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苹果CEO蒂姆·库克用14年的时间,帮助苹果在全球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供应链网络。每年,苹果和这些供应商们投入的资本支出和研发费用都超过万亿元,以保证苹果能够用上最新的技术。
现在,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这个庞大的苹果供应链网络正在面临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
按照此前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美国将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等在内的贸易伙伴征收20%-49%不等的关税。此外,对所有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关税税率也为10%。其中,在多轮累计加税中,美方宣布对中方加征关税最高达到了145%。
公开数据显示,苹果整个供应链上大约有200家主要供应商,其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等多个环节。这意味着,苹果的硬件产品几乎离不开中国的工厂。即使在苹果的墨西哥、印度工厂,依然高度依赖中国厂商的出海配套。
如今,面对高达145%的关税税率,苹果和果链企业又将如何抉择?
果链龙头,集体回应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苹果和果链上市公司的市值就开始了急转直下。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苹果自4月2日以来的股价最大跌幅超过20%,A股果链企业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的同期最大跌幅也超过了20%。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二级市场也在此期间经历了剧烈震荡。
市场震荡中,作为“果链”龙头的立讯精密率先作出了回应。这家公司与苹果的合作始于2011年,最初主要为苹果供应连接线。现在,立讯精密的业务已覆盖苹果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线。
“目前具体税率、关税豁免的申报和裁决等情况还不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中,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供应链企业不需要承担关税,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立讯精密回应称。
这意味着,在此次关税风波中,苹果将承担最主要的冲击。
立讯精密之后,苹果的玻璃盖板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也对外表示,蓝思科技的大部分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与海外客户交易则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可规避关税波动风险。
同时,蓝思科技在全球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及多个国际办公驻点。关税不是海外布局的唯一考量因素,这种贴近市场、分散风险的布局逻辑,不仅降低物流与人力成本,更使公司深度嵌入客户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为苹果供应电池的珠海冠宇也在回应中表示,“消费类电池(主要系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此次(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
此外,珠海冠宇还称,如果搭载公司电池的终端成品被纳入加税范围,可能增加其成本压力。对此,公司将积极与终端客户沟通,协商处理。另外,公司已经在马来西亚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减少此次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根据特朗普政府的最新关税政策,美国将暂停针对除中国以外的近100个国家的高额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
这意味着,果链企业的海外生产、出口暂时还可以正常运行。但是,90天之后他们又将面临何种处境,一切还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苹果十年功成,一朝散尽
从果链龙头的集体回应可以看到,这次特朗普针对全球的关税制裁中,苹果将承受成本飙升的最大部分。
据美国媒体测算,一台售价为1100美元的苹果设备,制造成本约580美元。按照起初美国对华加征54%的累计关税算,供应链总成本将激增296美元,使整机成本飙升至876美元,增幅突破50%。
为了应对短期的成本冲击,苹果公司选择在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生效前,将苹果手机产品从印度紧急运往美国。据报道,3月底苹果公司仅在三天内就安排了5架飞机,满载苹果手机等产品从印度空运至美国。而最新报道称,苹果包机从印度向美国运送600吨iPhone,或多达150万部。
但是,这一切不过是饮鸩止渴。
这场对等关税的风波中,苹果遭遇的最大挑战是库克花了超过10年时间建立的业内最为先进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几乎在一夜之间面临彻底摧毁。
相比于前任乔布斯,库克没有那般令人叹服的才华和产品灵感。但为了让苹果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库克愿意花足够多的钱,与全球的供应商一切合作,来让苹果用上最新的技术。
根据晚点LatePost的统计数据,每一年,这家自己没有工厂的公司将 63% 的硬件收入用于采购零件、造出产品,另将超过13%的收入用于研发新技术、采购生产设备。只有小部分开支用来打广告、分销产品。
负责把苹果提出或研究的新技术、制造工艺或者新材料变成iPhone零部件的供应商们投入更多。2022年,137家上市的苹果供应商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达到了3000多亿美元。这其中,中国的供应商和全球供应商在中国开设的工厂,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
自1993年开始,苹果就在中国开展业务。如今,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等多个环节。苹果有200家主要供应商,其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
在主流的经济学理念中,这样全球化的分工合作是高效且成本最优的商业模式,也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学的基石。该模式下,各个参与方都能拿到相对公平的经济回报,实现互惠共赢。
现在,特朗普政府亲手摧毁了这一切。按照特朗普的规划,他希望包括苹果在内的所有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回归美国本土。
但是,根据韦德布希证券测算,从亚洲转移供应链至美国,费时又耗资巨大。“若要将10%的供应链从亚洲移回美国,至少需耗费3年与300亿美元,过程也将严重扰乱生产。”数据显示,约80%供美国销售的iPhone在中国制造,剩余20%来自印度。
另一家机构“瑞银”(UBS)估计,若中国制iPhone受125%关税影响,256GB的iPhone 16 Pro Max售价将从1,199美元飙升至1,999美元。
在过去五年里,美国人已经因物价上涨24%而倍感压力。接下来,他们最终可能要为越来越少的日常用品选择支付更高的价格。(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