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消费纪 星星
4月的二次元圈子异常热闹。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4月有超过170个二次元角色等着庆生,仅4月1号这一天就有24位寿星。
2025年的今天,在二次元圈层,角色生日早已被赋予了超越现实的仪式感,随着二次元文化从亚文化迈向主流,“为纸片人过生日”正演变为一场现象级的消费狂欢,催生出独特的经济生态。
不同于传统消费主义的实用逻辑,二次元群体为虚拟角色庆生的现象,正折射出消费市场结构性变迁——情感价值开始占据上风,“为爱付费”成为新世代的消费宣言。
当主流市场还在用性价比衡量消费时,年轻群体早已构建起以情感联结为货币的新交易体系,消费迁移不仅重塑着市场供给逻辑,更预示着精神消费即将成为下一个商业爆发点。
这两个月,游戏《恋与深空》玩家展现出的超强厨力(通常指花费在角色上的财力),让不少圈外人惊叹连连。
早在2月,游戏男主“祁煜”的生日应援企划便火热启动,直至4月才陆续落幕。这场应援规模空前,不仅覆盖国内30余座城市,更延伸至海外多个地区,通过多元的线上线下联动,成功打造出一场现象级生日应援。
据生贺组(通常指从事生日祝贺活动的小组或组织)公示,此次生贺企划投入高达8位数。在北京朝阳合生汇、上海华润时代广场等42座商业体,设置了充满特色的“痛楼”打卡点;在全球十个热门城市投放机票广告;联合广西壮锦非遗传承人谭湘光定制银镯;还推出《小鱼向前冲》《小鱼叠叠乐》等定制小游戏......
实际上,玩家们为角色打造高规格应援,早已屡见不鲜。刚进入4月,《恋与深空》另一男主“秦彻”的粉丝玩家,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生日应援活动:土耳其热气球巨幅广告被秦彻(乙游《恋与深空》男主之一)的生日海报包下,美国拉斯维加斯LIDS3D大屏被玩家投放了秦彻的生贺视频,还有个人应援包下重庆万豪酒店为角色庆生。
近年来,“为自推庆生”的新闻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在二次元圈层,角色生日早已被赋予了超越现实的仪式感,年轻人也在不断发掘庆生方式。
“摆谷阵”是最常见的一种——将周边商品例如徽章、立牌、亚克力挂件等,按照角色经典场景或个人创意排列。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惊人的消费力。
消费纪在《谷子溢价,“塑料黄金”凭什么拿捏年轻人?》中曾提到不同的谷子,根据质量、发行数、角色IP等等,形成了一套圈内独特的定价体系。热门角色的限定周边往往溢价严重,因此,仅是摆谷阵,单次生日应援的支出就可能达到五六位数。
“痛楼”应援则是更高阶的玩法。玩家们通过社群众筹或个人应援,拿下商业大楼外墙LED屏、地铁广告位等资源,投放角色生日贺图或视频。以《恋与深空》祁煜生日应援为例,活动覆盖国内850+商场、1000家大屏。
消费纪了解到,一些大规模应援通常由核心粉丝组成的生贺组负责统筹,从场地选址、创意设计到资金管理,甚至专门的法务顾问审核合同,所有账目在生日后会公开公示。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水涨船高,游戏官方对角色生日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游戏行业,推出单人生日系列周边已成为行业惯例。
据眸娱统计,去年男主沈星回生日期间,官方推出18款生日谷和普谷系列周边。其中,沈星回的8款2024生日周边,单日销售额就轻松突破5000万元,10款普通系列周边销售额更是过亿,商业价值十分可观。
不过,这种高投入的应援行为,也在圈内引发广泛争议。部分玩家指出,过度商业化容易导致“打榜”“饭圈化”现象,官方频繁推出生日限定周边,无疑是在变相刺激消费;一些生贺组在资金管理上也曾出现问题,引发大众质疑。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狂热的消费行为,正在持续推动二次元经济的迭代升级,甚至吸引了传统行业的目光,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虚拟角色的商业潜力。
“心之所向,财之所往”,这句话放在热衷于“为爱发电”的二次元群体身上,同样恰如其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浙商证券研究所数据,预计2023-2029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将从2219亿元增长至59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8%。
当“为纸片人庆生”成为二次元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动力,场地租赁、定制餐饮、摄影服务、后期修图等细分领域也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条日渐完备的产业链。
线下场景的消费潜力尤为显著,据消费纪了解,当下众多线下商场纷纷投身于打造二次元地标,北京王府井喜悦、上海百联ZX创趣场、西安小寨银泰......在国内20多个一二线城市中,已经成功塑造出60余个核心商圈。这些地标大多坐落于人流如织的繁华商圈,其中一部分是由老旧商场改造转型而成,还有一些传统商场则特意划出特定区域,引入二次元相关店铺 。
