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B站

蓝鲸财经
09 Apr

作者|市象 柿子 

清明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文娱行业最大的消息是:相关部门持续打击文娱领域“饭圈”乱象,督促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关闭和长期禁言处置了一批账户。“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一批饭圈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出现在了这个榜单之中。

舆论场迅速分化。有人高呼大快人心,也有人呼吁加大力度。而在众多讨论中,一个平台的名字——B站,被反复提及,要求整改。

在过去一个月,B站影视区的舆论几乎层出不穷。尤其是流量明星粉丝与吐槽UP主之间这种新型对抗方式——冲商单,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着。这种粉丝通过向品牌方施压,要求终止与特定UP主的商业合作的激烈行径,本该被冠上“无脑饭圈”的行为,却一反常态地赢得了一众响应。

曾几何时,B站影视区以其多元、深度、自由的创作氛围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股清流。专业拉片、趣味二创、犀利吐槽在此共生,形成独特的内容生态。但如今,那些曾经在飞地里气质迥然的建筑,似乎成为了如今最饱受诟病的存在。

01 抓住那个UP主

距离那场风暴已过去整整一个月,但琳琳仍能清晰回忆起收到“举报成功”时那一刻的兴奋。那是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摧毁一个百万粉影视UP主,只需掐断他的商业命脉。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UP主“伤影zzz”对鹿晗的吐槽视频。当粉丝们发现视频中出现的品牌广告时,一场精密狙击战旋即展开。粉丝们连番轰炸品牌客服、社交媒体,以更为迂回的方式,要求品牌方解决问题。结果显而易见,最终品牌方选择妥协,发布声明,下架视频。

对苦于负面内容久矣的饭圈而言,众人齐心,直击命脉,最终将“恶霸”UP主们斩落马下,这简直是比电影还要精彩的一场好戏。过去,她们对抗B站视频的手段,和微博等平台如出一辙:控评、举报、占领弹幕区。简而言之,即通过人海战术,将黑评淹没。但这一套玩法,在B站很难起效,甚至会引起吃瓜乐子人“一键三连”的刻意保护。

“有的时候UP主或者乐子人们甚至会故意激怒粉丝,然后截图一些粉丝口不择言地回复,再出讽刺调侃的视频。”提起过去与UP主们对抗的种种,琳琳仍然愤愤不平,“过去那些手段,真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冲商单”的诞生,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当商业利益成为UP主的阿喀琉斯之踵,粉丝们终于找到了遏制住UP主们最致命的武器。

于是,首战告捷后,一支又一支趁热打铁的维权队成立了,规模化攻势迅速成型。“趁乱赶紧上”是成为这场战役中每一支“维权队”不约而同的主旨。

“冲商单”的战场从B站蔓延至全网,粉丝们像高度默契的队伍,在品牌方的每一条社媒动态下集结。小红书、抖音、淘宝直播间、微博评论区……铺天盖地地质问与抵制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超话里每日更新“下架捷报”,为冲锋的粉丝们加油打气。

资深追星女孩赵悦的聊天记录里,依旧存着这场“战争”的痕迹。如何用消费者口吻“礼貌施压”,如何伪装路人“客观控诉”,如何在抖音、淘宝、小红书扩大维权范围,一切都变成流水化作业。

“大家会一起讨论维权模板。比如在和商家客服沟通的时候,首先上来就要直接对商家问责,陈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再陈述黑视频的恶劣影响,最后提出诉求,要求全网下架。”这是赵悦“冲商单”时的固定流程,如果有产品的购买记录当然最好,“晒出订单编号再投诉,会比空口白牙更顺利一些。”

这种战术的杀伤力在于“精准且无解”,“尤其是针对一些小品牌,他们特别害怕会掀起舆论,因此通常是简单沟通就能下架。比过去粉丝费很大功夫占领视频评论区有效得多。”

