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屏“杀疯了”,影视行业正被全面“偷家”?

蓝鲸财经
11 Apr

文|锌刻度 孟会缘

在你的印象里,竖屏内容还是只有霸总短剧这一种表现形式吗?

事实上,竖屏广告、竖屏综艺、竖屏番外……竖屏内容正在加速升级为影视行业一大新的增长点。

从TVB与抖音合作打造竖屏直播综艺,利用港星IP与内地平台流量形成互补;到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由“长视频主导”转向“横竖屏双线布局”,争夺用户碎片时间。

竖屏内容以移动端为支点,开始重塑影视行业的创作逻辑、用户习惯与商业生态,成为长短视频融合时代不可逆的新常态。

用竖屏打开新思路

“学员这个水平,让我觉得我也可以演。”

对于TVB与抖音联合推出的首档演技竞演直播综艺《艺员新训2025》,资深港剧迷林瑶在追更了一段时间过后,也开始共情评论区里那些质疑学员演技的留言了。

只是在她看来,演出效果不佳固然有学员自己的锅,但也要归因于该节目是以竖屏呈现,采取的是“用直播的方式打开TVB演技”这一全新形式。

最典型的当属节目第一期为了分队,需要在设定好的情景下,让学员面对镜头进行演技展示,相当于把摄影机当成表演对象,播出时有一种演员和观众产生了跨屏联动的错觉。

“除了那几个TVB老戏骨,其他学员但凡转场就不记得长什么样了”“看她们拍戏那股松弛感,垮到甚至都不觉得她们真的有在演……”观众的评价大都与林瑶相符,“相当于是在进行单人无实物表演,镜头又是怼脸直拍,演技真的藏不住,有一点瑕疵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

图源:《艺员新训2025》

当然,竖屏的画幅也限制了场景的表现力,例如群戏的时候人物被挤压在画面中间,视觉效果大打折扣,而为了适配手机的观看习惯,节目基本采用“三镜头法则”(特写+中景+全景),单集时长也被压缩在一小时左右,过于追求短平快也丧失了很多细节。

但这种表现形式确实很新奇,除了一小时正片外,手机上日常刷到的就是几十秒的精彩片段,完美适配手机用户的碎片化观看习惯,加上港星和港剧的IP加持,用户很有可能因为受到某个细节片段的吸引而停留观看正片,如林瑶就是这样成为了百万追更者中的一员。

像《艺员新训2025》这样充满了实验性的竖屏内容还有很多,但同样口碑褒贬不一的,当属前段时间趁着电视剧《九重紫》的流量红利,推出的那部番外篇竖屏短剧《昭世录》。

《九重紫》在播出期间,凭借男女主双重生的独特剧情火爆一时,因而由其番外改编的短剧《昭世录》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观众目光,可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收获了一条“吃相不要太难看”的批语。

在这个案例上,横屏内容和竖屏内容有了更直观的比较。

长剧IP的衍生短剧

该短剧既想承接原剧的权谋内核,又试图打造“女性成长爽剧”,但以后者28集的小体量,即使放在短剧界也是极其精简的,因整体剧情铺垫不足,单集信息量不够,被观众痛批“节奏像PPT”,而对剧情质量不满,最终也导致观众诟病其付费模式。

尽管播出后口碑不佳,但《昭世录》作为长剧IP的衍生,短剧番外篇的尝试却是实打实地为业界打开了新思路。

就IP运营而言,番外短剧可依托正剧积累的流量基础与观众认知,若内容打磨精细、叙事张力充足,完全有机会与正剧形成风格互补的协同效应。

即正剧夯实IP的深度与厚度,短剧则以轻量化的表达延续IP热度,二者共同构建“长剧立骨、短剧活血”的立体化开发模式。

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能让单一IP同时覆盖长视频的沉浸式体验与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场景,最终实现IP商业价值从流量转化到品牌延伸的全维度挖掘。

重塑影视内容制作逻辑

站在上述竖屏内容背后制作方和平台方的视角来看,竖屏这种全新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正从试水阶段升级为行业标配,试图重构影视行业内容生产和制作逻辑的同时,对广告、互动及IP衍生品产生颠覆性影响。

