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在关税反击战中,已开始对一个长期杀跌、公募低配严重的高科技、高价值赛道虎视眈眈。
在医药赛道的公募资金持仓持续提升背景下,科技含量更高的医疗器械赛道却反遭头部基金经理舍近求远拥抱美股巨头,在国内市场面临着美股巨头们强势竞争的A股、港股的医疗器械公司,即便四年连跌后亦往往只有少数小型公募产品实施百万元、数十万元的低配持仓,有医疗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对此无奈的表示“很多机构已经放弃这个板块的持仓”。
然而,随着国产替代、关税反击以及AI算法拥抱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研发,高价值、高技术投入以及刚性需求的医疗器械设备,势必成为公募挖掘产业变革的又一潜力赛道,具备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的国产器械赛道可能面临着公募低配后的估值反击。
外资份额垄断优势,公募舍近求远重仓美股
寻找赛道安全边际的公募基金,或在国产替代趋势和“关税反制”中寻觅到核心受益者,以图改变持仓策略上舍近求远的现状。
在股票市场已形成科技是核心要素的背景下,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中国将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使得商业价值含金量高、技术投入门槛强、长期被外资品牌“卡脖子”的高端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机遇。
与此相关的是,美国作为我国医疗器械最大出口国,去年市场份额占比高达24.1%,出口额达117.6亿美元。在老龄化市场日益显著的中国市场,仅助听器行业,港股主题基金覆盖的相关上市公司就面临着美国等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尽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讯飞智能助听器以累计14万台的销量稳居京东、天猫品牌销量前三,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外资公司凭借AI语音算法,占居了高达90%份额,而且是长期主导。以A股朝阳科技为代表的部分公司在助听器赛道举步维艰,甚至使得大成基金等只好选择减持退出,公募等机构持仓几乎所剩无几。但在当前国产替、中国AI算法技术崛起、以及新关税政策背景下,这一市场无疑将成为基金经理关注的一个焦点赛道。
此外,A股基金经理在港股、A股市场重仓的手术机器人赛道,也因外资品牌的垄断性局面面临着QDII基金经理的分歧,单台价格高达350万美元(合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端手术机器人,美股上市公司直觉外科在财报中披露2024年度向中国出口装机多达58台,这甚至吸引了汇添富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中国公募基金舍近求远的重仓,创金合信基金公司刚刚披露的基金年度报告显示,基金经理皮劲松截至去年末将美股手术机器人巨头直觉外科,列入该只QDII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同时,这只公募QDII也将美股另一微创手术赛道的龙头波士顿科学公司纳入基金的四大重仓股之一。
几乎只剩下少数指数基金持仓的乐普医疗,在心血管器械赛道缺乏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在很大程度上亦因为QDII基金重仓的美股竞争对手雅培公司的强势地位,截至2024年12月末,包括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旗下QDII产品,均将雅培作为其在心血管器械赛道的核心重仓股,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雅培旗下高端器械产品在中国的优势份额地位。
头部公募兴趣淡,国产器械龙头仅有小基金少量持仓
相对于基金经理密集持仓创新药的现实,公募长期低配国产医疗器械赛道,在关税反击的大变局中,相当程度上暗含了机构资金卷土重来的可能。
以手术机器人赛道为例,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截至去年末,仅有两家中小型公募基金持仓,华商基金旗下一只A股基金产品华商品质价值混合基金将港股手术机器人龙头股微创医疗列为第二大核心股票,尽管这只本土手术机器人公司已经成为基金经理的第二大重仓股,但由于华商品质价值混合基金为一只资金规模迷你的小型产品,该只A股基金产品截至去年末的总资产规模不足7500万元,这使得该基金哪怕已将微创医疗作为第二大核心股,但基金经理当期覆盖到微创医疗上的实际资金仅约350万元人民币。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一小型公募东财基金对微创医疗的“重仓”,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东财基金旗下的A股基金产品东财远见成长基金在去年南下港股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截至去年12月末,规模约1100万元的东财远见成长基金将微创医疗作为该产品的核心重仓股,但实际上的覆盖到微创医疗上的资金规模只有仅仅的42万元人民币。
而同样面临着与外资公司激烈竞争的国产心脏瓣膜龙头启明医疗,在最近四年的赛道杀跌中的股价损失高达97%,同样面临着公募资金舍近求远、覆盖不足的尴尬。根据公募基金刚刚披露完毕的2024年度报告,截至去年12月末,公募行业无任何一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将启明医疗纳入前十大股票名单,唯一将启明医疗纳入股票持仓的是一只小型指数基金产品,且启明医疗在相关指数基金中的持仓占比尚不足0.2%,这使得缺乏公募QDII覆盖的启明医疗,在四年连续下跌后市值缩水到不足10亿港元。
多重因素重构行业竞争格局,基金看好估值反击
关税反制、四年连跌、公募低配、科技助力这四大因素的叠加,在基金经理看来或有望引发医疗器械行业的估值反击。
“很多机构已经放弃这个板块的持仓,行业连续4年下跌,板块估值来到历史低位。”鹏华医药科技基金经理金笑非认为,几乎所有的悲观预期都体现在股价里了,同时也蕴含了医疗器械长周期板块反转的可能,尤其考虑到医疗设备采购板块,在2024年是一个行业周期上的小年,同时也受到以旧换新政策延迟的影响,目前,医药器械采购这块也已经逐步开始恢复,2025年的修复机遇比较大。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经理葛兰也强调在机构资金纷纷看好大医药赛道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赛道被严重低估的现实,考虑到器械设备其长期受益于居民健康消费升级与品牌壁垒,该领域重点关注产品线丰富、渠道管理高效的龙头企业。在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尽管2024年受设备置换政策影响招标延后等影响面临短期的压力,但需求相对刚性,影像、内镜等高端设备采购逐步呈现修复趋势,具备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基金经理在最新的2024年度报告中还强调国内AI算法技术的突破,对高端器械设备研发能力的巨大提升,使得作为医疗赛道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器械设备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破圈,带来巨大的产业变革与国产化替代机遇,这在手术机器人、助听器等多个行业开始得到正反馈。
南方港股医药基金经理叶震南认为,在概念股满飞天的背景下,更要坚定对医疗行业的坚定看好,虽然身处在行业主题投资的领域,不可避免会受到行业波动的影响,但仍然要坚持以风险收益性价比来考量自身的投资决策,尽可能在有限约束的情况下,取得收益与回撤的平衡。追逐热点、主题或 all in 某个赛道可能可以收获超过预期的回报,提供了波动率投资的价值,但如果其波动超过了能力可控的范围也同样有其反身性从而会带来超出预期的回撤,绝大部分时间一旦实施过于激进的策略,就很难置身其中后及时离去,当下应当坚守医疗器械赛道的投资策略与能力圈信仰。
责编:罗晓霞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