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4月8日晚间,宜宾市商业银行(02596.HK,下称“宜宾银行”)发布公告,该行执行董事、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已向董事会送达辞呈,辞去相关职务。
杨兴旺加入于宜宾银行成立之初,并于2021年12月正式就任行长一职。也正是在这一年年末,宜宾银行提出了“加快建成西部领先千亿上市银行”的目标。
历经三次申请,宜宾银行于今年1月13日成功登陆港交所,实现了该行2025年上市的目标。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微增0.5%和0.1%。此外,在净息差收窄47个基点至1.71%的背景下,宜宾银行债券收益激增近30倍,成为其支撑整体业绩增长的关键。
4月9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宜宾银行咨询杨兴旺辞任事宜,被告知“以公告为准,其他暂不方便透露”。
任期内宜宾银行实现上市
2006年12月底,宜宾银行正式注册成立,其前身为宜宾市城市信用社。
据公开资料显示,杨兴旺此前曾长期在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任职,担任过出纳、会计、信贷员、主办会计、分社负责人等多个职位。
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杨兴旺出任宜宾市城市信用社大顺社副经理及党支部书记。随着2006年年底宜宾银行的正式成立,他的职位也变更成为大顺支行行长及党支部书记。此后,杨兴旺陆续担任了宜宾银行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支行行长、业务部总经理、副行长等。
2020年10月,结束了6年多副行长任期的杨兴旺成为代为履职行长,并于一年后的2021年12月正式成为宜宾银行行长。
在宜宾银行此前披露的资料集中,杨兴旺负责该行经营业务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向董事会报告该行经营管理情况。此外,他还担任着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职务。
2021年年尾,正是在杨兴旺担任该行行长之际,宜宾银行喊出了“加快建成西部领先千亿上市银行”的口号,并提出几大发展愿景:2022年实现资产规模700亿元以上;2023年设立成都分行;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实现上市;2025年实现总资产1000亿元以上。
2024年6月30日,宜宾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01亿元,成功突破“千亿”大关。
此后,历经三次递交上市申请,宜宾银行终于通过聆讯,于2025年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2.59港元,位于此前披露的发行价区间底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港股市场整体面临流动性紧张和不确定性增加,中小银行股在港股市场的表现普遍不如人意,宜宾银行上市时的市场反响也表现得较为平淡。
4月8日晚,宜宾银行发布《关于执行董事及行长辞任的公告》。公告中表示,杨兴旺提出因个人身体原因,已向董事会送达辞呈,辞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辞任自4月8日生效。
这距离宜宾银行上市还不满3个月。记者注意到,此份公告中并未提及感谢事宜。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存隐忧
近期,宜宾银行披露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年报显示,该行2024年营业收入为21.8亿元,较2023年的21.69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由2023年的4.774亿元上升0.1%至2024年的4.778亿元。据该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宜宾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6.21亿元、18.67亿元和21.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33亿元和4.774亿元,两项数据增速均呈放缓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宜宾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9.58%,这一增长得益于非控制性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
“若原本少数股东分享较多利润,而当期由于子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子公司盈利分配政策调整等原因,少数股东分得利润减少,就会使得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从而出现与整体净利润增长幅度不一致的情况。”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宜宾银行2024年净息差收窄47个基点至1.71%,但仍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具体来看,该行当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64%,但金融投资净收益由2023年的0.11亿元猛增至3.15亿元,增长了近30倍。
对此,宜宾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其净利息收入下降主要归于LPR同比下行、该行向部分客户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存款期限结构变化、存款付息成本增加等。而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加则得益于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该行择机获取了债券收益。
“债券投资相对稳定,收益可预测性较强,在利息净收入因利率市场化、信贷市场竞争等因素下滑时,能为银行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维持利润增长,增强银行财务稳定性。而且合理的债券投资组合有助于银行优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支培元表示。
此外,宜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5年来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2024年期末进一步下降至1.68%,但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有所攀升。具体来看,该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批发及零售业和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为1.99%及3.79%。该行在年报中亦表示,其在报告期内已加大信用风险管理力度。
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恶化会直接导致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向记者表示。他提到,若这些不良资产无法及时得到有效处置,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银行风险敞口扩大,削弱银行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秦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