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美国国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引发市场对全球最大债券市场脆弱性的担忧。在关税引发的避险情绪推动下,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转而投资安全的政府债券,推动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应声大涨。然而,周一美国国债却遭遇了一波抛售,导致基准收益率当日飙升17个基点,目前收益率波动区间约为35个基点,使其达成20年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大波动幅度之一。这场风暴不仅让华尔街交易员们梦回2020年新冠初期的"抢钱大战",更暴露出全球最大债券市场暗藏的脆弱性。
故事始于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突然对60多个贸易顺差国加征关税,截至发稿,其对中国商品最高税率达104%,全球贸易战骤然升级。避险情绪推高美债价格,但诡异的是,当股市持续承压时,美债却在本周一遭遇剧烈抛售:10年期收益率冲破4%大关,30年期债更是单日飙升25个基点,创下2023年11月以来新高。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美国国债市场的剧烈波动和掉期利差的大幅收窄,表明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投资者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等流动性资产,以满足因各资产类别投资组合亏损而产生的保证金要求。
市场人士揭开了这场风暴的"潘多拉魔盒"
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利用现货与期货价差套利)构建高达8000亿美元的头寸。当美债价格暴跌导致抵押品价值缩水,这些高杠杆玩家被迫抛售资产补保证金,形成恶性循环。
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师扬·内夫鲁兹表示:“市场各资产类别的大幅波动引发了市场平仓。”这一情况让人想起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的抢购浪潮,当时由于对冠状病毒的担忧加剧,市场陷入停滞,促使美联储购买了1.6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
与那次事件类似,周一出现的还有所谓的基差交易的减少。过去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基差交易,因为如果高杠杆的对冲基金仓位被迅速平仓,基差交易可能会成为市场不稳定的根源。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基差交易目前价值约为8000亿美元。对冲基金通常从回购市场借款购买美国国债,并将后者用作抵押品。由于抛售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跌,借款的抵押品价值下降,引发追加保证金的现象。
一些分析师还指出,除了收益率大幅上升之外,美国国债和利率互换之间的价差变化表明存在特定国债抛售行为,而非更广泛的趋势。掉期利差反映的是利率掉期固定利率与可比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目前该利差大幅收窄,尤其是对于较长期债券而言。
据了解,自4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产品征收全面关税以来,10年期和30年期掉期利差已大幅下降或收窄。最新数据显示,这两个利率利差分别为-58个基点和-94.5个基点。
野村证券国际美国利率部门策略主管乔纳森·科恩表示,美国国债表现逊于掉期,表明“大量外国实体资金抛售”。由于预期银行监管将进一步放松,对冲基金之间的共识交易是配置掉期利差扩大的仓位。这些仓位很可能不得不平仓,从而加剧美国国债的抛售。
最后,花旗报告还指出,关税将限制全球美元储备增长,直接冲击美债需求。中国已连续减持美债,日本投资者也在加速离场。
花旗分析师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抛售潮在周一达到顶峰,出现“少量现金抢购,显示出美国国债需求可能遭到破坏的迹象”。他们表示,虽然推动掉期利差走低的因素通常是对财政轨迹担忧的表现,但关税也增加了压力。
2020年的市场动荡仍历历在目:当时新冠疫情导致市场停摆,美联储被迫大规模干预,紧急购买了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以稳定市场。如今类似的场景正在重演,基差交易平仓潮、流动性突然枯竭、收益率曲线倒挂等现象接连出现。然而,与当时不同的是,美联储如今面临通胀压力,难以再次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
美债风暴席卷全球,连锁反应显现
全球举措方面,日本国债暴跌,抛售集中在较长期债券,因为市场波动加剧促使投资者削减了波动性收益率的敞口。由于贸易战及其对日本央行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加剧,日本债券市场已开始出现一些混乱的迹象,投资者纷纷离场观望。
与此同时,美元却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走势,尽管收益率上升。这带动了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其他避险货币的上涨,这两个货币一度上涨了1%以上。不过,其他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德国国债期货周三小幅走高。
Gama Asset Management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拉吉夫·德梅洛表示:“对中国征收超过100%的高额关税,可能引发储备管理者的极大担忧。欧洲债券受此影响,过去一周,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利差大幅波动。”
此外,也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国债已失去避险吸引力。Lord Abbett & Co.的基金经理利亚·特劳布管理着2170亿美元的资产,她还记得3月份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做出反应时,美国国债与股市呈负相关性。她表示:“如果美国或全球出现经济衰退,我们仍然认为投资者将重返美国国债。”
但更多交易员已嗅到危机气息,对冲基金仍是其中的核心,因为当市场开始受关税消息影响而波动时,对冲基金的贷款人再也无法忍受“基差交易”——大量押注现货国债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微小差异。
对此,摩根大通策略师克雷格指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一天的走势也可能表明,市场开始更多地关注通胀而非经济增长。也可能存在市场运作方面的原因,以及对冲基金可能正在减少使用基差交易。
美国银行交易主管埃尔沃西将当前波动与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暴跌并列为"史诗级震荡"。他警告:"若这种混乱持续,全球央行将在48小时内被迫出手救市"。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已嗅到政策转向气息:美联储降息预期骤然升温,交易员押注6月和7月将连续降息,全年或累计降息4次。
新加坡ARAVALI资管首席戴夫揭示更可怕的连锁反应:"当美债市场失去买家,连外国央行都袖手旁观时,整个现金市场将面临清算危机。"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谭曼指出,中国可能通过抛售美债等方式反制,这将导致全球债券收益率曲线进一步趋陡,"日本国债已出现罕见的大幅抛售,欧元区长债收益率也全面承压"。
当前场景与2020年3月流动性危机惊人相似。当时高杠杆基金在基差交易中集体爆仓,导致美债市场流动性枯竭。澳新银行钱伯斯警告:"掉期利差市场正在经历混乱式暴跌,这已超出基本面范畴,纯粹是流动性踩踏。"
关税政策正动摇国际市场对美债的需求根基。华侨银行策略师梅农指出:"关税会导致通胀,其可能产生的通胀影响为收益率曲线趋陡提供了一定依据,收益率曲线趋陡正在冲击美国国债,并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近几个月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而我们看到全球基金经理正在获利了结,以弥补股市的大幅损失。"
与此同时,新加坡Grasshopper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丹尼尔还表示,美国国债的大幅波动正值特朗普全面关税生效之际,其中包括对中国征收104%的关税。为了迫使特朗普妥协,中国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1)再次提高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34%的新关税;2)限制中国稀土出口;3)像特朗普2018年贸易战期间那样,压低人民币汇率;4)减持约7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总结
随着关税战火蔓延,全球美元需求面临结构性冲击。若中国等美债最大持有国启动"金融核武器",这个支撑全球经济七十年的"无风险资产"神话,或将迎来终极考验。而美联储的弹药库里,还剩下多少"救市子弹"?
当关税子弹穿透全球经济,连最坚固的"美债堡垒"都出现裂痕。这场风暴的终极走向,不仅取决于美联储的政策腾挪,更将检验全球金融体系的韧性——毕竟,当"终极避险资产"开始避险时,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这场风暴的走向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中国的反制力度和美联储的救市速度。若中国突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或是美联储意外调整通胀目标表述,可能成为市场情绪转折点。但交易员普遍预期,在关税阴云笼罩下,美债波动率将长期维持高位,"直到某个靴子真正落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