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观平:“一增一减”做好民企融资服务】在我国社会融资总额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银行贷款仍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减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负担,才能助推其轻装前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必要在“一增一减”两个方面下功夫,破解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一增”,即在相关机制和政策的引导下,使增量信贷资金一视同仁惠及各类所有制企业,努力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去年启动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走访企业超5000万户,授信总额超10万亿元,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但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仍不能松懈,相较于首次借贷,续贷更是其资金周转的生命线。针对不同企业经营情况,金融机构应考虑企业面对的具体困难,综合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完善续贷产品功能,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统筹好不良容忍、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的关系,切实为信贷人员松绑减负。 “一减”,即减少信贷的中间环节,努力使民营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实践中,由于银企沟通渠道不畅,小微企业的“短小频急”用款需求无法及时满足。针对这类情况,金融机构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快信贷服务精准触达企业。在贷前,通过大数据挖掘企业信用记录、借款人资产负债结构等信息,为授信额度提供参考。在贷中和贷后风险管理环节,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银行降本增效。

金融界
08 Apr
在我国社会融资总额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银行贷款仍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减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负担,才能助推其轻装前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必要在“一增一减”两个方面下功夫,破解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一增”,即在相关机制和政策的引导下,使增量信贷资金一视同仁惠及各类所有制企业,努力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去年启动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走访企业超5000万户,授信总额超10万亿元,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但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仍不能松懈,相较于首次借贷,续贷更是其资金周转的生命线。针对不同企业经营情况,金融机构应考虑企业面对的具体困难,综合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完善续贷产品功能,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统筹好不良容忍、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的关系,切实为信贷人员松绑减负。 “一减”,即减少信贷的中间环节,努力使民营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实践中,由于银企沟通渠道不畅,小微企业的“短小频急”用款需求无法及时满足。针对这类情况,金融机构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快信贷服务精准触达企业。在贷前,通过大数据挖掘企业信用记录、借款人资产负债结构等信息,为授信额度提供参考。在贷中和贷后风险管理环节,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银行降本增效。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