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链”三巨头各谋新成长

微博财经-财道工作室
08 Apr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立讯精密通过不断并购进入服务器、汽车线束及安卓市场,歌尔股份开拓XR等智能硬件,蓝思科技瞄准机器人、AR眼镜等前沿领域,“果链”代表性企业的未来或将不再拘泥于苹果供应商的标签。

吴新竹/文

近日,歌尔股份(002241.SZ)和蓝思科技(300433.SZ)相继发布了2024年报,两家公司的研发力度较大,并各自取得阶段性成果。歌尔股份的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毛利额同比增长52.77%,蓝思科技的车载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而另一“果链”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则正在筹划收购莱尼公司的线束系统事业部以及收购闻泰科技(维权)(600745.SH)的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并对并购后的业绩作出乐观预测,历史上被立讯收购的资产并表后业绩增长均较为可观,这一波并购再度引发市场猜想与期待。

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洗礼,塑造成体量庞大但响应灵活的制造体系,具备了迎接新兴电子产业的基因。复杂管理、精密制造决定了终端客户要依托第三方供应商加速产品落地,在AI不断催化的新一轮消费电子周期中,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公司正在面临新的成长机遇。

营收回暖

歌尔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增长178.30%。其中,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313.08亿元,同比增长27.13%,环比增长6.99%,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63.23%,环比下降71.45%。

蓝思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86亿元,同比增长46.31%。其中,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236.69亿元,同比增长14.44%,环比增长36.3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下降8.67%,环比下降17.01%。

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持续复苏,2024年,歌尔股份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MR、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三类业务的毛利额分别为32.37亿元、24.90亿元和52.4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60%、52.77%和22.93%。

但受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后段正常降量的影响,个别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智能硬件项目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对该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成长有所制约。此外,歌尔股份获得的发明专利数量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915项增长至2023年的1394项,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1387项。

蓝思科技2024年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的毛利额为87.27亿元,占总体毛利额的78.57%。该公司针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汽车、智慧零售、TGV通孔玻璃基板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研发,提前储备核心新技术,并开始在一系列新产品上应用,研发支出达27.85亿元新高。

作为排名居前的苹果供应商,2024年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当期总销售额的88.57%和81.13%,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31.96%和49.45%。而2023年,这两家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88.75%和83.10%,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3.38%和57.83%。

可以看出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明显下降,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有所降低。立讯精密的2024年年报尚未公布,该公司位列苹果的全球供应商第二名,历史上通过多次收购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立讯精密曾对外表示,2022年是资本支出的最高峰,2023年已经开始下降,该公司能够控制和优化资本支出,未来五年拟充分利用既有配置,收缩资本支出。

业绩预告显示,立讯精密2024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在114.86亿-127.13亿元,同比增长12.76%-24.82%,公司称业绩增长源自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了该公司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业务板块的高效协同,暗示着“果链”产品不是推动其业绩增长的单一主导。

消费电子新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丰富了消费电子的产品内涵,成为终端设备升级的驱动力,智能硬件催生出新的使用场景和产品形态。2024年AI手机的出货量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6%,据预测,到2028年渗透率有望增长至54%。

未来AI眼镜可具备手机的特定功能,成为新的通信终端。而在个人电脑中加入AI计算模块NPU,可在操作系统内执行AI模型,带来不同的使用体验,PC的设计、散热性、硬件结构等均需要优化升级,推动相关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据估计,绝大部分苹果手机用户使用的仍是A16及以下芯片的机型,若需体验苹果手机AI功能,则需换机升级。而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达到51个月,上一次消费电子换机高峰在2020-2021年,2025年有望迎来换机周期,AI应用则可能会强化本轮换机周期。

苹果公司或将于2025年9月与iPhone 17系列新款手机同期发布新款耳机AirPods Pro 3,置入部分AI功能,换机周期叠加AI功能有望吸引新的购买需求,拉动“果链”公司的业绩。

在光学器件方面,歌尔股份可提供包括光波导、Birdbath、自由曲面、棱镜等多种精密光学解决方案;在光机模组方面,该公司可提供基于DLP、LCoS、Micro-OLED、Micro-LED等多种微显示技术的光机模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AR产品需求。

立讯精密再次通过并购扩张业务版图,2025年3月,该公司协议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的相关子公司及股权、业务资产包,初步预估交易价值为45亿-46亿元,最终交易对价尚未确定。

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起经营好转,剔除可转债财务费用和汇兑损益等因素的影响后,已实现大幅减亏。此次交易涵盖该公司产品集成全部业务,涉及安卓手机、平板、Windows笔记本电脑、物联网、汽车电子等ODM业务,以及北美大客户物联网、笔记本电脑等组装业务(下称“OEM”)。

立讯精密称,韩国、北美以及国内安卓生态体系客户均对此次并购行动给予了肯定与积极评价。该公司判断,从现阶段来看,基于闻泰ODM业务过往高峰期所配置的土地、厂房以及设备资源,足以支撑后续业务的开展,未来需要追加的资本支出主要聚焦于因客户新产品需求而衍生的差异化制程。

立讯拟通过此次交易快速补齐在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领域的研发团队与制造资源,希望在2025年实现ODM与OEM的损益平衡,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动这两项业务达到立讯精密现有的经营水准。

站在电子产业的十字路口

在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电子周期中,“果链”相关公司不仅依靠大客户成就了业绩,也打磨出出色的工艺,打造出精细的管理,培养出快速的供应链响应能力,这些特质在汽车、服务器,甚至机器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中也具备优势。

蓝思科技2016年已前瞻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形成从精密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5年1月,该公司已向智元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蓝思于2025年2月和Rokid就AR眼镜达成合作,也和小米在智能家电、智能驾舱等众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蓝思科技利用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技术积累,拓展汽车玻璃等产品,批量生产了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等多种汽车电子产品,在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占有较大份额,并拓展充电桩、动力电池精密金属结构件等。

立讯精密在高速互联领域突破海外技术垄断,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及设备应用客户的供应池,并为多个客户开展前沿项目的研发。英伟达2024年3月发布GB200芯片和对应架构,立讯可为单柜整套提供约209万元的解决方案,包含电连接、光连接、电源管理、散热等产品,预计总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立讯精密于2024年9月决定收购莱尼公司的线束系统事业部,对价为5.25亿欧元(约40亿元),该交易尚需获得境内外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审批同意。

莱尼公司90%的收入来自海外,在欧洲、中东、非洲、美洲和亚洲均拥有运营成熟的生产基地,而汽车线束、连接器是立讯汽车业务中的优势产品,立讯选择外延并购的方式实现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强强联合。

​本文刊于04月0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