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业最前线
短剧+AI,几乎带飞了快手。
在3月31日面向商家的“快手2025磁力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电商事业部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表示,2024年UAX全自动投放在短剧、小说等内容消费行业的渗透率高达96%,目前快手短剧投流日均消耗峰值已突破3000万。
所谓的UAX即Universal Auto X(全自动投放解决方案),是快手广告投放服务中的一项创新技术,它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实现广告投放的全自动化。
不仅是内容消费,快手正加速AI在商业领域的落地应用。
在刚过去的快手2024财年电话会上,AI几乎成了机构分析师们嘴里唯一感兴趣的话题——从AI大模型算力投入,到未来的商业化布局,快手似乎已经摆脱了短视频社区的顽固标签,试图快速冲向AI核心圈层。
快手虽然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但相比AI硬核的底层技术和效率提升,电商和直播这些“传统业务”就显得不那么“性感”了。
自DeepSeek出圈之后,资本市场开始重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含量,AI的赋能让重新被估值成为可能,这其中也包括快手。
从去年6月推出可灵AI大模型并发布视频内容生成产品后,快手很快就上线了会员付费功能。相比其他AI产品苦于没有变现路径,快手要靠AI赚钱的野心早已藏不住了。
从启动商业化变现至今,快手可灵AI业务已经给公司带来1亿元收入。
“相比大模型算力和训练成本的投入,1亿元的营收算不上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但无论是在短剧还是AI领域,快手都将面临更强大的对手们。
2024,快手吃饱
客观来看,2024年快手“吃得很饱”。
财报显示,快手全年营收达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177亿元,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当前,快手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线上营销服务、直播服务和其他服务(电商)。
2024年内,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724.19亿元,同比增长20%;直播服务收入370.61亿元,同比下滑5.1%;其他服务主要为通过电商业务收取的技术服务费等,收入为174.18亿元,同比增长23.43%。
从营收占比上看,线上营销服务(即广告)仍然为快手贡献了大部分营收。线上营销服务、直播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7.1%、29.2%和13.7%。
而早在2018年加速发力电商前,快手还是一家靠直播养活的公司——当年直播服务收入占比超91%,线上营销服务仅贡献了8%左右的营收。
图 / 快手官网
随着2020年开始,快手开放公域流量,重构“人货场”,直播和在线营销业务的地位发生反转。
直播业务收入占比开始逐年下滑,到2021年,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占比为52.62%,首次超过直播业务。直到现在,在线营销业务占比仍在逐年提升,直播业务占比持续下滑。 电商业务方面,快手2024全年GMV达到13896亿元,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4.4%至4621亿元,第四季度电商月活跃买家数也同比增长10.0%至1.43亿。 从三费方面也不难看出快手的经营策略。
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了12.6%至411亿元,行政和研发开支分别同比下滑了17%和1.1%。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主要系推广活动开支增加导致。
用户规模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了4.01亿及7.36亿,分别同比增长4.8%和5.0%。不过虽然同比仍在增长,但与第三季度相比,快手第四季度日活跃用户出现环比下滑。2024年第三季度,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为4.08亿,这意味着第四季度DAU减少了700万。
瑕不掩瑜,对于连续两年规模化盈利的快手来说,这份财报大概是令CEO程一笑满意的。
短剧疯狂投流,电商“靠边站”
虽然快手财报整体表现不错,但从内部看,主营业务的结构性变化也反映了快手经营重心的转移。
2024年,快手其他服务(电商业务相关)实现收入174.18亿元,虽同比增长23.43%,但较2023年44.69%的同比增速几乎砍半。 不仅如此,从2021年至2024年,快手电商的GMV分别为6800亿元、9012亿元、11844亿元和13895.823亿元,对应的增速则分别为78%、32%、31%和17.32%。
日活数据环比下滑,电商大盘疲软,以及快手电商主打低价的策略,都让快手电商业务越走越慢。
毕竟,在直播间里购买老铁的产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为了提高电商业务的天花板,从2023年开始,快手也开始和其他内容平台一样正式转型泛货架电商。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泛货架电商GMV占比总电商GMV达30%。作为对比,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抖音电商2024年来自货架场景GMV占比超过40%。
在发力综合电商方面,快手并不怠惰。例如平台注重拉新用户,到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南方市场做针对拉新,或在大促等营销节点做精细化补贴,在SKU和消费体验上更向综合电商平台靠拢。
然而,快手因老铁间信任感催生出的“老铁经济”,反而成为了其发展泛货架电商的阻碍。快手最早依赖几大直播家族打下江山,主张流量平权,普通人也有露脸机会,但相比其他内容平台,私域属性和直播生态更加强大,在电商业务方面仍旧依赖达人、兴趣推荐等,而非传统货架电商的逻辑。
在线营销业务(即广告)方面,虽然保持同比20.09%的增长,但较2023年同比22.97%的增速仍有所下滑。
快手广告业务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相比平台内部商家进行投流,来自外循环的广告才是拉动快手在线营销业务的重要引擎,而外循环广告的主力则是短剧和小游戏。
目前,短剧商业模式主要分为IAA(应用内广告变现)和IAP(用户付费解锁)。而基于小程序、第三方APP的短剧内容需要在快抖这样的平台投放大量营销素材进行引流。短视频平台成为短剧营销的重要渠道,也直接拉动了快手的外循环广告体量。
