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始祖鸟”之后,安踏又拿下“狼爪”!
安踏体育(2020.HK)在并购的道路上又攻下一城。
4月10日,安踏公告计划以2.9亿美元收购德国老牌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该品牌于2007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近年来却因代理权被收回,以及国内外竞争者环伺等,在中国扩张逐渐放缓甚至收缩。
目前,在安踏“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下,一旦收购成功,狼爪将是安踏丰富品牌矩阵,加速全球化布局的一张明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2024年安踏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但营收支柱斐乐却出现营收增速下降,利润同比减少。此次收购狼爪,又能否再次帮助安踏实现品牌焕新?
截至4月11日收盘,安踏股价报84.45港元/股,上涨2.82%,总市值2369亿港元。
2.9亿美元“猎获”狼爪
据安踏公告显示,公司计划从Topgolf Callaway Brands公司手中全资收购德国知名户外品牌狼爪,在满足其他惯常交割条件后,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完成。
此次收购的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Topgolf Callaway Brands从黑石集团手中买下狼爪时的4.76亿美元,估值几乎打了6折。
相较于安踏此前的收购手笔,此次出手算是“中等水平”。2.9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低于安踏2018年收购亚玛芬体育的46亿欧元,但显著高于早期收购斐乐(2009年3.32亿美元)及迪桑特(2016年约1.5亿元人民币)等品牌的成本。
图源:公司公告
狼爪是一个老牌户外品牌,标志性狼爪LOGO在中国市场具有高辨识度,且在欧洲户外运动领域积累40余年专业口碑。
狼爪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德国伊德斯坦因,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户外运动品牌,聚焦徒步、滑雪、露营等场景,产品涵盖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狼爪核心技术包括Texapore系列薄膜材料,以防水、透气性能著称,曾引领行业标准。
狼爪最初的核心市场为欧洲,2007年,狼爪通过代理模式进入中国市场,门店曾一度扩张至700家,中国也成为其开辟的另一个核心市场,在2017年被出售时曾披露,品牌销售额的21%来自中国市场。
但因被收回代理权后渠道调整,再加上户外细分赛道面临国际品牌(如北面、哥伦比亚)与本土新兴品牌的夹击,近年来,狼爪中国扩张速度放缓,门店从高峰期的700家减少至2023年的500家。
安踏全球化布局又落一子
对于安踏来说,拿下狼爪,最明显的意图就是填补市场空白,完善户外品牌矩阵。
随着中国户外运动渗透率突破20%,消费者对细分场景的需求持续分化,单一品牌难以覆盖多元需求。而狼爪作为大众户外品牌,主打800-1500元价格带,填补了安踏在高端户外(始祖鸟)与专业运动(迪桑特)之间的市场空白,使集团户外产品线实现从“极限户外”到“都市轻户外”的全场景覆盖。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亦表示,狼爪品牌能够强化安踏在户外运动赛道的纵深布局,该品牌定位大众户外运动,能够与安踏现有的高端户外品牌群形成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与此同时,扎根欧洲市场的狼爪,也能再为安踏的全球化形成强助力。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其中226家分布在欧洲,269家位于亚洲,以及全球超过4000家零售点。这为安踏突破地域壁垒、构建全球化渠道网络提供支点,尤其是德国市场52%的占有率,或成为安踏加固欧洲市场的战略跳板。
此前,亚玛芬旗下品牌也已为安踏在欧洲打下一定市场根基,狼爪则有望与亚玛芬的收购形成协同效应。若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到2030年安踏在欧洲户外市场有望挑战北面(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lumbia)等国际巨头。
同时,安踏补足欧洲版图后,其全球化网络已形成“北美(亚玛芬)+欧洲(狼爪)+亚洲(主品牌)”的三极架构。
来源:罐头图库
此外,丁世忠还表示此次收购狼爪也将是安踏集团全球化的新里程碑,多品牌战略为应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全球关税压力、地缘政治等因素下,全球的运动品牌市场正在波动期。诸如,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最新财季,耐克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17%至17.3亿美元;在2024年,李宁篮球业务同比收缩。
安踏2024年财报,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8%至165.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5%至119.27亿元。但安踏毛利率下滑;同时安踏营收支柱之一的FILA,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6.1%,相对往年增速明显下滑,经营利润为67.38亿元,同比减少2.6%。
安踏主品牌长期面临“性价比”标签固化问题,狼爪的都市户外定位与年轻化设计(如2024年签约莫文蔚为代言人)有助于吸引新消费群体。尤其在FILA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在中国有着较高知名度的户外品牌,狼爪似乎有潜力成为安踏的新支柱。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认为,收购成功后,狼爪将为安踏带来多方面的加持。首先,狼爪作为国际知名的户外品牌,其产品线丰富且市场认可度高,这将有助于安踏快速切入并拓展大众户外市场。其次,狼爪在产品设计、材料科技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拥有深厚积累,这些都将为安踏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不过,袁帅也强调,安踏在整合狼爪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如品牌文化的融合、市场策略的调整以及供应链的优化等。这些挑战需要安踏凭借其丰富的收购整合经验和强大的管理能力来逐一克服。
“厦门首富”丁世忠收购“永不止步”?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安踏的丁世忠以400亿元人民币蝉联厦门首富。这位胡润富豪有着更大的野心,其有句流传颇广的话,“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近几年,安踏通过“买买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帝国,其触角从国内延展至国外,品牌辐射面更是从运动到户外,目标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
自2009年起,安踏开始频繁收购外资品牌,为全球化发展打基础。当年,安踏以3.3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老牌运动休闲品牌斐乐(FILA)在中国的专营权和商标使用权,这个品牌是家百年老店,主要从事网球、滑雪、高尔夫、瑜伽、赛车等运动相关产品。
收购前,FILA在中国只有50家门店,亏损高达3218万。收购后,安踏对FILA进行改革——第一是重新回归“运动时尚”的品牌定位,第二是由批发改为直营模式。
2013年,FILA成功实现盈亏平衡;次年,FILA实现盈利。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FILA贡献了整个安踏体育37.6%的营业收入。
来源:罐头图库
收购FILA后,在二级市场上,安踏的股价也从2013年开始大涨,至2021年,公司股价最高上涨了125倍,市值更是一度涨破5000亿。
有了此次并购成功的经验,安踏继续加码全球化布局。
2015年,安踏收购英国户外、爬山运动品牌斯普兰迪(Sprandi)。2016年,安踏斥资1.5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经营高端滑雪品牌迪桑特(Descente)。2017年,安踏收购小笑牛(Kingkow),同年,安踏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经营户外品牌可隆(Kolon Sport)。直到2019年2月,安踏收购始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
来源:野马财经
收购了众多的品牌后,丁世忠的步伐还未停止,用他的话说“商品可以被迅速制造出来,但品牌不行。”
除了并购外资品牌外,2021年,安踏集团还将未来十年战略目标定为“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就在2024年1月19日的安踏集团年终总结会,丁世忠表示,“我们做多品牌,就是要用不同的品牌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今天全球做得好的品牌,都是深耕一个细分市场的垂类品牌。”
袁帅表示,安踏近年来频繁收购的战略,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市场扩张策略。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安踏不仅快速获得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还成功实现了品牌矩阵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
此外,袁帅表示,从收购效果来看,安踏的多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FILA品牌的成功运营为安踏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增长;亚玛芬体育的收购则进一步提升了安踏在高端户外市场的竞争力。此次收购狼爪,更是安踏在户外运动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有望为安踏带来新的增长点,并巩固其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市场地位。
你此前了解狼爪这一品牌吗?你认为狼爪能给安踏带来多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