2017年,静安大悦城打造了国内首个聚焦核心二次元文化的实体商业区“八吉岛i-LAND”。该区域占地500平方米,集合了13家特色店铺,包括模型玩具、动漫周边及IP主题餐饮等多元业态。到2020年,二次元主题商业区的形态逐渐清晰。目前,静安大悦城二次元业态总经营面积已增至5500平方米,相关品牌及限时快闪店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约3.5亿元,达到历史峰值。
这一现象折射出“体验式消费”正在重构商业逻辑。现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购买,更追求沉浸式的场景体验和情感共鸣。
比如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以二次元文化为核心定位,成功塑造了“年轻消费引力场”的地标形象,现已成为当地二次元爱好者聚集的热门地标。据赢商股份发布的《成都2025年2月人气购物中心榜单》显示,该购物中心位列第17名。
线上流量与线下消费的高效转化也是关键。社交媒体上的生日话题常引发“打卡经济”,即使无法亲临现场,粉丝也愿意付费委托代拍。
在小红书平台,#带ID#相关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2千万。这种“云参与”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半径,使二次元角色的影响力突破地域限制。
事实上,无论是在社交平台搜索,还是线下实地体验,都不难察觉二次元商业体正以惊人速度扩张版图。但不可忽视的是,二次元受众尽管数量庞大且忠诚度高,相较于整个消费市场,仍具小众性与局限性。
面对这样的市场特性,初具名气的二次元商业体已经在探索双轨并行的发展策略。以上海百联ZX创趣场为例,在保持核心二次元业态的同时,通过举办跨圈层主题活动、引入轻二次元元素等方式,逐步拓宽受众边界。
这种“深耕核心圈层,辐射泛人群”的运营思路,或许正是二次元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毕竟,只有当小众文化找到与大众市场的连接点,才能让这份“为爱发电”的热情持续照亮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走进今天的商场,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视作小众爱好的动漫周边、游戏联名、虚拟偶像,如今已经堂而皇之地占据着黄金铺位。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消费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我们购物,看重的是商品的实用价值。一件衣服要耐穿,一个杯子要耐用,这是老一辈人的消费哲学。但今天的年轻人走进二次元主题餐厅,他们消费的早已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那个能让自己置身于场景中的氛围。
这种情感消费正在重塑整个商业生态。传统的商场招商讲究的是品牌档次和坪效,现在则要考虑IP热度和社群粘性。一些二次元购物中心的成功就很能说明问题,它没有引进太多国际大牌,而是通过打造二次元主题空间,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年轻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可能不会购买昂贵的奢侈品,但他们极有可能愿意为自己喜欢的IP花钱。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的消费者,他们通过B站、微博超话、QQ群等平台自发形成一个个紧密的社群。在这些社群里,一条开箱视频可能比专业媒体的评测更有说服力,一个COSER的推荐可能比明星代言更能带动销量。这种基于信任的消费模式,正在颠覆传统的营销逻辑。
更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元消费正在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年轻人会为了游戏里的一个皮肤一掷千金,会给自己喜欢的虚拟偶像打赏,会花钱和cos委托约会......这些消费行为在上一代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场开始设置二次元主题区,越来越多的品牌尝试与动漫IP联名,越来越多的营销活动采用快闪店等更具互动性的形式。这些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都在探索着与新消费人群对话的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95、00,甚至是1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二次元文化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还会继续深化。未来的商业空间可能会更加场景化、互动化、社群化,而那些能够真正理解年轻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消费变革中赢得先机。
因为,热爱既是最坚不可摧的信仰,也是最容易量化的商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