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老铺黄金成为现象级品牌,不仅门店排队抢购,股价也大涨20倍,超越腾讯,成港股“股价一哥”。
通过以古法工艺和奢侈品化运营为卖点,其销售毛利率基本稳定于41%,市盈率高达134倍,显著高于周大福、周生生等同行。2023年,其有四成产量外包生产。
控制老铺黄金67.66%股份的徐高明、徐东波父子,身家最高达912亿元,超过王兴在美团的持股市值(806亿元)。其多个高管持股市值超亿元,“联想地产少帅”陈国栋、周大福、泡泡玛特、复星、腾讯等投资者也收获了百倍、数十倍不等的收益。不过,老铺黄金的股份高度集中,且在6月28日上市一周年时面临上市后最大数量限售股的解禁,股价或承压。值得一提的是,高盛4月发表报告上调老铺黄金目标价至976港元。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刘鲜花
3月31日,备受瞩目的港股“股价一哥”老铺黄金(06181.HK),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
2024年,老铺黄金实现销售业绩98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毛利率基本稳定在41.2%。截至2024年末,其在15个城市开设了36家自营门店,每家门店平均业绩超过3亿元。
4月1日,老铺黄金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其创始人徐高明表示:“2024年,我们国内单个商场的坪效远超国际珠宝品牌,并超越大部分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他还声称:“10亿(店效)才是我们的追求”。
4月2日,老铺黄金股价再创新高,盘中最高到达881港元/股,市值最高达到1461亿港元。
一股老铺黄金的价格,甚至比一克黄金还贵。
自2024年6月28日上市以来,老铺黄金的股价相对40.5港元/股的发行价已最高上涨超过20倍,早已超越腾讯控股今年547港元/股的最高价以及2021年698.6港元(前复权)的历史最高价,坐稳港股“股价一哥”地位。有二级市场投资人还将老铺黄金、泡泡玛特、蜜雪冰城、毛戈平称为“消费品F4”。
老铺黄金在资本市场受热捧,缘于其线下门店大排长队购买的盛况。那么,老铺黄金何以走红,成为2025年的现象级品牌?其高增长能否持续?
01
市值超五大珠宝商之和,成长性跑赢奢侈品牌
老铺黄金创立于2009年。在港股上市的6家珠宝公司中,无论相比1929年成立的周大福(01929.HK)、1934年成立的周生生(00116.HK),还是1991年成立的冠城钟表珠宝(00256.HK)、1996年成立的六福集团(00590.HK),老铺黄金都算是一家年轻的公司。
而如今,其市值已超过其他5家公司之和。这一成长速度,令人瞠目。
对比同行数据来看,2023年,老铺黄金的总收入为31.8亿元,净利润为4.16亿元;珠宝龙头周大福的总营收达到831.79亿元,净利润为47.14亿元。也就是说,老铺黄金的总营收不足周大福的净利润,但市值却比周大福高出超200亿元。
而对比周生生和六福集团,差距更为明显,老铺黄金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不足这两家公司,但市值却是六福集团的13倍、周生生的25倍(表1)。
从市盈率(PE)来看,港股珠宝公司的中位值是19.65倍,而老铺黄金高达134倍,更是平均值的近7倍,是六福集团的近20倍。
对比A股同行老凤祥(600612)和中国黄金(600916),这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在14倍左右,老铺黄金是其近10倍。
表1:港股和A股主要珠宝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比
2024年,老铺黄金更交出一份靓丽的业绩,其收入同比增长166%、净利润同比增长254%。老铺黄金解释,这得益于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的市场显著优势,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及迭代,以及新增门店7家,优化及扩容门店5家。
这一成长性不仅吊打黄金赛道的同业,也跑赢各大奢侈品品牌。
202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多个品牌销量出现下滑。当年第三季度,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在亚太地区(除日本)的零售营收大幅下滑30%;LV母公司LVMH集团销售额为190.76亿欧元,增速为-3%。
由于业绩暴涨,老铺黄金自上市后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港股通南向资金就是其中一股积极的做多力量,其持有的老铺黄金股票数量已从2024年9月中旬的不足200万股,增至2025年4月3日的超过1200万股,港股通持股占比增至12.8%。
2025年,港股强势上扬,恒生指数1—3月涨幅达到15.25%,老铺黄金堪称其中“最靓的仔”。
02
古法黄金与奢侈品化运营,逆市突围
老铺黄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是其在线下销售渠道被热捧的映射。
近年,国际金价屡创新高,2025年春节,周大福、老凤祥、周生生等品牌门店的金价冲过830元/克,4月6日则突破960元/克。
金价走高,导致金饰消费意愿总体承压。2024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69%。这一背景下,不少黄金珠宝品牌的业绩出现下滑,如老凤祥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0.5%。
然而,老铺黄金的门店里,却演绎了与同行不一样的风景。
2025年春节期间,在多年蝉联中国商场销售额冠军的北京SKP,老铺黄金的门店天天大排长龙;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老铺黄金的店铺也都有顾客排队抢购,其中多是中产、白领和年轻女性。
老铺黄金何以逆市突围,吸引众多消费者?