深度植入到短剧剧情中的广告

在《艺员新训2025》之前,TVB演艺IP与抖音综艺IP还有一次深度共创,是2024 TVB无线艺员训练班招生计划,该节目主要通过直播的形式,让观众能够实时且深度参与艺员选拔和成长过程中。

相关报道显示,竖屏综艺直播与TVB识货的连麦互动,为品牌方开辟了更高效的营销渠道。如滕丽名节目录制结束后直接转场至TVB识货的护舒宝专场直播,实现了综艺与直播的无缝对接;TVB识货人气主播彤彤“勇闯综艺”节目录制时,同步进行电商直播等。

不得不说,短直联动打破的是内容电商的植入局限。即通过短视频内容与直播的有效互动,以多样的内容组合和创意演绎,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其核心就在于,将剧情回忆、艺人形象与商品推广绑定,使观众在怀旧情绪中自然接受产品信息,实现“剧情记忆+商品价值”的双重渗透。

短直联动带货

说得更直白一点,短视频借助TVB演艺IP,通过多维产品展示、场景化体验营造等方式,以内容种草触达潜在用户,实现新客引流与品牌认知构建;

直播则聚焦交易转化,用实时互动促销、限时福利释放、粉丝专属权益等策略,推动流量向订单的即时转化,并以高频次互动强化核心用户的黏性。

如果说短视频平台为了争夺用户观看时长,以及进一步促进电商产品销量转化,试图在竖屏内容上发力,那么长视频平台就是顺应短剧大爆发的趋势,加速从“长视频主导”向“横竖屏双线布局”转型。

其中,爱奇艺在去年9月推出了“微剧场”与“短剧场”的整体策略,接着还完成了一轮APP改版。据相关媒体报道,爱奇艺APP以长视频内容和会员商业模式为主导;爱奇艺极速版则以微剧、广告模式为主导,基于不同的内容形态和消费场景匹配不同的商业模式。

此外,综合相关公开信息,优腾芒也各有大动作:

在近期的一次研讨会上,优酷微短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优酷今年准备大力进军竖屏领域,会在资源和资金上给予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支持,对于优秀定制剧或自制剧的资金支持率可达100%;

腾讯视频年初在微信内上线了“火星短剧社”小程序,这是腾讯首款独立的短剧产品,内容由腾讯视频及合作方独家提供,主打竖屏免费短剧,用户看广告后可免费看短剧;

“火星短剧社”小程序

在“2025芒果生态扩圈大会”上,公布了包含百部剧集、综艺和微剧微综的庞大片单,从平台设置和内容布局来看,芒果系希望利用长板资源大幅扩充微短剧内容,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内容赛道的发展。据了解,芒果TV计划拿出堪比长剧的投入来打造3至5部“超级头部”的行业顶级微短剧。

不难看出,长视频平台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策略调整,既是应对短剧冲击的有力举措,也是探索新增量市场的主动变革。

“拇指经济”上大分

俗话说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这句话充分揭示了人类行为与感情投射的底层逻辑:一个人愿意为某事投入金钱,本质上是对其价值的认可与情感的倾注。

据DataEye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2023年达37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35%至504亿元(同比增长34.90%,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还将维持增速,增长至686亿元,到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2024年全年参与投流的新剧达3.64万部,即平均每天有约百部微短剧上线并投流。

图源:DataEye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已经完成从边缘到主流的身份跃迁。《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59.7%;报告援引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提到,微短剧独立APP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01分钟,已经超过即时通讯类APP。

可见在“拇指经济”的催动下,移动端“单手持握+即时沉浸”的全新消费需求,才是如今影视行业生态位发生剧变的根源所在。

在此趋势下,自然折射出时代的最新变化:电视开机率逐年走低的一大原因,就是作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用户,其娱乐时间被手机、平板等小屏终端占据;Z世代用户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长仅8秒,竖屏剧之所以火爆一时,与其“3秒钩子+10秒反转”的节奏,精准适配碎片化观看习惯不无关系。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理解这种全新消费需求,为什么会倒逼影视行业从内容形态、生产流程到商业模式的全链条重构,形成“硬件适配→内容形态→用户心智→商业闭环”的链式反应了。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