快手方面透露,去年第三季度,快手内部IAA模式已经跑通。到第四季度,商业化短剧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300%。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7月,快手短剧的日活用户达到了3亿,相较2023年增速为11%;其中每日观看10集以上短剧的重度用户达到了1.46亿,同比增速为55.3%。
图 / 快手页面
但快手并非短剧投流的唯一窗口。相比之下,除了在抖音进行投放外,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主打免费短剧,根据QuestMobile数据,早在2024年9月,红果月活跃用户就已达1.2亿,同比增长1045.9%。
就连在短剧经营策略上,快手也是亦步亦趋。2024年12月,快手推出了短剧包月付费会员模式,而在一个月前,抖音刚刚推出了付费免广告的“短剧卡”。
近日,一位知名编剧也在社交平台表示,红果一次性打包了100部竖屏短剧给其合作公司制作,一部拨款60万元,6000万到手。该编剧还表示,“短剧平台财大气粗,长剧平台扣扣搜搜”。
短剧的低成本和快速交付,让大厂的介入变得简单——砸钱未必能出爆款,但不砸钱肯定没戏。
短剧投流虽然能带动外循环广告收入增长,但随着更多免费平台的兴起,付费投流也并非唯一被看好的商业模式,快手要跟进这场游戏或将要付出更大代价。
大厂AI游戏,“老铁”要打消耗战
当然,相比卖流量和广告位,AI还是显得更有想象力。
2024年2月,OpenAI发布了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全球科技圈关注,Sora以流畅且充满细节的AI生成视频瞬间碾压同级产品,在文生视频领域的影响力不亚于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
图 / 百度图片
Sora爆火后,国内不少企业迅速跟进。2024年6月6日,快手上线了视频大模型可灵,它采用类Sora的DiT架构,通过3D Attention机制实现影视级视频生成。大洋彼岸的Sora尚未开放实测,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Sora。
在快手的设想里,可灵真正实现了降低AI生成视频的技术门槛,可以让没有经验的普通人也能拍出大片。目前,可灵提供包括图生视频、文生视频、文生图片等功能,还有一些创意特效,比如膨胀特效。
图 / 可灵官网
截至目前,可灵AI已经历了超20个版本的迭代。去年12月最新上线的“可灵1.6模型”在语义遵循、画面美感及动态质量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甚至直言:“通过行业调研,有信心认为目前可灵AI图生视频的综合效果位列全球第一。”
根据第三方平台artificialanalaysis.ai的盲测排名,可灵1.5模型仅次于Google的Veo 2。而可灵1.6版本内部测试显示效果较1.5版本提升了近200%。
可灵AI主要通过C端订阅、B端API服务和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等模式进行变现,从开启商业化变现到今年2月,可灵AI累计营收已超过1亿元。
2025年1月,可灵AI官网的月访问次数更是环比翻了一番,超过了1800万,位列全球第二。
但通过视频生成本身收费并非唯一目的,如何用AI重新改造现有业务背后,是快手更大的野心。
程一笑也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公司将在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更大规模研发投入,希望能通过可灵AI改造升级现有业务,创造AI视频内容生产的新赛道。
具体到广告业务层面,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借助AI大模型,算法可以精准理解短视频、直播及评论等生态内容,并深度把握用户兴趣;通过为内容精准打标,并将这些标签运用到推荐、搜索、广告等场景,提高精准转化。
在内容电商板块,直播间内已经可以实现AI主播智能讲品,或者AI试衣功能。
图 / 快手页面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台上的AIGC营销素材和虚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的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
程一笑透露,AI大模型预计可以把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
短剧方面,去年7月,快手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正式上线,据其导演透露,AI微短剧主要解决的是传统影视中CG特效制作高成本和长周期的痛点。
图 / 快手页面
程一笑也在财报会上强调:“我们坚信AI不会取代人类的创意、创作和创造,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打破行业和文化壁垒,成为受全球用户喜爱的艺术家、创业者,实现创意生产力的工具平权。”
可以说,AI正帮助快手重塑内容创造与社区商业,但其本质仍然依赖底层大模型的研发与迭代。
事实上,快手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将大语言模型的研发重心转向数百亿参数规模的快意MoE模型,以降低模型训练推理成本。而2024年快手研发投入同比已经微降1.1%。
对于快手来说,大模型研发仍然是一项耗钱费时的工作,比如算力采购。
据2024财报会信息,快手在2023年和2024年已经进行了一定提前量的训练算力采购和储备,计划在2025年继续进行算力采购,核心目标还是确保可灵的训练算力充足,以保证视频大模型的技术先进性和领先地位。
目前,国内大厂之间的大模型竞赛日益激烈。在百度、阿里、腾讯和字节正以通用大模型、千亿参数和产业落地等能力构筑竞争壁垒之际,快手能否仅凭视频大模型就构建出“护城河”?
更何况在技术及战略竞争的背后,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持续投入。
去年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就曾报道称,字节跳动采购了约23万片英伟达芯片,已成为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的最大中国买家。
据浙商证券报告,2025年字节跳动资本开支将进一步达到1600亿元,旨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其中约900亿元将用于AI算力的采购,700亿元用于IDC基建以及网络设备。
阿里CEO吴泳铭也在2月阿里业绩会上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除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阿里AI战略的重点还包括AI原生应用。
即便是大厂之间,也分大哥和二弟。尤其在AI层面的比拼,等待快手的仍将是一场消耗战。
*注:文中题图来自快手官方微博。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