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睒睒豪捐5座工厂,农夫山泉还要“向上卷”

深蓝财经
02 Apr

3月31日一早,景东茶仓茶叶公司门前,浑厚悠长的牛角号声回荡山间。地面上,满是青翠的松针——在彝族文化中,它象征着长寿、坚韧与吉祥,与吹奏牛角号一起,象征迎接贵宾的最高礼遇。

而今天,他们迎接的贵客,正是刚刚卸下“首富”光环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8点30分不到,钟睒睒一行抵达茶厂。身着彝族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齐声唱着迎宾调,拉起写有“感谢农夫山泉捐赠制茶厂”的横幅,夹道相迎。

没错,这一次,农夫山泉把“善”的种子撒向了云南。

不过,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捐赠,它更像是一场关于中国茶叶产业的变革。通过捐建茶厂、提供设备和技术培训,农夫山泉试图建立标准化、工业化的中国茶叶体系,提升中国茶叶的产业化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茶农收入,还能让农夫山泉从源头掌控优质原料,带领自身茶产品向上发展。

1

一年四顾云南背后

钟睒睒看到了中国茶叶的困境

在这次云南之行的媒体见面会上,钟睒睒透露,一般的水源地,他只去一次,而从去年5月至今,他一共来了云南四次。

为何要为云南破例?因为这里的茶叶存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又常年陷入“低价”“低质”的困局中。

茶叶喜阴,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同时,这里原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病虫害较少,相较于其他茶叶主产区,化学农残风险更低。用钟睒睒的话来说,“其他地方的茶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云南的茶是自己长出来的”。

然而,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当地茶农采摘的春茶茶青只卖几块钱一斤,甚至不够支付采茶的人工费,甚至仍然以作坊式生产为主,工厂老旧,设备落后,质量标准也不统一,常常遭到黄曲霉素等安全质疑。

所以在钟睒睒看来,云南的茶叶,特别需要外来的市场信息。他说,”浙江如果没有陆羽,就不会有龙井。云南就是缺了一个像陆羽这样的人。"

为了帮助云南茶叶脱困,去年以来,农夫山泉捐赠了5家现代化茶叶初制厂,每一家的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5家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景东县的作为首家投产运营的初制厂,成为当地茶行业的一个“样板间”。

这座初制厂配备了国内最高标准的生产线,实现了从“鲜叶进料-杀青-冷却-回潮-揉捻-烘干-匀堆-打包”全流程茶叶不落地作业。据农夫山泉茶叶生产管理部技术员张凯棋介绍,在相同产量下,传统茶厂需20多人作业,而这套工业化生产线只需要8个人即可完成,茶叶品质合格率也从52%跃升至90%以上。

农夫山泉此举对于当地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在原料端,农夫山泉提高了收购价格。当地茶农报价8元/斤,农夫山泉则给到了10元/斤。过去,茶农往往丢弃夏秋茶,而农夫山泉发现,当地的夏秋茶品质甚至不逊于浙江春茶。由此,茶农从仅售春茶转变为全年销售春、夏、秋三季茶叶,收入翻倍。

一位当地茶厂老板表示,以前他的夏秋茶仅能卖到2.8元/斤,而农夫山泉的收购价提高至4元/斤,这1.2元的涨幅,使他一个茶厂就能让农民增收400多万元。

其次,提高了当地茶叶品质。农夫山泉并未设置“包销”条款,农民可自由选择买家,形成良性市场竞争。但是,要想以高价卖给农夫山泉,必须严格按照其标准生产。

2024年,云南南涧茶厂在农夫山泉的特定标准要求下,签订了60万公斤干茶的收购订单。南涧茶厂负责人周红海表示,“农夫山泉对茶叶的要求极为严苛。每一批加工出的干茶,每天乃至每个小时都要进行茶汤留样品尝,不光基地管理员会过来,农夫山泉的品控和研发人员也要亲自品评,最终的抽样还需送往农夫山泉总部接受100多项农残检测。一旦发现茶叶使用了农药,合作将立即终止。”

除了帮助农民增收,农夫山泉推动茶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更深远意义在于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以此次捐赠所在地景东县为例,当地茶园面积达28万亩,但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万三四。农夫山泉收购秋茶后,茶农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随之增强,直接带动了区域消费市场的活跃。以澜沧江的一家啤酒厂为例,去年因茶农收入增长,其销量竟翻了一番。

这一连锁反应,正是农夫山泉“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理念的生动诠释,也展现出产业升级带来的撬动效应。

2

一年爆卖167亿

农夫山泉的茶饮还要向上“卷”

商业文明的核心是互助,农夫山泉在帮助农民的同时,也是自己受益。

当前,中国瓶装茶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等品牌主导。其中,农夫山泉不仅是较早布局原味茶饮的品牌之一,更是最先深入茶叶产区,推动茶叶供应链革新的企业。通过源头把控品质、推动标准化建设,农夫山泉持续为东方树叶赋能。在无糖茶市场日益增长的趋势下,行业格局势必向头部品牌集中,而具备供应链优势的领先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先地位。

根据中信证券等研究机构测算,东方树叶2024年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到70%,稳居行业第一,未来甚至可能成为接近200亿元的大单品。

年报显示,以东方树叶、茶π为核心的茶饮料板块,在2024年爆卖了167.45亿元,成为农夫山泉新的增长驱动力。农夫山泉“水+茶”的双引擎战略,成效显现。

据农夫山泉茶叶基地管理部的毛鹏飞介绍,以前农夫山泉靠其他的供应商供应原料,而近两年农夫山泉直接介入了茶叶原料端,以工业化的手段标准化生产,不仅保证产品品质稳定,还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2022年9月,农夫山区启动黄山基地项目,一年后再将3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现代化研发中心落户黄山,就地取材产自安徽的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上新具有安徽地域特色、融入徽州茶文化的茶饮料产品。

截至目前,农夫山泉已经在云南、四川、贵州、安徽、福建、湖北、浙江、湖南茶叶产区设立茶产业团队,并且已经成立了杭州、广西成立雅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茶叶制品生产、初级农产品收购以及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等。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农夫山泉“向上卷”的表现。钟睒睒也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应与更强的对手竞争,而非向下竞争。向上竞争与向下竞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态势。

他表示,无糖茶市场竞争的加剧,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一个品牌的话,市场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力量。大家一起参与无糖茶领域的竞争,才能推动行业发展。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竞争必然带来更多机会。重要的是,每个品牌都应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虽然竞争激烈,必然会有一些品牌在过程中退出,但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

全球商业史上有许多巨头间的“向上竞争”案例。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长期竞争,促使双方不断创新,并推动全球碳酸饮料市场发展;阿里巴巴京东的竞争,促进了物流、支付、供应链等产业的升级,也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多元化和服务体系完善。

农夫山泉的云南茶布局亦是如此,不仅推动了自身产品的创新和品质提升,还激发了整个茶饮行业的升级。周红海就提到,与农夫山泉合作后,其他茶饮品牌,包括奶茶品牌,都纷纷找到了他们。既然他们的茶能满足农夫山泉的要求,那么其他品牌的需求更不在话下。

由此可见,这种竞争态势已经为行业带来了向上发展的积极影响。

3

结语

2024年业绩公告中,农夫山泉首次提及其国际化战略。这意味着,云南茶产业的标准化不仅是农夫山泉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更标志着其从本土龙头逐步转型为全球顶尖消费品牌的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钟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