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镁经
////
收割不动女性消费者的燕之屋,想通过王石,为一个传统“贵妇品牌”注入新的叙事。这场违和又高调的跨界营销背后,其实藏着燕之屋的深层焦虑。
作者:郭宇
编辑:王大镁
被称为“贵妇补品”的燕窝,盯上男人的钱包了。
为了能将燕窝卖给男人,燕之屋(01497.HK)请来了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来做它的代言人。
王石同款的“总裁碗燕”售价昂贵,6碗装售价3168元,算下来528元一碗,有网友评论它“不坑穷人”。
尴尬的是,王石不仅没能带动销量,反而遭到网友的群嘲,调侃其“缺钱了”,“老王改卖燕窝了”,“万科不发退休工资了?”,等等等等。
对于王石为何会当燕之屋代言人,网友们有诸多猜测。至于燕之屋为何会请王石当代言人,外界的看法却出奇一致——想赚男人的钱。
这场有些违和的跨界营销背后,其实藏着燕之屋的深层焦虑,它重金押注明星代言的老套路正加速失效。
明星代言打法,越来越不灵了
众所周知,燕窝一直都是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品类,因为价格不菲,又被称为“贵妇补品”。
燕之屋的主要客群也一直以女性为主,请明星代言是其吸引目标客群的主要手段。
2008年,刘嘉玲一句“燕窝,我就选燕之屋”让大家记住了它。此后的十几年间,燕之屋先后请了林志玲、赵丽颖、金晨等女明星当代言人。这种“明星营销”精准命中了两类人的软肋——贵妇群体对容颜永驻的焦虑,年轻女孩对奢侈生活的向往。
燕之屋每年都要在营销上花不少钱。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99亿元、5.04亿元、5.63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6.48%、29.6%、28.67%。
2024年,燕之屋又加码营销,不仅邀请巩俐作为产品代言人,还邀请了王一博作为全球代言人。“双代言人”的目的很明显,利用巩俐稳住有经济实力的贵妇,再利用王一博吸引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但敢花钱的年轻女性。
燕之屋还特意开发了更符合年轻女性消费习惯的产品,比如燕窝粥、燕窝饮品、燕窝护肤品等。在燕之屋的天猫旗舰店,200g/6碗的生椰五红营养即食早餐粥下午茶,到手价略微高于100元,一碗的价格不到20元。
这一通操作下来,营销费用又涨了。2024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攀升至6.7亿元,同比增长19%,占总营收的32%。
然而,巩俐的“带货”能力似乎不是很强。2024年,燕之屋的纯燕窝产品收入17.95亿元,基本与前一年持平。
王一博的“带货”能力稍微强一点。专门配合他开发的“+燕窝”和“燕窝+”的低价系列产品,2024年收入2.32亿元,增长了63.3%。虽然该系列产品增速很快,但体量太小了,而且低价产品没多少利润。
在营销上砸了更多钱后,燕之屋等来的却是2020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全年营收20.5亿元,同比微增4.37%;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18%。这是燕之屋营收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利润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
或许是因为原先锚定的女性消费者的策略不好用了,燕之屋盯上了更有钱的“霸道总裁”。于是,客单价更高的“总裁碗燕”就来了。
开辟新市场,还是“自嗨式”创新?
在外界看来,燕之屋找来王石代言,是想通过这场跨界营销,打破大众对燕窝多适用于女性消费者的认知,开辟男士燕窝市场。
男士滋补品真的有市场吗?