其密码之一,在于以古法黄金概念、非遗工艺,差异化切入市场;之二,则是通过奢侈品化运营、布局优质渠道等营销手段,卡位黄金珠宝高端赛道。
古法黄金的加工工艺,堪称老铺黄金产品高溢价的最大卖点。
所谓古法金饰,为采用錾刻、锤揲、花丝、镶嵌、錾花、篆刻等传统技法打造,表面呈现磨砂哑光质感,以厚重古朴、纹样精美和工艺复杂为特色,兼具文化与收藏价值。
老铺黄金招股书提及,其是国内第一家推广古法黄金概念的品牌,也第一家推出“足金镶嵌钻石”产品的品牌。据称,其制金技艺源自北京工美花丝厂制金老匠师,老匠师又传承了原清宫廷造办处金匠的技术,公司通过不断推出高品质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遗工艺、美好寓意和现代审美相结合,广受高净值人群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老铺黄金在古法黄金珠宝产品中的市场份额并不高。
其在招股书中指出,以销售收入计算,中国古法黄金珠宝的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约13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5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4.6%,预计到2028年达到42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8%。
这一市场相对集中,2023年中国古法黄金珠宝市场,五大黄金珠宝品牌的产品总销售收入约为724亿元,占有46.1%的份额,老铺黄金占有2%的份额,排名第七,其在黄金珠宝市场的份额为0.6%。
招股书未直接披露前五大黄金珠宝品牌的名字,但披露了门店数量(表2)。根据各品牌的财报数据可分析,这五大公司分别是周大福(2022年有7655家门店,古法黄金市场份额为19.7%)、老凤祥(2023年有5994家门店,古法黄金市场份额为11%)、中国黄金(2023年有4257家门店,古法黄金市场份额为5.8%)、豫园股份(600655,2023年有4994家门店)、梦金园(02585.HK,2023年有2852家门店)。
表2:按2023年中国销售古法黄金珠宝收入
不过,相比拥有古法工艺的同行,老铺黄金还有另一大特色,即奢侈品化运营。
所有进店或排队的顾客,不管买不买货,柜姐都会奉上价格不菲的依云矿泉水和歌帝梵(GODIVA)巧克力,让人尊享奢侈体验。
传统黄金首饰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从首饰金和黄金的价差以及加工费、手工费中牟利。但老铺黄金的产品大都是一口价售卖,不跟当日金价挂钩,而且,一般每年调价两次,让商品有稳定保值乃至增值的预期。这些运营手法,正是对标奢侈品牌。
此外,老铺黄金和不少奢侈品牌一样,采用会员制,注册会员消费时可积分,并按等级享受不同优惠,如会员日免排队、茶歇服务、手工费折扣、高定系列优先购买权、与银行合作提供黄金质押贷款优惠利率等,针对高阶会员,门店还设有VIP会员室、提供一对一的购物服务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会员人数已有35万人,同比劲增15万。
与此对应,其开店也和奢侈品牌一样,不追求数量,而选择优质地段和渠道。
与各大黄金品牌的千余家门店相比,截至2024年底,采取自营模式的老铺黄金,在15个城市共开设了36家自营门店,门店大多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区,包括SKP系(5家)和万象城系(11家)在内的26家知名商业中心。
据业绩公告,老铺黄金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但以线下门店销售为主,2024年,其线下销售额占比达到87.6%,线上渠道仅为12.4%,但线上线下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了138%。
尽管店铺数量不多,不过,在中国所有黄金珠宝品牌中,老铺黄金的单店销售额排名第一,2023年达到9390万元,其位于北京SKP的门店坪效为每月44万元/平方米,达到该商场平均值的24.8倍。2024年,老铺黄金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业绩更攀升到3.28亿元。
高盛4月发表的研报指出,老铺黄金管理层对于实现长期目标每间门店超过10亿元的总商品交易额(GMV)具有信心,意味着超过包括爱马仕在内的全球奢侈品牌于2023年的每间门店GMV近5亿元的水平。高盛也将老铺黄金的目标价由每股553港元上调至976港元。
此外,据招股书披露,老铺黄金的薪酬体系也较为优越,销售人员的固薪约占其总薪酬一半,其他部分包括基于销售额表现的佣金;销售人员平均月薪由2021年2.87万元增至2023年3.82万元、人均年创收由2021年457万元增至2023年846万元。
03
毛利率远高于同行,每克黄金平均售价是采购价的2.3倍
从产品看,老铺黄金主要有足金黄金、足金镶嵌两种。