当然,也不乏一些打擦边球的“顽固分子”,“有些商家和UP主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多人视频,仅仅将涉及自家偶像的部分删掉。”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轻易获得粉丝的原谅,“因为往往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区才是重灾区,各种各样的造谣层出不穷。”这意味着,即便UP主删改了视频,但影响依旧存在。

针对于这种情况,赵悦和琳琳所在的粉丝群体的统一选择是——“磨”,“粉丝们有时候其实特别能磨,会缠着品牌方不放。你想赚钱可以,但别想轻易赚黑心钱。”直至如今,不少品牌的评论区中,依旧充斥着粉丝们的维权身影。

于是,举报与被举报,构成了B站第一季结尾、第二季度开头的第一场大戏。UP主们在粉丝的举报、刷屏、抵制中被迫删稿妥协,乃至于越来越多的up主遭到波及,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02 走不出的恶性循环

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攻歼战,大众的舆论风向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这次却神奇地没有走向一边倒——要知道,在B站,审判明星,几乎具备天然的优势。

社交媒体上,针对于这场堪称行为艺术的大讨伐,有人希望用魔法打败魔法,毕竟“恶人还得恶人磨”,有人痛心疾首:“当年逐帧分析镜头语言的日子,终究是错付了。”

对于后者的惋惜,并不难理解。如果寻找一个确切的节点,那么毫无疑问,2016年至2020年是B站影视区的黄金创作时期。彼时优质内容涌现,多位UP主以专业分析和深度解读吸引观众,兼顾正向剧评、拉片解读与趣味二创,形成多元化内容生态。

与此同时,也不乏一些以言辞犀利、内容生动的“嘴替型”UP主出现。那是国内流量盛行的泡沫时期,彼时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催生大量投资过亿却粗制滥造的“流量泡沫剧”,UP主的批评带着“扫除行业垃圾”的使命感,观众既能收获避雷指南,也能在犀利地调侃中获得共鸣。

这种嘴替功能,构成了B站影视区UP主们最初的基本盘。即便此次剑指B站,赵悦也不否认,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也颇为青睐这些吐槽UP主们,“有些专业的UP主,确实能直击剧集的本质问题,把你想说但说不出来的东西讲明白,而且妙语连珠的,特别有意思。”

与此同时,虽然流量基本掌握在这些头部UP主手中,但围绕而生枝蔓,依旧有其生存空间。

影子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为其中的一员。她是影视区的边缘小UP,吃百家饭,偏爱剪辑cp向视频、各个明星的美颜混剪等,影响力远不能和大UP主相比。但即便如此,在短短的几年间,也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

她喜欢那个时候B站影视区的氛围,“大家可以随便剪视频。有吐槽的,有拉郎的,也有安利的,创作环境相当宽松。”碰上热点的时候,诞生一些百万视频也并非难事。

但这两年,影子能明显感受到,情况似乎开始逐渐变得不太一样了,“视频流量下跌得很明显,特别用心地剪视频,但是越来越难获得推流了。想要流量,大家不是转平台,就是跟风吐槽。”

随着市场降温、热钱减少,吐槽UP主们陷入内容危机,流量焦虑逼迫他们寻找新靶子,越来越多人主动或被动向着已被验证的中心地带——吐槽。

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少UP主出现翻车现象。曾经广受追捧的“老邪说电影”“轩邈”“路温1900”都曾因“为吐槽而吐槽”遭遇过严重的舆论危机。但这并没有阻止影视区UP主们对于流量的妥协。

而随着受众阈值的逐步上升,围绕烂剧、烂电影的吐槽流量也在逐步下跌。以“一只吐槽圆”为代表的UP主们创作的针对流量明星本人的攻歼内容,开始主宰B站。标题党、人身攻击、情绪宣泄取代理性分析,将明星私德、粉圈八卦甚至观众偏好作为靶子,来收割流量。

“一只吐槽圆”部分视频

生态逻辑正在逐渐倒置,创作方向与作品质量形成荒诞反比。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普通观众被极端内容驱离。

如果不是此次要围剿UP主,赵悦已经很少再会打开B站了,那些曾经必看的“电子榨菜”们,已经被她从日常娱乐中剔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舆论环境越来越烂,感觉不看片就吐槽已经是有道德的了。”

