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陡降 泰格医药困在“周期”里

中国经营网
05 Apr

  CRO(合同研究组织)行业难言“冬去春来”。

  近期,国内临床CRO龙头企业泰格医药(300347.SZ)披露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66.03亿元,同比下滑10.58%;归母净利润仅为4.05亿元,同比暴跌79.99%,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泰格医药长期为全球药企提供临床试验管理服务,覆盖Ⅰ—Ⅳ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及注册申报等全方位内容。然而,随着国内创新药行业减少资本开支,部分客户订单取消影响收入,2024年成为其上市以来首个业绩大幅滑坡的财年。4月2日,CXO(医药外包)板块公司集体下跌,截至当日收盘,泰格医药股价报51.17元/股,跌幅4.66%。

  针对公司净利润暴跌原因及后续业绩提振措施,《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向泰格医药方面致函采访,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媒体对接统一由市场部管理,并建议记者与市场部负责人联系。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公司市场部,但均未获得回复。

  上游订单量减价降

  泰格医药专注于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全面的临床试验服务,包括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及注册申报等。其服务内容覆盖我国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要求的全部临床试验环节,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国内外药企的需求。

  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遭遇融资寒冬,依赖外部资金的初创型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导致与泰格医药合作的订单被取消或延期。

  据泰格医药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2024年,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31.78亿元,较2023年下降23.75%,主要受行业周期性及结构性变化影响。

  据悉,2023年,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新签订单金额同比有所下降,导致2024年上半年泰格医药执行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工作量有所下降;同时,2023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行业竞争格局影响,国内临床运营新签订单的平均单价有所下滑,导致公司在2024年执行该等订单时同等工作量对应产生的收入相应有所减少。

  财报显示,2024年,泰格医药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7.11%,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被终止。并且,公司国内临床试验订单平均单价下降,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8.18%骤降至33.27%,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率降幅高达8.65个百分点。

  “2024年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被取消,同时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从而被终止,该等订单主要来自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这对板块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泰格医药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泰格医药归母净利润为-4.0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81.1%,单季度亏损加剧了全年业绩压力。而成本端压力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为维持高质量服务,人力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二是新增实验室设施及海外团队扩张推高固定成本。

  为应对上述情况,2024年下半年,泰格医药对国内部分受影响较大区域的临床运营团队以及疫苗临床运营团队的规模进行了缩减,即便如此,也未能抵消收入下滑的影响。

  投资亏损拖累业绩

  除了主营业务单价下滑和订单取消带来的影响,泰格医药的投资策略也在2024年遭遇重创。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泰格医药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2亿元,主要源于投资的部分基金项目净值缩水及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这一数字与2023年同期3.53亿元的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净利润暴跌的关键非经营性因素。同时,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出售收益为72.67万元,上年同期为2.32亿元。

  泰格医药的非经常性损益亏损主要源于其投资组合的估值调整。作为LP(有限合伙人)参与的基金项目因市场环境恶化被迫下调净值,同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剧烈。虽然公司表示未来将“视情况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但短期内,其仍需承受非经常性损益亏损带来的业绩压力。

  尽管国内市场几近溃败,但泰格医药的全球化布局显现出一定韧性。

  “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尤其是在综合证据生成(Integrated Evidence Generation)和现场管理(SMO)等领域,以及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泰格医药方面表示。

  2024年,剔除部分特定疫苗项目相关收入的影响,泰格医药海外临床运营业务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境外单一区域临床试验项目从208个增至233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项目达到62个。新增美国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项目39个,完成了31项美国 FDA IND的递交并获得临床批件。

  不过,海外业务增速未能完全抵消国内颓势,且未来还将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挤压。在此背景下,泰格医药如何提振业绩、提升盈利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泰格医药方面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在BD(商务拓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跨国药企解决方案部,以及以治疗领域或药物类型为基础建立的6个BD业务单元,该类举措显著提高了签单成功率。

  此外,泰格医药海外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北美地区,新订单和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北美的BD团队也得到了扩展。“销售团队将持续关注并优先争取新一代产品、符合当前产业周期的优质国内生物科技及国内药企的订单。”泰格医药方面如是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