2021年和2022年,其足金黄金产品的销售额高于足金镶嵌产品。不过,足金镶嵌产品增速更快,自2023年起销售额已超过黄金产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21.5亿元,占比为61%,同比增长182.1%。招股书的解释是,2019年末,其推出了创新工艺和新颖设计的全新系列足金镶嵌产品(表3)。
表3:老铺黄金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收入明细
老铺黄金的产品定价并不便宜。
目前,国内黄金饰品主要有两种计价方式:“按克计价”和“一口价”。“按克计价”黄金,通常在克重价格外,收取一定的加工费。而“一口价”黄金饰品因为采用了特殊工艺,在颜色、造型上更加独特,每克单价往往比“按克计价”的要高。
老铺黄金的足金镶嵌产品大多为“一口价”,单价大多在1万元以上。从价格区间看,2023年,其售价在1-5万元的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最高,达到65%;低于1万元的产品占比为10%;5-25万元的产品占比为19%。
从毛利率水平看,其镶嵌产品也显著高于黄金产品,2023年,其镶嵌产品的毛利率达到45.8%,黄金产品的毛利率为36.9%,相差近10个百分点(表4)。
表4:老铺黄金按产品划分的毛利率
近年,老铺黄金的销售毛利率基本稳定在41%左右,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对比同行,周大福、六福集团、周生生的毛利率在20%—30%之间,老凤祥和中国黄金的毛利率低于10%,中国黄金的毛利率约为4%。
在2020年6月老铺黄金第一次申请A股上市时,证监会曾质疑其毛利率明显较高的合理性,老铺黄金的解释是,因为其品牌定位高端、采取自营模式、古法黄金珠宝工艺复杂等,因而拥有更高毛利率。
据老铺黄金招股书介绍,其黄金采购价(含税)与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买卖的9999金的市价(含税)基本一致,2021—2023年,平均每克的采购价格分别为374.4元、392元、453.5元;其分别购买了2162克、1912和4908克黄金作为原材料(表5)。
表5:老铺黄金的黄金采购价格
而从售卖价格来看,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老铺黄金的足金黄金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650元/克、676元/克及729元/克,2023年每克平均售价约是采购价格的1.6倍。
而其足金镶嵌产品则享有更高的溢价水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平均售价分别为835元/克、914元/克及1043元/克。2023年每克平均售价约是采购价格的2.3倍(表6)。
对于足金镶嵌产品平均售价上涨的原因,老铺黄金解释,主要由于黄金及宝石价格整体上涨导致。
表6:老铺黄金购买和出售黄金的数量及金额变动
在老铺黄金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徐高明提到,老铺黄金坚持每年进行2—3次价格调整,无论金价处于下行通道还是持续暴涨阶段,都始终遵循这一既定的品牌运营法则。这也正是奢侈品运营的手段。
04
销售费用率为14.5%,超四成产量为外包生产
在2024年半年报中,老铺黄金强调,其坚持原创,重视产品研发创新和升级,并确保严格的产品质量管控。但从财报看,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不算高。
2024年,老铺黄金研发费用为1916.3万元,同比增长78.8%,占收入(85亿元)的比重为0.2%。2021年至2023年,老铺黄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41万元、852.5万元、1072万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2.9亿元、31.8亿元,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0.67%、0.66%、0.34%。
老铺黄金的各项费用类开支占收入的比重约为18.2%,其中,销售及分销开支数额最大、增速快,2024年为12.37亿元,同比增长113.5%,占收入的比重为14.5%(表7);行政开支为2.7亿元,同比增62.5%。相较而言,研发开支数额低,增速也较慢。
表7:2024年老铺黄金的费用开支明细
老铺黄金引以为傲的卖点是古法工艺,但这一技术并非其独有,其产品不少来自外包加工生产。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老铺黄金外包加工费分别为1720万元、1520万元和4210万元,外包产量占其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6%、32%和41%。
05
创始人身家912亿元,缔造财富神话
老铺黄金由湖南人徐高明创办。徐高明于2004年6月创立金色宝藏,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黄金珠宝及把玩业务的公司。招股书显示,老铺黄金早期为金色宝藏旗下品牌,经营销售黄金产品;2016年,老铺黄金从金色宝藏剥离,开始独立运营。不过,金色宝藏仍为老铺黄金的供应商,2017年为第二大供应商,2018年为第五大供应商。
