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在立法会发言时表示,香港政府正致力推动生物医药技术新质生产力,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政府已于2024年11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试验所),为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支援平台。试验所将会与深圳园区的几所研究中心共同建设“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结合“港澳药械通”数据,加快新药审批上市。
卢宠茂提到,“1+”新药审批机制(“1+”机制)的适用范围由2024年11月1日起扩展至所有新药,香港卫生署亦于上月举行首场“1+”新药注册申请简介讲座,并会于今年上半年提出“香港药械监管中心”成立时间表和迈向“第一层审批”路线图。
除了发展国际医疗创新枢纽,香港政府也在全面审视医疗体系的定位和目标,改革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卫生署和基层医疗署的职能和分工、强化基层医疗署和卫生署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工作,以及加强卫生署作为监管机构的角色。
为推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香港政府会相应调节不同医疗范畴的开支拨款,务求令资源运用恰当。2025至26年度政府投放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经常开支预算为1,153亿港元,占政府经常开支百分之19.6,较2024至25年度修订经常开支增加百分之5.6。
香港政府按照在2017年商定的三年期拨款安排,按人口增长比例和人口结构变动,向医管局提供拨款,以应付预算需求增长。在2025至26年度,香港政府向医管局提供的经常拨款为990亿港元,较2024至25年度的修订预算(954亿港元)增加百分之3.7。香港医管局推行的一些主要措施包括:
(一)推行管治及管理改革,提升公营医疗服务和设施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二)落实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引导市民善用医疗资源,减少浪费滥用,加强对“贫、急、重、危疾”病人的医疗保障,从而强化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
(三)提升公营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包括增设约330张医院病床、增加手术室、内视镜检查节数及白内障手术服务量、加强临床服务、缩短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以及在香港儿童医院整合儿科服务等;以及
(四)加强统一采购药械,促进成本效益,并且发展智慧医院项目,透过先进科技提升服务质量、安全及效率。
香港卫生署会加强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包括订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策略,强化“全校园健康计划”,优化各项疫苗资助计划,以及增加约2亿7,500万港元有时限额外拨款,主要用于长者医疗券计划的开支。
在医疗人手方面,香港政府一直加强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并适度增加政府资助的医疗相关学位课程名额。教资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医学生培训学额由2009/10年度的每年320个,增加至2025/26年度的每年650个,增幅超过一倍。
香港政府会继续积极引入非本地培训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牙医和护士。上月,政府已经向立法会提交《2025年辅助医疗业(修订)条例草案》,开辟新途径予非本地培训辅助医疗专业人员在公营医疗机构工作。
关于第三所医学院,香港政府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今年《财政预算案》公布政府会预留资源以配对形式供大学筹建新医学院。“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共接获三份建议书,预期于今年内完成评核,并且向政府提交建议方案。
在基层医疗方面,香港政府正全方位推进《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的各项建议。其中,“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已推出专属护士诊所服务、扩大筛查至血脂检查实现“三高全覆盖”,亦分阶段扩展至指定普通科门诊,为弱势社群提供慢病预防筛查和护理服务。我们很高兴见到参与计划的人数已经突破十万。
香港政府亦会继续发展地区康健中心及其跨专业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今年内将中西区、油尖旺、东区三间地区康健站升级为地区康健中心,亦会启动整合后的妇女健康服务。另外,政府将于今年第四季完成制订社区药物名册,并于明年第四季起分阶段推出社区药房计划。
在“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方面,香港政府在2024年推行“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试点计划”),扩展至七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四个内地城市的综合医疗/牙科服务机构。截至今年二月,已经有超过11000名长者曾在相关服务点使用医疗券,涉及总金额约2,730万港元。我们正筹备扩展“试点计划”,今年内达到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全覆盖。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香港政府一直致力推动香港中医药高质量、高水平及全方位发展,推进香港成为中医药迈向国际的桥头堡。2025年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一年,香港首份《中医药发展蓝图》将于年底发布,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永久大楼两大旗舰项目亦会于年底起分阶段投入服务。
在控烟工作方面,香港吸烟率由2019年的百分之10.2,下降至2023年的百分之9.1。为继续推动控烟进展,香港政府于2024年六月提出新的控烟策略,定下短、中、长期措施,以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方式,减低烟草产品对社会的祸害。为落实相关措施,我们即将会把《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
在口腔健康方面,《2024年牙医注册(修订)条例草案》相关修订条文已于今年逐步实施,包括增设新途径容许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来香港执业。首批非本地培训牙医已于今年第一季开始在卫生署工作,纾缓香港牙医人手短缺的情况。政府亦会继续增加牙科卫生员和牙科治疗师的培训学额。
香港政府积极发展以预防为重的基层口腔健康护理,即“做阔做浅”,以及聚焦为弱势社群提供适切的牙科护理服务,即“做窄做深”。政府在三月已经推行“青少年护齿共同治理先导计划”,今年内会推行“社区牙科支援计划”,以及学前儿童预防性牙科服务等新措施。
在“医健通+”的发展方面,香港政府会继续推行“医健通+”五年计划,将医健通转型为一个综合医疗资讯基建,令市民获得更连贯和优质的医护服务。政府已经向立法会提交《2025年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修订)条例草案》,以配合“医健通+”发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