与此同时,留下的“乐子人”群体不断拉高阈值——昨天还在为“面瘫演技”叫好,今天就需要“塌房”才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流量分配机制倒逼创作者戴上“毒舌”面具,影视区的规则逐渐变成:谁骂得更毒、更狠、更出格,谁就能登上热门榜单。

这也反向滋养了饭圈的报复逻辑,曾经的多元生态崩解成两极对轰的战场。

面对这样的创作环境,影子也有意识地开始逃离,“身边主做B站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没完全离开B站,毕竟还有情怀在。”但她也不否认,如今更偏爱在小红书和抖音,“以后可能是在其他平台发过了,再来带一下B站吧。”

03 撕开B站生态的深层矛盾

有人感慨,命运似乎在这里兜了一个圈。当年B站为无处发泄的观众打造情绪乌托邦,如今却成为众人逃离戾气漩涡的中心。

当然,这也并非B站所独有的危机,舆论风波几乎存在于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粉丝的行为也并非全然正义,泄愤与维权的界限在一次次冲锋陷阵中逐渐模糊。

只不过,如果回归到B站本身来看,“冲商单”事件,其实不过是撕开了B站生态的深层矛盾。

今年2月,B站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268.3亿元,同比增加19%,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这是B站成立16年来首次摆脱“亏损魔咒”。其中,广告81.9亿元,28%的增速,无疑是此次财报的关注重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B站的商业化突围始终伴随着基因改造的阵痛。从立站之初“永不添加贴片广告”的承诺,到2024年标准化商单与上下文无关的中插广告全面渗透。平台在“花火”“必火”等商业化基建狂飙中,构建起涵盖AI投放、效果广告、开环生态的变现矩阵。

但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UP主们流失严重、版权围剿升级、创作自由度萎缩的残酷现实,以及最重要的一点——UP们却赚不到钱了。这一点,在影视区UP主身上表现得尤甚。相比于其他类型的UP主,影视区UP主的变现方式并不多,最关键的两种方式,一个是B站的奖励机制,另一个就是商单。

去年,一个在B站震荡的消息是,自2024年4月起,B站UP主的视频基础激励设置上限,上限为每月2000元。据影子透露,“光景好的时候,B站的收益是最高的,可能300播放就有1块钱,但现在可能1万播放,大概10块钱。”换言之,即UP主每月的视频播放量需超过200万,才能获得2000元的基础激励。

UP主伤影虽然在不经意间拉开了此次围剿的序幕,却也言语间陈述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赚钱变得越来越难,商单几乎是能握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此,影视区的UP主们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大UP主在品牌主与算法推荐间走钢丝,中腰部及以下的UP主则在激励缩水与商单门槛中批量退场。

对于前者而言,当“为爱发电”的社区精神异化为“用数据发电”的生存法则,曾经多元的内容光谱,也不得不被驯化为流量黑市的单一货币。然而,当饭圈举起镰刀,UP主们反过来又因负面内容遭品牌抛弃,这几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在今年的财报电话会上,陈睿直言,优质内容构成了B站的不可替代性,“优质内容是能够穿越周期的,是B站进入下一个AI时代的入场券。”但如今,当标准化商单的机械植入消解内容独特性,当“冲商单”运动从舆论风暴沉淀为一场对抗,这场风暴,不过是B站影视区火山喷发前的第一缕硝烟。

当下,B站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放任算法与流量主导的恶性循环,还是重拾初心,重建多元、健康的内容生态?答案或许决定着这块独特创意沃土的存亡。

在获得新的答案之前,没人知道什么时候火山何时将再次喷发。热搜褪去,围观者哄散,明面上讨伐的热闹已经逐渐过去,up主和粉丝们暂时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但赵悦知道,这不过是“虚假的平静”。

她依旧每天在群内固定打卡、定时巡逻,偶尔响应组织,再对顽固分子发起一波冲锋,“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