魔镜洞察《2024年药食同源趋势洞察》显示,男性人群养生意识增强,在社交媒体药食同源食疗滋补话题的关注人群中,男性占比超过女性,为56.1%。这意味着,男性消费者在潜意识里也有健康忧虑和加强健康保护的需求。
虽然男士滋补品有增长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产品都能撬动这个市场,更何况还是燕窝这种早就被大众打上“女性滋补品”标签的产品。
为了打动男性消费者,燕之屋在产品上做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创新。
据燕之屋官网介绍,“总裁款”碗燕由燕之屋携手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开发,将燕窝、铁皮石斛、长白人参、蛹虫草、茯苓、肉苁蓉、杜仲雄花、鲜白茅根八种原料混合。一碗158克的“总裁碗燕”,燕窝投料量不低于6.2克。
燕之屋并没有直接提及该产品的滋补功效,而是通过添加的原料来暗示。
比如肉苁蓉,根据百度健康医典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创建的词条,肉苁蓉是一种补阳药,具有改善体虚怕冷、增强体力、缓解便秘等作用。在产品详情页中,也出现了“大补元气,补肾积精”、“益精气,补肾助阳”等字眼。燕之屋还搬出了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为自家产品背书。
▲燕之屋的总裁碗燕的详情页,图片来自官网
燕之屋硬是把女性滋补品包装成补肾助阳产品。有不少消费者嘲讽道:“喝燕窝补肾壮阳?还不如直接吃六味地黄丸。”
有意思的是,去年翻车的“壮阳酸奶”Blueglass,就是在酸奶中加入了人参、肉苁蓉等药材,而且它与燕之屋还有过渊源,双方曾联名推出过一款胶原蛋白肽锁鲜燕窝。不知道燕之屋是不是从它身上获取的灵感。
在燕之屋的官方宣传中,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该产品号称添加了八种药材,却未提及每种药材的具体添加量、产地来源等详细信息;产品详情页标注“中国药科大学联合研发”,却没有公示实验数据或检测报告。也就是说,它无法提供功效验证、临床实证。
燕之屋找来王石代言后,这款产品的热度确实不小,引起了很多讨论,但销量却很惨淡。
▲网友对总裁碗燕的吐槽,图片来自社交平台截图
从3月18日官宣到4月3日,两周的时间,王石同款的“总裁碗燕”在燕之屋天猫旗舰店的销量是47盒;在京东燕之屋官方旗舰店,“总裁款”碗燕仅300+人看过,12个买家评价;抖音燕之屋官方旗舰店中,该款产品虽有2000多人浏览,但已售为1。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以噱头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本质上是在玩文字游戏,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与真正的产品创新背道而驰,是背离消费者真实需求的“自嗨式”创新。
套路被识破,旧打法不管用了
燕之屋真正的危机并非某款产品的销售受阻,而是消费者对燕窝产品的信任逐渐崩塌。
燕窝行业的信任危机近年来频繁爆发。2020年职业打假人王海掀翻小仙炖的“干燕窝含量门”,2022年,辛巴团队直播售卖的“茗挚碗装风味即食燕窝”被检测为糖水。这些翻车事件一次次加深了消费者对燕窝的怀疑。
在营养学界,关于燕窝中“唾液酸”的功效一直饱受争议。大量科学检测结果显示,燕窝中的唾液酸在营养价值方面与普通鸡蛋、牛奶相比并无太大差异,那高昂的价格背后不过是商家通过营销精心包装出来的消费神话。
在商家的营销包装下,燕窝的功效宣传一直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从清朝时期的“止咳化痰”,到现代的“美容养颜”,再到近年来针对孕妇、养生群体甚至男性市场的各种新概念,燕窝产品的功能性似乎可以被无限延展。
这种“需求驱动功效”的营销方式,正逐渐被消费者识破。
在消费升级和信息透明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绕过品牌,直接从批发渠道购买燕窝。在社交平台上,燕窝批发交易日益活跃,例如小红书上与“燕窝批发”相关的笔记已超过59万条,“贵妇们”开始学会到淘宝找燕窝批发商,省下80%溢价买同款溯源码产品,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溢价的抵触。
然而,面对这一行业变局,燕之屋仍然采取“重营销、轻研发”的打法,继续依赖明星代言来维持品牌热度,而非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竞争力。
这种策略的局限性在“总裁碗燕”这款产品上暴露无遗。定价高昂的“总裁碗燕”未能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成分数据或营养吸收率等科学依据来支撑其价格,结果线上销量惨淡。
有业内人士认为,燕之屋应调整策略,砍掉类似“总裁碗燕”这类缺乏实证支持的高溢价产品,专注于纯燕窝产品的研发,提升其科学价值,以技术突破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有媒体指出,燕之屋的全球首款男性燕窝,看似是一次勇敢的市场开拓尝试,实则是一场收割中年男人钱包的闹剧,终究会被市场无情反噬。
在消费者日益理性化的趋势下,燕之屋若不及时调整策略,强化产品研发,其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责任编辑:李桐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