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地产八卦
当金科股份实控人黄红云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出时,很多员工并不感到意外。作为曾经的“西南王”,这家房企的坍塌早有征兆:持续扩大的亏损、不断攀升的负债、反复延期的薪资,以及管理层那些看似“积极”却从未兑现的承诺。在这场危机中,数据早已写下结局,而员工、投资者和购房者,不过是这场数字游戏的牺牲品。
翻开金科股份的财报,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2019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677亿元微增至633亿元(+6.8%),但净利润却从40亿元骤降至-240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超300亿元。更讽刺的是,2021年公司尚有36亿元盈利,但2022年直接转亏95亿元,2023年仅上半年亏损已达240亿元,远超融创中国(2022年亏损80亿元)、绿地控股(2022年亏损70亿元)和华夏幸福(2021年亏损60亿元)的全年亏损总和。这种“增收不增利”的魔咒背后,是毛利率从25%跌至10%的残酷现实。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15%(克而瑞数据),而金科股份的盈利空间已被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3。
截至2023年末,金科股份总负债高达3127亿元,资产负债率92.5%,远超行业80%的警戒线。其中短期债务(一年内到期)达14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42亿元,短债覆盖倍数不足0.1倍(行业均值约0.5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早已难以为继:2023年公司融资现金流仅4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净流出87亿元,资金缺口高达140亿元。更值得警惕的是,2023年公司利息费用高达65亿元,资产减值计提220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占比60%),两项合计吞噬了超过280亿元的利润,相当于同期亏损额的120%。此外,2023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票据达758亿元,较2022年增长23%,供应商信任危机已显露无疑。
财务危机直接冲击员工生存。2019年公司尚有3万员工,2020年降至2.6万人,2021年进一步减至2.2万人,2022年裁员幅度达30%至1.7万人,2023年末仅剩1.5万人,五年累计裁员1.5万人,裁员幅度达50%。但人力成本的压缩并未缓解流动性危机:自2023年9月起,公司开始拖欠薪资,至今仍有60%的员工未拿到全额工资。以重庆总部为例,2023年人均薪酬较2022年下降40%,区域公司员工甚至遭遇“停薪留职”。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平均薪酬下降15%,而金科股份降幅远超行业均值。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员工透露:“以前说降薪是‘共渡难关’,现在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谁还相信管理层画的大饼?”
翻阅年报不难发现,金科股份在信息披露与财务处理上疑点重重。2021年仅计提12亿元减值损失,2023年却一次性“洗澡”220亿元;2022年因股票质押爆仓导致实控人持股比例变动,迟至2023年4月才补充披露,信息披露滞后超10个月。这种对监管规则的漠视,最终换来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更讽刺的是,2023年公司年报中仍宣称“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但同期却因债务纠纷被法院冻结资产超30亿元,涉及项目公司47家。根据《证券日报》报道,2023年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3次,监管压力持续升级。
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金科股份的危机更具系统性。2023年公司计划交付8.5万套房源,实际仅完成5.5万套,未完成项目中70%因资金问题停工。截至2024年2月,公司重整方案仍未获债权人通过,年内到期债务超400亿元(其中公开市场债券约15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42亿元。对比同行,碧桂园通过债务展期获得95%债权人支持,融创中国完成境外债务重组,而金科股份的求生之路却充满不确定性。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7.3%,但金科股份销售额下降幅度达40%,远超行业均值。
从五年累计亏损300亿元到资产负债率92.5%,从员工欠薪到项目停工,金科股份的危机早已被数据预写。当管理层沉迷于资本腾挪时,员工在焦虑中等待薪资,购房者在维权中寻求交付,投资者在亏损中追问真相。这场悲剧的根源,或许正如一位前员工所说:“当企业把‘活下去’挂在嘴边,却用亏损换规模、用负债赌明天时,结局早已注定。”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