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4月7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阚海东在世界卫生日主题分享会上表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温、洪水和空气污染均会对我国妇幼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他呼吁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与健康,尤其是公平性视角下气候变化对不同群体的健康影响。
分享会由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志愿者社群联合北京大学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ARCH)秘书处共同举办。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分为行为因素、代谢因素与环境因素。阚海东指出,我国妇女和儿童行为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代谢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概率都较低,环境因素是主要的健康威胁。其中,气候变化作为环境因素的重要部分,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关于妇幼健康的政策、干预手段、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较少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我们国家的妇女儿童很少有‘三高’的症状,也少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对他们来说,把环境整治好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他们发病和死亡的发生。”他强调,未来需要将更多的环境要素纳入妇幼健康政策。
气候变化会带来极端高温或低温出现的频率上升。阚海东课题组开展的针对我国272座城市温度与死亡关系的研究显示,全国14%的死亡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有关。其中,女性居民死亡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有关的比重为17%-18%,明显高于男性的13%-14%。极端气温也会增强儿童的健康风险,最新研究显示,热浪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且此种影响具有城乡差异。
阚海东课题组针对亚洲地区的研究显示,洪水显著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孕妇流产的风险,也提高了婴儿死亡的概率。不仅孕产妇受这些影响,还有更广大意义上的女性和儿童。
阚海东认为,妇女和儿童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体现了越发紧迫的环境不公平问题。“气候变化已经对妇幼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特别是孩子。但孩子并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却要无端承受气候变化的后果。”他强调,应将性别和年龄视角纳入气候政策,在制定环境、气候政策时强调公平性主题,强化妇幼卫生系统韧性及资源公平分配,守护妇幼健康和人类繁衍。
责任编辑:蒋露瑶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