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一年成交2000亿,日赚650万

蓝鲸财经
03 Apr

文|节点财经

虽然互金行业已沉寂多年,但域内玩家里闷声发大财的却不在少数。

近日,于美股上市的信也科技(原拍拍贷)发布了2024年财务报告:促成交易额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715亿元,同比增长6.1%。

得益于底层中枢的驱动,信也科技在2024年实现营收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23.88亿元,同比增长0.2%。

折算下来,过去一年,信也科技每天净赚超650万元,净利率高达18.23%。相较大部分制造类企业拼死累活,最后盈利3、5个点,信也科技选择了一门轻松致富的好生意。

亮眼的数据反馈到资本市场,财报揭晓后,即3月18日,信也科技股价大涨17.5%,总市值狂飙至28亿美元。

一、从拍拍贷到信也科技

提起信也科技,估计很多人觉得陌生。但要说到拍拍贷,那多半人尽皆知。

实际上,二者同根同源。2019年,互金行业进入“后监管”期,与时俱进的拍拍贷也在同年更名为“信也科技”。

“信也”二字取自《周易》中的“人之所助者,信也”,强调将“信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践行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科技”二字则明示了公司以技术驱动业务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淡化P2P色彩。

信也科技的“蜕变”,离不开创始人及董事长顾少丰的“远见”。

2007年,顾少丰与张俊、胡宏辉、李铁铮三位上交大“同窗”,共同在上海创立拍拍贷,成为中国首家纯线上P2P平台,主打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

日后数年,踩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鼓点,他带领信也科技搏击时代风浪,演绎了一场关于“如何通过放贷赚钱”的进化史——从撮合借贷收服务费,到自营资金吃利差,再到助贷模式下与银行分润。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高超的操盘技能,顾少丰把信也科技一步步打造为赛道的领军企业,并在2017年登陆纽交所

即便遭遇拐点向下的2018年,大量P2P暴雷、坍塌,信也科技仍然交出了一份营收同比增长15.7%至45.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猛增128.04%至24.69亿元的高分“答卷”,盈利能力强悍到令人咋舌。

2022年,信也科技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1.3亿元,归母净利润22.81亿元。

拉长视线看,尽管互金行业波动起伏,短短五六年便尝遍萌芽初发、野蛮生长、烈火烹油、雷潮突现、跌至冰点等诸般“酸甜苦辣”,但信也科技的总体呈45°向上的生长状态。

企业干得好,身为最大股东的顾少丰自然分得多。

公开资料显示,最近几年,顾少丰对信也科技的控制权不断强化,其持股比例从2020年的26.5%扩大到2024年的32.8%,同期,投票权从62.4%提高到65.4%。

换句说话,大河水满小河溢,顾少丰分到手的钱越来越多了。

二、国内承压国外香

再说回到本期“成绩单”,虽然信也科技很赚,很豪,但分区域看,其国内市场正处在承压状态。

2024年,信也科技国内市场的表现拖了整体业绩的“后腿”:在贷余额698亿元,同比增长5.83%;促成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录得营收105.66亿元,同比微增1.11%。

同时,去年第四季度,国内市场的独立借款人数量为210万,较2023年同期只增加了0.3%,近乎停滞。

回拨时间轴,2022、2023年,其国内市场促成交易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8.1%、8.9%。对比之下,2024年的速度明显放缓。

现实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助贷在国内市场早已杀成一片红海,获客难度加大,成本快速飙升,业界企业均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一位从业者向《节点财经》透露,“去年底,我们通过短视频、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渠道拉新,费用一度逼近3000元/人峰值。”

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信也科技在国外市场收获颇丰。

数据来源:信也科技财报

据《节点财经》了解,近年来,信也科技加速全球化布局,仅2024年就在多个国家取得重要进展。

2月,信也科技菲律宾子公司获批进入信用信息系统,成为首批获此资质的跨国企业;

三季度,信也科技战略性收购印尼PT Sunjayatama Finansial公司83.5%股权,成功获取当地金管局(OJK)颁发的多元金融牌照(Multi-Finance License);

10月,信也科技再下一城,获得巴基斯坦证监会(SECP)颁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NBFC)运营许可。

上述积极举动反馈到报表上,财报显示,2024年,其国际业务累计为700万用户提供信贷服务,年度交易额同比增长27.8%至101亿元,在贷余额同比劲增30.8%至17亿元;国外市场录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总营收比重为19.13%,比2023年扩大约2.1个百分点。

但辩证地看,这其实又从侧面反映出,正是国外市场的给力,才撑住了信也科技业绩“牌面”。

面向未来,信也科技将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其在年报中明确提及,目标是到2030年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高到50%。

三、合规管理待加强

聚焦信也科技本体,国内市场的承压状态,不止限于财务层面,还有合规管理。

今年初,有消息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将实施。

据征求意见稿的基调,监管将对助贷机构实行“名单制”,并进行“总行级准入审批”,每半做一次质检。

这意味着,助贷机构需要加强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控制、反洗钱反欺诈等在内的合规管理,否则可能遭遇处罚或业务受限。

就这一事项,《节点财经》认为,信也科技还有长足的改善空间。

在黑猫投诉上,截至4月2日,搜索旗下产品“拍拍贷”和“KOO钱包”,出来的维权信息高达近6万条、4831条,涉及暴力催收、骚扰亲友、未经用户允许扣款、泄露个人隐私、不出具结清证明等各种问题。

比如,有很多用户都写到,平台恐吓曝通讯录,甚至频繁给同事、亲戚打电话,已严重影响借款人的工作、生活。

背后,信也科技的个别变化或关键发力点值得关注。

一方面,信也科技的资产质量有下行迹象。

截至2024年底,其境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相较于2023年末1.93%上升0.2%。2021和2022年,该指标分别为1.26%、1.41%。

另一方面,信也科技长期重营销、轻研发,似乎也与其以技术驱动业务的战略定位不符。

2024年,信也科技销售费用为20.14亿元,同比增长6.7%。2021-2023年这三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5.84亿元、16.85亿元及18.87亿元。

另一边,信也科技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仅为4.97亿元,同比下降2.7%,相当于销售费用的四分之一。对此,信也科技解释称,主要由于技术开发效率的提高。

对于信也科技来说,想要真正的行稳致远,光靠改名是远远不够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