效应,为Salesforce的原业务赋能。
AI Agent在范式身上有类似的效应。戴文渊表示,增量的Agent场景带动了客户端对平台算力的需求增长,从而拉动先知平台的快速扩张。”
“我们目前的核心业务仍然是面向企业端(B端),并且今年将持续深挖企业客户的各项Agent落地相关需求。”戴文渊称,“我们将充分利用过去在企业服务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跑赢竞争对手,保持业务的稳健增长。”
通过深耕应用场景、赋能客户以及推动科技进步,范式正在企业服务领域夯实坚实的竞争壁垒,确保核心业务稳步前行。
二、暗线——进:场景裂变激活万亿级市场
2024年,范式的战略蓝图迎来重要升级——戴文渊宣布集团化战略落地,正式推出消费电子业务Phancy,并将上市公司主体更名为"范式集团"。范式集团将形成两大战略支点:企业级AI业务持续深耕B端主航道,消费电子业务Phancy聚焦端侧智能新蓝海。
“我们所有的业务都统一在上市公司体系下,也就是范式集团的框架内。”戴文渊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原来的企业服务业务是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子业务,而新推出的消费电子业务Phancy同样是范式集团旗下的子业务。它们共同构成了范式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核心架构。”
这场看似从To B向To C的跨界布局,实则暗含清晰的双层商业逻辑:1、看似跨度很大,但这其实是范式凭借企业端积累的丰富经验,发现了消费电子行业的客户痛点,并提炼出共性解决方案,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大应用场景——消费电子To C场景;2、这是范式通过"Agent+世界模型"技术底座的迁移赋能,搭建起连接产业智能化与消费电子革命的桥梁。
“其(消费电子业务)核心逻辑仍然是‘Agent+世界模型’的模式。”戴文渊表示,“只不过,随着AI与人沟通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业务也开始与消费者直接互动。”
范式的消费电子业务旨在为消费电子市场提供AI软硬件解决方案,解决客户落地“最后一厘米”的AI问题。比如,范式已经与兰博基尼展开合作。戴文渊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兰博基尼想推出一款手表或耳机,范式可以帮助他们轻松实现。他们只需要设计一个外壳,打上品牌logo,就可以快速推出一款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在范式的赋能下,品牌方可以根据需求和成本灵活选配和定制,快速推出从百元到千元不同定位的产品。
具体来看,范式的消费电子业务涵盖了AI成品/半成品、AI Agent智能体模组、PCBA定制开发、软件配套开发以及AI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将大模型能力注入硬件载体,并利用AI Agent智能体模组实现“即插即用”。
在合作伙伴方面,范式已经与康佳、宏碁等传统电子厂商达成合作,通过AI模组为其存量智能产品线实现AI升级。其中,范式与联想合作推出的智能手表已经实现了超过10万台的出货量还与兰博基尼、李小龙品牌等跨界玩家合作,赋能非传统消费电子品牌。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端侧AI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2000亿元,并将以58%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9万亿元。
三、三大维度捕捉市场认知差
在科技革命重塑全球资产定价锚点的进程中,中国AI企业正经历从"技术溢价"到"价值释放"的估值范式切换。但像范式这种非大型AI公司的投资价值或仍存在预期差。
当前估值体系尚未充分反映三重关键变量:
一、Beta有待重估:
市场资金仍显露出路径依赖特征——恒生科技指数年内近21%的涨幅背后,资金向头部AI巨头的集聚效应显著,而范式这类具备硬核技术壁垒的成长股尚未获得充分定价。
尽管表面来看,公司的股价较历史低点实现超100%的修复,但这种修复很大程度源于市场对解禁情绪的过度反应(港股市场通常对解禁较为敏感),另一部分则是受益于AI行业整体估值的提升。
然而,由于范式处于成长期,其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迅速消化了PS(市销率)估值的提升。目前,公司的PS市值已经降至不到5倍。相比之下,像腾讯这样以PE(市盈率)估值为主的成熟期公司,其PS估值通常更低。但目前范式目前的PS估值不到腾讯的六成,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2、从“一元”到“二元”的估值改变:
企业服务的业绩韧性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垫”,而新的消费电子业务打开了更具想象的估值空间。
在企业级AI领域,范式的企业服务业务可对标Palantir(PLTR.US)。2024年,Palantir的营收达到28.7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与范式的企业服务业务增速相近。然而,Palantir的PS估值已突破70倍,而范式在这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更值得期待的是,范式新增的AI Agent业务有望打开新的业务空间。尽管Agent这一概念早已出现,此前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如今全球企业客户都对这一趋势高度重视,2025年被视为AI Agent的元年。
以美国市场为例,Salesforce的AgentForce自2024年10月推出以来,交易量已达5000笔,其中付费交易达3000笔。摩根士丹利预测,AgentForce在美国客户服务代表市场中的保守预期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而乐观预期则高达200亿美元。Salesforce预计,其现有的13.5万客户未来都将通过AgentForce实现数据整理和工作流程优化。参照Salesforce的成功经验,范式也可以利用AI Agent把现有客户“做一遍”,这还不包括潜在的增量客户空间。
在消费电子领域,范式与联想的合作已成功落地十万台产品。范式致力于将AI从“功能附加项”转变为“设备的新基建设施”,以激活庞大的“长尾市场”潜力。此外,随着AI技术的推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正在复苏,AI新品层出不穷,市场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3、生态升维下的价值重估
企业服务与消费电子的协同效应,正在突破传统估值模型的边界。技术层面,"Agent+世界模型"架构形成数据闭环:终端设备持续反哺优化垂直行业模型;工业场景沉淀的Know-How数据与世界模型,通过轻量化改造赋能消费终端智能化。商业层面上,企业服务与消费电子业务的网络效应持续释放,带动规模效应提升;在未来空间层面上,这种协同体现为"滚雪球式"的边界扩张——消费电子场景就是“Agent+世界模型”落地的新应用场景,未来这样的架构可能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随着生态效应持续释放,或将进一步改写这个AI龙头的价值评估模型。
结语
在AI产业从技术狂热转向价值验证的关键阶段,当资本叙事转向硬核创新,真正具备能力的AI企业正在默默交出“硬核成绩”。
当技术护城河与生态扩张力共振,认知差终将转化为价值重估的澎湃动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