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精液检测仪获批上市,贝康医疗(2170.HK)率先实现“B+C”智能全场景覆盖扩展

格隆汇
08 Apr

近日,专注于生育健康全产业链的辅助生殖IVD第一股贝康医疗再传喜讯,便携式家用精子质量分析仪(型号:BKP200)正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作为国内面向消费者端的家用活精子检测设备,该产品的获批不仅标志着贝康医疗在男性生育健康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也为家用医疗设备市场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

广东生殖医院统计:最近三年,想生二胎的夫妻失败率近50%;首次备孕的男性,三分之一精子不达标。问题这么多,可很多人因为“不好意思”,宁愿装不知道。

以前想查精子质量,得跑医院、排长队,还免不了尴尬。现在,贝康医疗新出的家用精子检测仪(型号BKP200),直接把实验室的技术“装”进了一个小盒子里!

技术领先:从实验室到家庭的精准跨越

此次获批的便携式精子质量分析仪,核心功能聚焦于活精子的检测与分析,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六版)》标准,具有“小巧便捷”“隐私性强”“极速分析”,“准确性高”“使用场景多”,“结果直观”等特点。

设备通过内置专用高清摄像头和智能算法,可在15秒内完成精子浓度与活力的精准检测,并生成可视化报告。与传统手机拍摄检测方式不同,该设备避免了因手机配置差异导致的结果偏差,检测精度达到实验室级别,真正实现“居家15秒自检”。这一设计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也为长期生育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策与社会的双重红利,B+C双场景驱动增长

当前,全球男性不育率持续上升(WHO数据显示7%-12%的男性面临生育问题),但传统检测方式受限于医院资源分配不均及隐私顾虑,渗透率长期低迷。中国不孕不育症患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位于亚太国家前列。2024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强化男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并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围。

贝康医疗这次推出的便携式精子检测仪,以“家用设备+医疗注册”的组合,直击用户痛点。公司不仅把产品卖到了医院,更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这类设备主要用在专业生殖机构,现在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刷抖音能买、家门口药店也能买,普通人用手机下单,很快就能送到家。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背后藏着大智慧

1. 给医院“打辅助”:设备能帮生殖中心快速筛查患者,让医生更专注治疗,偏远地区的小医院即使没有捐精室,没有大型精子检测设备也能靠它补上“检测空白”,相当于把“生殖科”搬到县城、乡村,给全国装了一张“生育健康监测网”。 

2. 给普通人“开绿灯”:备孕夫妻不用再猜“是谁的问题”,年轻男生想了解自身健康,在家花15秒自测就能搞定。测完APP立刻推送调理建议,比如“少熬夜、多运动”,从检测到改善,一站式解决。

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瞄准了5000万生育困难家庭的刚需。据官方消息,设备1个月左右就能上市,销售渠道也“很接地气”:线上公司靠抖音科普视频、健康博主种草,把“羞于启齿”的事变成“科学常识”;线下公司和连锁药店合作,把检测仪放在血压计、体温枪旁边,随用随买。

总而言之,医院用得更高效,百姓用得更方便,让生育健康管理从“专业门槛”变成“家常便饭”,真正让“难言之隐”变成“举手之劳”。

贝康医疗的这款小设备,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观念革命——生育健康不该受限于地域、金钱或面子。无论是想生娃的夫妻、关心女婿的丈母娘,还是偏远山区的家庭,都能用更小的投入,换来一份更科学的保障。而这,正是贝康医疗坚守的初心:不仅为个体家庭圆梦,更为生育健康筑底、为人口质量发展注入强韧保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