老铺黄金曾在2020年冲击A股上市,不过没有获得通过,当时,其被质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收购金色宝藏业务后,与文房文化(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的持续交易的定价的必要性及公平性;二是相较可比公司,毛利率明显较高的合理性;三是关联方及管理人员、加工商之间资金转移的合理性。
2023年6月,老铺黄金第二次提交A股IPO申请,不过于一个月后撤回,并转战港股,于2024年6月在港股发行上市。
在上市之前,老铺黄金进行了三轮增资,分别在2017年11月、2018年5月和2013年11月。
如今,随着老铺黄金股价暴涨,其创始人、股东和核心员工身家飞跃式上涨。
老铺黄金的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徐高明、徐东波父子控制67.66%的股份,若按公司2025年4月1日1348.3亿元的市值计算,其持股市值达到了912亿元,不仅足以登上2025年的“新财富500创富榜”,还可跻身前列,持股市值一度逼近美团(03690.HK)创始人王兴的身家(918.8亿元),王兴在美团的持股市值达806.3亿元,在理想汽车-W(02015.HK)的持股市值为112.4亿元。
作为其自然人股东,被称为“联想地产少帅”的陈国栋目前持股4.57%,对应市值56.7亿元。2017年11月,老铺黄金增资,陈国栋以3000万元的代价认缴20%的新增股权,如今收益率超160倍(表8)。
表8:老铺黄金的大股东情况
此外,2023年11月,在递表港交所前夕,老铺黄金进行了一轮增资,厦门黑蚁、苏州逸美、复星汉兴三家机构以2.25亿元投资,获得其4.3%的股权。此时,老铺黄金的投后估值为52.25亿元,如今,其估值已经爆涨超20倍。
表9:2023年11月老铺黄金的增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递表前突击入股的这三家机构,背后有黄金饰品同行的身影。其中,周大福持有厦门黑蚁4.89%的股份,为其第八大股东。此外,泡泡玛特也是其股东,持股2.445%。也就是说,周大福、泡泡玛特均为老铺黄金的间接投资者。复星汉兴的普通合伙人为复星创富(杭州)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股东也有豫园股份的身影。
股价被超越的腾讯,也是老铺黄金资本市场神话的受益者。2024年6月上市时,老铺黄金引入三家基石投资者,其中,腾讯通过Huang River认购675.1万股、南方基金认购202.53万股、源峰基金通过CPE FUND认购202.53万股。
腾讯在老铺黄金IPO时的基石轮的每股认购价为40.5港元,认购总价为2.7亿港元,持股占其发行后的股份为4.09%,如今这笔投资价值50.7亿元。
此外,据老铺黄金招股书,其曾在2018年、2019年实施了多轮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员工持股平台天津金橙持股5.62%,按当前市值计算,价值70亿元。天津金橙拥有40名有限合伙人,两名紧密联系人(均为老铺黄金的雇员),以及31名为独立第三方的老铺黄金雇员。比如,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冯建军持有天津金橙6.6%的有限合伙权益,对应市值4.67亿元;公司执行董事兼营业部总经理徐锐持有5.38%的有限合伙权益,对应市值3.75亿元;另有5名公司董监高及2名雇员持有天津金橙的股份在1%以上,对应市值在亿元以上。
2025年2月26日,老铺黄金再度抛出一份股权激励计划,总共涉及59.7万股、27名员工,基本都对公司长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按目前价格,人均持股市值超1600万港元。
上市未满一年的老铺黄金股权高度集中,前5大股东合计持有14297.65万股,占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4.92%;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15257.23万股,占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0.62%。股份高度集中,或也是老铺黄金创造资本奇迹的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6月28日,老铺黄金上市一周年之际,将面临上市之后最大数量限售股的解禁。公司上市前的12名股东合计持有的14264.25万股股份将迎来解禁,这部分股份占到老铺黄金全部股本的86.44%。随着市场可流通股份供给增加,老铺黄金的股价或将面临压力。
古法工艺锻造的黄金,往往质地坚挺,不易变形。老铺黄金在消费端和资本市场的质地如何,仍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
投稿、商务合作,可联系:xcf@stcn.com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